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际贸易与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贸易论文,国际贸易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一)2006年世界经济贸易概况
2006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主要发达经济体内需旺盛、投资活跃,为经济增长增添活力。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上半年经济均增长较快,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有所放缓,但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6年9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1%,比2005年高0.2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6年贸易和发展报告》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与2005年持平。经合组织(OECD)预计,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3.3%,低于原先预测的3.6%;今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2.8%,与原先的预测相同;欧元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6%,高于原先预测的2.2%。
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的带动下,2006年国际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发达国家稳步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8月,美国进出口均增长13.9%。中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均达到两位数,贸易成为拉动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多边贸易体制前景不明,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将对世界贸易的较快增长势头产生影响。IMF预计,2006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8.9%,高于2005年1.5个百分点。
跨国投资活跃,流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增加较多。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公司利润增加和投资政策自由化,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0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会继续增长。2006年上半年,跨国并购同比增长39%。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经济失衡可能对跨国投资带来不利影响。从国别来看,流向发达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美国吸收外资913.1亿美元,增长1.5倍;欧元区吸收外资548亿欧元,增长76.8%。
(二)国际石油价格先涨后跌
2006年1-8月,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8月份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超过80美元/桶。随着黎以冲突结束、欧洲与伊朗关系解冻以及用油高峰结束和飓风季节相对平静,加之美国等石油消费大国储备充足,原油价格自8月中下旬开始出现下跌,10月3日纽约市场11月份原油期货价格收报58.68美元/桶,两个月以来油价累计下跌幅度达27%,目前徘徊在每桶60美元左右。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认为,影响今后油价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美国及世界经济的走势,如果美国经济减速过快甚至硬着陆将会波及世界经济,加剧油价回落。反之亦然。二是热点地区及反恐形势的波动及反复,仍然会对比较脆弱的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心理预期方面的影响,并引发投机因素,加剧油价波动。能源与矿产作为工业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油价的居高不下和剧烈波动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经济不稳定。
(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于紧缩
目前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均不同程度地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美国两年间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已升至5.25%。欧元区自2005年12月以来连续5次加息,目前基准利率已提高至3.25%,年底前还可能继续加息。日本7月份结束零利率政策,启动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将基准利率从零提高到0.25%,未来仍将继续循序渐进地收紧货币政策。此外,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韩国、印度、阿根廷和匈牙利等央行也都不同程度提高了利率。
IMF认为,利率上升对抑制通胀加剧、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有好处。尽管主要央行紧缩银根,全球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但是,如何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防止出现“滞胀”是各国央行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OECD认为,日本经济“现在正经历大范围复苏”,有迹象表明,长期饱受通货紧缩困扰的日本经济有望走出阴影。尽管如此,OECD仍建议日本继续维持零利率。OECD首席经济学家让·菲利普·科蒂斯说:“日本好不容易要摆脱通货紧缩,但只能慢慢来,在短期内还应该把政策性利率维持在零水平。” OECD在报告中同时警告欧洲央行不要大幅提高利率。
(四)多哈回合谈判中止
2006年7月23日至24日,世界贸易组织的6个关键成员国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举行部长级会谈,但各方未能打破多哈回合谈判在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上的僵局,会谈以失败告终。WTO总干事拉米7月24日正式建议全面中止已持续近5年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而且表示不为恢复谈判设定任何时间表。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多哈回合谈判的搁浅,是全球化过程中受到的打击,这使得东亚人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局面: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增多,东亚产品流向何处的难度增加。
第一东方投资集团主席诸立力认为,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世界贸易规则的不确定,在此过程中,一些国家会与其他国家建立双边贸易关系,另一些国家可能面临失败。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博士生张明认为,多哈回合谈判的中止将侵蚀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区域性贸易组织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各国的贸易政策或者迈向更大的自由化、或者陷入更强烈的保护主义,即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师罗奇发表文章认为,多哈谈判不过是穿插在全球经济主要事件中的一段“过场戏”。全球化并不会因此结束,跨境贸易的发展也不会因此马上受到威胁。在争议越来越多的全球化时代,有远比多哈谈判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五)俄、越等国加快入世步伐
11月19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在越南首都河内签署了有关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从而为俄加入世贸组织扫清了主要障碍。在结束所有双边谈判后,俄还需同世贸组织成员就俄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进行多边谈判,这通常需要半年时间。所以,俄有望在明年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11月7日召开会议,正式批准了有关越南加入该组织的相关文件。世贸组织关于接纳越南加入该组织的工作全部完成。世贸总干事拉米说:“许多成员国已经观察到,越南为加入世贸进行的努力应该为所有成员国带来启示。越南显示出了如何在入世过程中进行稳定的经济改革从而产生引人注目的结果。”越南计划和投资部高级经济学家黎登营认为,越南入世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机遇将推动越南进行更多的改革以改善投资环境,促使越南更具活力、更早实现经济繁荣。
二、2006年我国贸易概况
(一)我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近几年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27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出口6912.2亿美元,增长26.5%;进口5813.8亿美元,增长21.7%。前三季度贸易顺差达到1098.4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1018.8亿美元的水平。
