摘要:为促进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落实水平得到提升,本文对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工作进行深入性研究。首先对数据整合的步骤与流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整合步骤划分、整合流程确定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整合流程还可分为收集资料,设置数据源清单、分析数据两个部分。其次,对数据整合方式进行列举,包括日常数据整合法、先落实数据整合,而后统一发证方式、日常整合与集中整合方式的结合方式三种,这三种方式各有各的使用优势,也各有各的缺点,工作人员可以格局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对应。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数据整合;方法
引言
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有些地区已经全面实现信息化数据处理,而有些地区则还采用人工与纸质数据收录的方式进行数据存档与共享。尤其是业务对接的过程中,登记机关独立的信息系统让很多业务无法开展的更加高效,导致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的落实水平参差不齐,困难重重。
1数据整合步骤流程
1.1整合步骤
分析准备、方案设计、方案测试等都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步骤,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这些步骤的落实顺序与效果进行重视,让不动产数据的登记完善度更高,及时掌握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的现状。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要对不动产的登记执行数据的标准进行更为细致的落实流程与顺序规范,让操作可以更为规范。人员培训工作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因为人员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落实效果,因此在人员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对应出一个质量控制规范,让质量责任可以落实到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负责人,并尽快解决。
在对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进行整合时,会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与合作。同时,数据整合工作是一项异常复杂、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还需耗费很多人力与物力资源。所以,必须要由政府牵头,进行数据整合领导小组成立,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进行组织协调。当然,任何工作的落实除了人员的支持,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租车行互粉,政府要进行专项资金的设立,对不动产数据的共享水平进行保证。同时,协调各个部门的数据都可以及时存入到数据库中。领导层的人员要及时对各个部门的递交的数据进行整合工作配置,成立如业务组、操作组、分析组等,让数据的整理水平得到保证,并及时将这些数据及时整合好、迁移到位。
1.2整合流程详细
1.2.1收集资料,设置数据源清单
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时,由于数据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土地、房产、农业、林业等。数据资料的收集人员必须对数据进行分门别类,针对性处理与储存。数据的整合系统,也有很多,包括现有登记业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电子数据与纸质数据的收集、整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电子数据的收集上,还包括登记数据库、图形数据库、档案数据库等。
1.2.2分析数据
在对数据进执行分析操作时,整理工作要深入到土地、房产等数据上,科学整理后,让收集到的数据准确性得到保证。同时收集到的各种类型的电子数据,要得到专业人员的针对性整理,同时及时与《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进行比对,查看是够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及时剔除掉。在逐项的对比与分析中,还要注意查看这些数据是否已经满足了转换条件、指标标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房产与土地数据的整理工作要独立开来,同时如果发现有数据存在缺失、残损等情况,必须及时补充与完善。在对土地登记数据进行整合时,必须要及时配置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编码等,让各项数据的来源与收录位置得到明确。房产登记工作包含的内容也较多,如楼盘表、自然幢、房屋登记信息等,工作人员要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重视:第一点,对房屋的登记数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的结构进行分析,保证数据的登记工作可以落实的更加高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完成所有的数据登记工作后,要及逆行对照表编制,及时使用软件转换。
2数据整合方式
2.1日常数据整合
就目前来看,数据的分析操作需要得到很多系统与软件的协助。首先,土地、房产、农业、林业等领域的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需要与《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分析进行对比,同时对应设立数据映射系统。这个过程只是数据进行标准化转变,并不涉及数据的内容的修正与改进,目的是保证数据可以尽快登记在信息平台上,并运行发证。对庞大的数据集群进行统一的整理操作时,必不可免的会出现错误、矛盾等问题,但是先不要急着进行修正、也不配合外业调查等操作,原因是后续的业务办理过程中可以让数据得到清理与整合。这种将数据的整理分析操作融合到日常的工作中来,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整合效果,还可以让工作人员的任务负担得到分散。但是,任何事物都具两面性,因为此种方式的缺点是周期较长,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同时如果群体数据中在很长的一个周期内都含有错误、残缺等问题,那么数据的整理工作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2.2先落实数据整合,而后统一发证
进行统一登记与发证操作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先对整个辖区进行不动产数据的登记与整合,让数据的整理、清洗、整合、建库工作可以得到时间落实。此种方式比较适合那些时间充足、数据梳理清晰、数据质量较好的土地与房产数据,同时此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也要较高才行。而那些登记业务少、登记区域范围小、历史数据也较少的县城与乡镇,则不适合此种方法,因为可能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不够划算。此种登记方式的优势是可保证数据的整合质量数量较高,同时工作也可以落实的较为彻底。并对统一登记、发证业务的正确性进行保证,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小。缺点是原有登记数据的质量必要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在整个整合的过程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经费的占用量也较多,不利于后续其他工作的高效落实。
2.3日常整合与集中整合方式的结合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都在使用日常整合与集中整合方式结合的方式进行土地、房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先对土地、房产、农业、林业等不动产的存量数据进行统一整合、迁移、分析,并采用集中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保证其中存在的错误与问题可以及时被发现,及时通过档案查阅、外业调查等方式解决。整合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将工作进行分批、分层处理,优先“国有”,而后“集体”、先“房地”后“林海”、先“现状”,后“历史”这样的过程安排,可让数据的整合水平更高。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数据想要获得更为彻底的整合,需要占用较长的周期,因此可以采用数据整合与统一登记发证工作同时进行的方式落实工作,也可以配合使用“日常登记”的业务开展方式,让局部区域的数据整合工作得到优先处理。
结语
进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库的设立,目的是让这些登记信息可以让得到更为科学的整合,保证这些信息的价值发挥的更加完全、高效。同时,在对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时,工作人员必须要让信息可以更为高水平的共享与互通。
参考文献:
[1]方德平.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存量数据整合的基本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07):178-180.
[2]丘强.不动产统一登记存量数据的整合利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2):167.
[3]焦道振,李卫海,廖乐林,许业霞.关于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完善机制的探讨[J].测绘技术装备,2019,21(01):70-72.
[4]王化娟.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动态整合方法探讨[J].城市勘测,2018(06):46-48+53.
论文作者:李小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数据论文; 不动产论文; 工作论文; 存量论文; 方式论文; 操作论文; 业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