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灯市口干休所 北京通州区卫生局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照护模式及实践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医养结合照护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照护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照护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对照护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照护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照护中实施医养结合模式后,可减少照护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住院安全,提高患者对照护满意程度。
关键词:老年照护;医养结合;护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高龄失能老人、残障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等需要给予照护的老年患者数量也不断的增多,照护作为老年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及学术界越来越关注老年照护模式的选择。在本研究中,以本院收治的需给予照护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医养结合照护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24例,男70例,女54例;年龄63~88岁,平均(71.3±3.2)岁;失能患者37例,生活不能自理患者47例,晚期肿瘤姑息治疗患者40例;合并疾病:高血压23例,糖尿病14例,冠心病7例。纳入标准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老年患者照护时采取常规模式,包含帮助患者日常生活、指导患者家属护理等。
研究组老年患者照护时采取医养结合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评估患者的照护级别:患者入院后,评估小组(成员包含医生、护士、养老护理员、营养师等)应立即评估患者的照护级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同时,结合Barthel指数评分,判断患者的照护级别,评分为0~24分时,判定患者为完全是能老人,需要由专门的照护人员24h不间断的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护理;评分为20~60分时,判定患者为介护老人,通过扶手、拐杖、轮椅等设备,可以进行日常活动,但日常生活的完成需要护理人员照护;评分在60分以上时,判定为生活自理老人,日常生活及护理中给予患者适当的帮助[1]。(2)制定医养结合照护计划:依据患者照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医养结合照护计划,计划中包含的照护项目有个人修饰,饮食、睡眠、活动等照料,药物、康复治疗,安全保护等。(3)实施照护计划:①组成专业照护团队:团队中的成员包含医生、护士、养老护理员、营养师等,具体照护人员的配置方式以患者的照护级别为依据,通常,在自理区中,1名护理人员负责10位老人的照护,在介护区中,1名护理人员负责6~8位老人的照护,在完全失能区中,1名护理人员负责1~2位老人的照护;②团队协作个案工作模式:主管医生及护士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初步的照护计划,接着,分管医生、养老护理员、社工师等共同进行个案照护沟通会,讨论照护计划中的内容,并根据讨论结果修正,形成最终方案,随后,划分职责,明确各成员的工作重点,由养老护理人员完成生活照护,医生完成老人的慢性病治疗等工作,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整个照护计划中的各项工作[2];③分能级实施照护:老人能够自理时,照护老人日常生活事务的方式为提醒,应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指导,举办社团活动时,鼓励老人参与其中,老人需要介护照护时,日常生活事务的完成需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协助,密切观察患者的慢性疾病病情情况,定时给予患者治疗药物,并监督、指导患者完成康复训练,老人完全失能时,护理人员需要完全帮助老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并以恰当的方式让失能老人参与到机体活动中[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照护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自制问卷调查老人及其家属对照护的满意度,包含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安全护理、护理服务。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照护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62例患者照护期间,发生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4.8%,其中,压疮1例,跌倒1例,坠床1例;对照组62例患者照护期间,发生不良事件10例,发生率16.1%,其中,压疮4例,坠床3例。跌倒2例,烫伤1例。研究组照护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老人及家属对照护满意度比较
经调查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及家属照护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发展中国家中,老年人口的数量3.13亿左右,约占全世界总数的60%左右,而中国、印度中的老年人口数量占据可发展中国家总数的50%,预计到2040年,这两个国家的老年人口数量将在5亿以上[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数量日渐增多,由于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比较多,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需要依赖家人或医护人员来完成日常生活,甚至部分老年人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目前,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即为老龄化问题及老年人们的照护问题。
在传统的老年照护中,是指通过个人照料、健康护理、社会服务等措施,帮助丧失活动能力或某种程度活动从未有过的人完成日常生活生活,从而将其生活质量提升。可见,传统老年照护与特定医疗问题的解决之间并无关系,而且被照护的老年人的页数需求也无法被满足[5]。实际上,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多完全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照护期间不仅要满足其基本需求,同时,还应给予老年人心理呵护、慢性病治疗、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等,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医养结合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老年照护模式,在此种照护模式中,老年人入院后即立即评估其照护级别,评价的指标包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评价完成后,依照具体的照护级别,给予老年人合理的照护[6]。同时,实施照护过程中,针对患者存在的慢性疾病,由照护团队中的医生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并有照护人员监督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健康程度。与医院的服务模式相比,老年照护中采用医养结合模式后,其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中对全人服务理念更加注重,因此,此种照护模式可以更好的给予老年人生活帮助、情感支持等[7]。在本研究中,观察组老年人采用医养结合的照护模式,对照组老年人给予传统的照护模式,经过照护之后,观察组老年人照护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人及其家属对照护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老年照护模式中采用医养结合模式后,可减少照护期间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照护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老年照护模式中应用医养结合模式后,可充分的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及特殊需求,并有效的控制患者慢性疾病的病情,减少照护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照护期间的安全性,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照护的满意程度,可见,医养结合照护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在老年照护中进一步的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谢红,王志稳,侯淑肖等.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护理服务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2,17(01):14-16
[2]李明.济南市城区失能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现状及需求研究[D].山东大学,2015.
[3]童立纺,赵庆华,丁福等.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5,21(04):476-478.
[4]周春山,李一璇.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15,7(02):83-90.
[5]童立纺,赵庆华,肖明朝.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5,27(15):1409-1411.
[6]张秀伟.我国长期照护的专业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8):1170-1172.
[7]刘丹.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我国农村老年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4.
论文作者:刘夕宁,刘艳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模式论文; 老年人论文; 老人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