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上一年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41477亿元,同比增长10.7%。总体上看,2006年中国经济有望连续第四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
1、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速回升,进出口增速差距缩小
前三季度,尽管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下,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8、9月份主要受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预期的影响,出口增速有所加快,分别达到32.8%和30.6%。在国内投资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带动下,进口增速明显回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与出口增速的差距比去年同期缩小了10.5个百分点。
2、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科技兴贸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3884.2亿美元,增长29.9%,高于出口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长34.6%,机械及设备出口增长2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58.9亿美元,增长30.6%,高于出口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纺织品贸易环境趋于稳定,纺织品出口360.0亿美元,增长18.2%;服装出口695.9亿美元,增长27.6%。积极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贸易壁垒,降低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门槛,扩大承保范围,农产品出口增长9.3%。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成效明显,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得到抑制,原油、成品油、煤炭、未锻轧铝出口量分别下降21.8%、21.1%、11.9%和5.8%。
3、初级产品进口规模较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加快
前三季度,由于国内需求强劲,国际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初级产品进口1416.5亿美元,增长31.6%。其中,原油、成品油进口量价齐增,原油进口1.1亿吨,增长16.3%,进口平均单价上升29.3%;成品油进口2916万吨,增长8.8%,进口平均单价上升58.7%。铁矿砂进口量增价跌,进口量2.5亿吨,增长24.2%,进口额155.1亿美元,增长15.2%。在国际市场价位较高、国家重点调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锻造的铜及铜材和氧化铝进口量下降,降幅分别为23.6%和1.5%。加大技术引进力度,积极推进国家重点项目的设备采购与技术引进,机电产品进口3105.4亿美元,增长25.1%,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786.6亿美元,增长28%。据商务部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引进技术8112项,合同金额180亿美元,增长45.2%。
4、一般贸易增长略快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进口增速放缓
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5471.8亿美元,同比增长25.3%,高于加工贸易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988.1亿美元,增长29.4%;进口2483.8亿美元,增长20.8%。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5961.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3625.0亿美元,增长23.3%;进口2336.7亿美元,增长19.6%,增速低于去年同期3.3个百分点。其他贸易方式中,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314.1亿美元,同比增长62.6%;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出口499.2亿美元,增长23.6%;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116.5亿美元,增长27.1%。
5、外商投资企业额进出口增长较快,集体私营企业出口规模超过国有企业
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26.6亿美元,增长25.9%,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58.4%。其中出口3999.1亿美元,增长27.7%;进口3427.3亿美元,增长23.8%。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强劲,出口1521.8亿美元,增长42%,出口规模首次超过国有企业;进口687.8亿美元,增长24.5%。国有企业出口1391.3亿美元,增长10.4%;进口1698.4亿美元,增长16.6%。
6、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来自美日欧进口大幅回升
前三季度,对美国出口14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对欧盟出口1283.9亿美元,增长24.2%;对香港出口1087.6亿美元,增长27.1%;对日本出口666.8亿美元,增长8%。来自美日欧进口大幅回升,自美国进口4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比去年同期回升16.4个百分点;自日本进口842.8亿美元,增长15.9%,比去年同期回升11.6个百分点;自欧盟进口660.5亿美元,增长21.6%,比去年同期回升18.2个百分点。目前,欧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和顺差来源地,日本是中国最大进口市场,台湾是大陆最大的逆差来源地。
(二)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压力加重
11月6日,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飙升,迫使央行进行货币投放,直接造成了目前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反过来造成人民币升值。
对于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副院长李雨时说:“过去是没钱花,现在是有钱了,有钱总是好事,总体上应该肯定。”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认为:“汇率低估和外汇储备过量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被动持有过量巨额外汇储备,会因为本外币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差异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最终升值带来很大国民福利损失。更重要的是,汇率低估限制利用利率等市场性手段调节宏观经济运行,而过多依赖替代性行政调控手段,会对经济发展长期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OECD认为,中国急剧增长的外汇储备产生了过多的流动性,带来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当局继续阻碍汇率的上升,为了平衡经济,中国就必须扩大财政支出,而这将进一步加剧通胀的压力。OECD声称:“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不仅可以减少经济过热的风险,还有助于缓和国外保护主义者的情绪。”
(三)贸易壁垒依然严峻
1、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2006年5月起,日本正式施行《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
受其影响,6月份,我对日农产品出口出现大幅下降,当月出口额为5.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1亿美元,同比下降18%。受此影响,6月份我国对全球的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了1.2%。
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共生科学技术研究院博士林学贵说,“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将提高国外食品进入日本市场的门槛。中国企业为了有效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必须对生产实行基地化管理,并大量增加科研投入和设备投入提高自检能力,这都需要大量增加投入。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有关人士认为,日本是基于WTO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出台新的检验标准的,中国政府很难因此向世贸组织提起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肯定列表制度”也有合理之处,因为其反映了居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客观现实。商务部外贸司出口处朱处长也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对食品安全要求最高的国家,如果能够适应它的标准,对增强国内所有的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不失为一件好事。”
2、欧盟的WEEE和ROHS指令的实施和对鞋类反倾销加剧
