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张继亮

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张继亮

哈尔滨伟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8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相比普通的混凝土,其耐腐蚀、高韧性、耐磨、抗裂、抗拉以及抗弯等性能都有显著增强,是现代化新型的高技术型混凝土,有效的满足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强调的耐久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要求,并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促使高性能混凝土更好的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针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1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质

1.1高性能混凝土不容易出现裂缝

高性能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比一般混凝土更高,这样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更不容易出现裂缝现象,因为高性能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显著降低,所以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的水化热更低,这样就导致了温差裂缝很难出现,所以在建筑物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比使用普通混凝土会产生更少的裂缝,从而显著的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水平。

1.2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更高

建筑物如果使用了高性能混凝土,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坚固强度高,导致内部结构更稳定,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效的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心理负担。如果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相同的体积的高性能混凝土,会比使用普通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更高,也会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更长。

1.3高性能混凝土的经济实用性更强

虽然高性能混凝土比一般混凝土的配置流程更繁琐,材料价格更高,但是相对于整体经济效益而言,高性能混凝土的性价比更高,浇筑过程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对于普通混凝土建筑物,其强度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使得建筑物对钢筋的依赖性有着极大的降低,在建筑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的总用量明显减少,从整体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2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之所以具备较高性能,是因为在高性能混凝土当中掺加了较多种类的活性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由于混凝土当中掺加了这些材料,在混凝土实际使用当中就是有效减少水的用量,并使水化热最大程度将其排放尽量减少,这就使建筑工程在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之后能够减少由于水化热导致的开裂现象,裂缝数量显著减少,进而在混凝土的高强度特点下,增强建筑物的强度。针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进行实验室配合,结合相应配合比结果,到了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试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确保混凝土能够全面满足雨期施工与旱期施工不同的具体要求。

2.2适当掺入矿物细掺料

要使混凝土实现高性能,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在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配制过程中掺加适当的矿物细掺料,以此对混凝土当中相应碱性骨料在反应当中产生的危害进行有效抑制。在混凝土的材料当中,一个主要的材料就是矿物细掺料,在其作用下能够将常规的混凝土其根本性能进行有效改变。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通过掺入适量的活性矿物细掺料,能够促使水泥水化生成,并实现进一步的转化,对硬化的混凝土相应孔结构进行有效的改善,并实现混凝土密实性能的显著提高。

2.3掺加高效外加剂

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当中,一个必备的材料就是高效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之所以能被制造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高效外加剂的快速发展,并且在目前已经具有多种类型的外加剂能够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同时,在外加剂和外加剂进行复合使用、矿物细掺料和外加剂进行复合使用当中,都存在超加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两种高效的减水剂在实际当中按照相应比例实现复合使用,能够在使相应产品在复合之后各个组分之间产生相互节制的作用,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佳,并且这样使用的综合效果要比两种单独的外加剂一一使用其综合效果要好。针对这种情况,要结合相应材料进行積极的试验,寻找出材料之间最佳的匹配类型和匹配比例。

2.4高性能混凝土的振捣

在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要有效的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工程结构以及构件类型选择合适的振捣设备,比如表面平板振捣器、插入式振动棒以及附着式平板振捣器等等。在振捣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钢筋、预埋件以及模板进行碰撞。在高性能混凝土实际振捣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方式与工艺路线实现混凝土的振捣作业,并要注意不能在过程中随意的加密振点,也不能随意漏振。要根据混凝土其工作性以及振捣棒实际功率来确定振动时间,并在振动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动态的观察,及时查看其表现的平整状况,并观察砂浆层其外观情况与大气泡实际溢出情况等来确定振捣停止的具体实践。一般情况下,通过5到15秒的振动就能够获得较高密实度,并且在振捣过程中注意不要超过30秒,以免发生过振情况。一旦在振捣过程中出现过振情况,将会导致粗骨料出现下沉,同时轻骨料与浆体会出现上浮,造成混凝土存在离析问题,直接影响高胶凝材料的实际用量,还会对大坍落度混凝土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还会过多的损失引气混凝土其产生的气泡,并导致模板出现较大变形,在混凝土的表面也会有泛浆情况,造成泌水增加同时容易发生砂纹。在防止过振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出现振捣不足情况,导致混凝土出现浇筑线、蜂窝、冷接缝以及空洞等不良现象。

3设计要点

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水泥用量控制需要参照水泥低水胶比决定。其目的为控制混凝土温升问题,保障混凝土稳定性,实现对收缩裂缝的有效处理。如果水胶比较大,那么混凝土就会出现很多孔隙,带给混凝土更多的质量问题。应用矿物掺合料是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最重要的流程,能够很好的改善混凝土质量缺陷,降低碱骨料危害。混凝土本身有着非常特殊的性质,以成分角度来看,外加剂是混凝土最重要的部分,可以改变土性质。为了保障高性能混凝土可靠性与规范性,就需要加入一些外加剂,实现对混凝土孔隙结构的改变,是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的有效举措。需强调的是,使用掺合料并非单纯的替换水泥料。施工中需要参照实际水量决定掺合料用量。

以高性能混凝土组成条件来看,外加剂性能决定着混凝性质,是保障混凝土品质的重要因素。当前混凝土外加剂虽然技术不够成熟,但是已经很好的改善了混凝土品质。混凝土在连续浇筑的时候需要确保混凝土塌落度相等。如果出现不同坍塌度就会出现不同的收缩现象。不同混凝土的共同使用就会出现大裂缝问题。水是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掺合料虽然可以控制碱骨料的反应,但掺合料也会破坏其要避免的条件。例如非接触水这种结构在室内使用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碱骨料危害,但在室外使用则需要用碱性骨料与钢管混凝土。

4结语

建筑工程中要有效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就要对其特性实现全面的掌握,在了解其特性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注意施工当中的各方面技术与注意事项,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在按照施工技术进行高性能混凝土实际施工之后,能够使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特性反映在建筑物上,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0):11-12.

[2]侯永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及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6(10):134-135.

[3]毕俊岭.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02):106-107.

[4]王海滨,祖东.建筑工程中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泵送的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281.

[5]刘大勇,李春武,李婉.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09):174-175.

论文作者:张继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张继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