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知识是从几千年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世界、改造世界。数学知识不应该是空洞的理论,它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生活。数学知识也不应该是枯燥的数字,它是在实际生活中用的上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必须要从小养成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习惯。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激起学生探知欲。不管是引入新知还是巩固旧知识,都需要和生活实际联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际生活;结合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203-01
一、小学教学中同实际生活衔接的重要性
数学从产生到现在,一直是一种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本来就是应为生活实际应用的需要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人口的素质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人才强国战略在今天经济实力的增强得到了更好的实施。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得到了教育系统内的普遍重视。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的规定了数学的基本性质和含义,而且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上也明确提出小学数学的教育应该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达到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和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的目的。
(一)数学的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过: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只有真正的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进行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与生活联系的教学,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和学习的效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陶行知提出这样的看法主要是要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味和实用性的。
(二)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数学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培养小学生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非常必要。小学数学的教科书主要是通过设置一定的趣味情境来培养小学生以数学的思考方式看待问题。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产生,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小学生在对纸币价格的认识,购买价格的认识,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与之相结合,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动力,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加以运用。不少研究和实践表明,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只有当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所学习内容越接近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力越高。
二、小学教学如何更好的与实际生活衔接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实就是对教师提出的一种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应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实际问题为基点,创造出一个轻松、自由、民主的教学情境才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近年来所提出的探究性学习来说更具效果,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好学生探究空间与教师指导间的关系。可以说在这一类问题上都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做出充分的准备,努力做到“探”中有“引”引”中有“探”探引结合,相得益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数学教学以及知识导入的效果,如果所创设情景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否则便只会扰乱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不仅如此,在某些难以处理的问题上,也应该遵循一定的标准与原则。
(二)选择生活元素,适当引导学生学习
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剖析,不难发现其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还是非常紧密的,很多的例子和问题都隐藏着很丰富的生活元素和数学元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切蛋糕是非常平凡的事情。一块蛋糕可以切成几块,如果切成了10块小蛋糕,怎么用数字来表示这些小蛋糕中的一块呢?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喜好的原因,通过这个例子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数的探究和学习,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分蛋糕的形式进行分数比较的学习,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教师作为讲授小学数学的主体如何才能对学生的进行引导性的学习呢?再比如在进行计量单位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些家里的小玩具,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立足生活实际,正确运用生活元素
不仅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元素进行合理的选择,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式更应该得到重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精心的设计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和运用,目的是让学生们觉得数学的学习是有趣的,有用的。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生活元素结合应用的本质就是为了让小学生们懂得数学的实用性,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合理的结合生活元素,让学生自己编制题目,并自己解决题目。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但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只有在生活中,运用了数学知识,才体现出了数学本应有的价值,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仅要训练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提高认知能力,而且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才能够让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感觉到真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够正确的应用。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作用也在不断的突出着,不仅仅在科学上,即使在生活中,数学也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渐僵化,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过分的看重数学知识的单调讲授,缺少与生活的结合于应用,加上小学生认知能力的缺失,导致了我国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丧失。不仅无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考试成绩,而且大大的影响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深入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和应用,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效率,而且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彩兰《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J];甘肃教育;2010(03)
[2]孔田《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0(01)
[3]杨巨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01)
论文作者:杨海河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元素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