欧盟自2004年对电子电器产品宣布了两项新的指令,这两项指令的名称分别为WEEE(《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ROHS(《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这两项指令相继于去年和今年实施,对我国的电子电器产品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新规将导致家电产品原材料生产技术的提高,而这些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在欧洲各国都是需要转移的。依靠产品制造技术的输出,发达国家将再次获得巨大利益。
对于由来已久的中欧鞋类反倾销问题,欧盟做出了课征反倾销税的裁决。从2006年11月7日开始,欧盟对中国的皮鞋课以为期两年、高达16.5%的反倾销税。虽然从法律上说,欧盟的终裁结果仍可以改变,但前景并不乐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此次中国鞋被欧盟征收反倾销税,虽然对中国鞋的出口有影响,但就整个大格局来说,中国鞋业出口的竞争优势不会改变。
3、美国首次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
11月21日,美国驻华使馆官员向我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通报,美国商务部已于美国当地时间11月20日作出了针对中国铜版纸发起反补贴调查的立案决定。此次美国做出对我国铜版纸发起反补贴调查的立案决定,是我国入世以来遭遇的首个美国反补贴调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表示,美方坚持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一方面,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采取歧视性的“替代国”做法,另一方面,又同时对中国产品启动反补贴调查,已经构成了对中国产品的双重歧视。
三、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IMF报告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9%,比2006年低0.2个百分点。世界三大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长受房地产降温的影响可能出现小幅回调。但目前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都处于较高水平,投资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有限。美政府部门和投资机构大多认为此次调整是温和的,整体经济不会出现衰退,增长率将维持在2.7-3.5%。欧元区内需增长势头较好,失业问题有所缓解。虽然利率上升和欧元走强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预计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左右,处于近几年的较好水平。日本经济在出口带动下已走出通缩,私人消费和设备投资稳健增长,经济复苏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尽管出口可能受美国消费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但经济仍可实现2%左右的较快增长。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2007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7.6%,低于2006年1.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进出口额均增长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额分别为12.1%和10.6%。
经合组织(OECD)在其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 将2007年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分别由此前预测的3.1%和2.2%调低到2.4%和2%,但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从2.1%上调到2.2%。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文章分析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将发生两大变化:一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显著放慢,世界经济将步入周期性调整期。二是受需求放慢和产能增加的两重影响,国际油价和重要原材料价格将明显走低。2007年极可能是此轮世界经济增长向下调整的拐点。全球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减速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二)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有望继续回落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各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能源资源利用率继续提高,全球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将会有所回落。近几年需求和价格上升带动了产能和运力扩张,供给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市场供求角度看,价格有望高位回落。目前,国际油价已回落到每桶60美元以下,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也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供应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导致未来能源资源价格走势仍不明朗。
许多分析人士在同意能源价格在直到明年初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相对低位的同时,对于能源价格的较长期走势并无把握。激进一些的专家认为,目前的油价事实上还处于上升通道,并可能已经见底。《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石油投资专家托马斯·布恩·皮肯斯的话称,在人们看到油价降到每桶50美元之前,首先看到的会是油价升至每桶70美元。他的理由是,人们正在耗尽自然资源,这是不可避免的。
(三)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加
2007年,国际贸易仍将继续扩张,跨国投资依然活跃,世界贸易量仍将增长7%以上。但是,由于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多边贸易体制受挫,许多国家在全球化冲击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增加,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摩擦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其他产品延伸,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英国《金融时报》题为“欧盟和印度逆全球反倾销潮流而上”的文章认为,过去两年来,大多数主要贸易国家,尤其是美国正在不断减少反倾销措施的使用。目前,世界范围“反倾销”措施正处于下降趋势,唯独欧盟和印度两个经济体逆潮流而动,大幅增加对进口商品的反倾销措施,竭力使用对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手段来保护本地企业。由于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世界一些主要经济体没有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成为日前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措施受害者,全球范围内的反倾销案件中有三分之一强是针对中国商品。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近日对外公开消息称,依据FCC的法规进程,2007年3月1日之后,在美国国内销售的所有电视机都必须是数字电视,而且不管哪个国家、地区的彩电企业,要出口电视到美国市场,都要符合ATSC(数字电视) 标准的技术规范。消息如果属实,将对我国高清晰电视产品出口造成巨大威胁,不仅付出较高的费用代价,也意味着我国产品对美出口将面临更多的限制手段和手段升级。
(四)全面履行了入世承诺
我国入世行将进入第六个年头,前五年我们已经很好地履行了入世承诺,在5年的过渡期里为WTO成员誉为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WTO总干事拉米称“总的说来,中国的成绩是A+”。
11月15日,中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12月11日起施行。根据这一条例,中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向在中国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
香港汇丰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荷兰银行等境外银行纷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发布表示欢迎,他们认为中国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时对外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承诺。
为配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施行,中国银监会随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细则》将和《条例》同时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
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细则》全面体现了履行世贸承诺,取消非审慎性规定,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的原则。《细则》与《条例》相衔接,增加了对《条例》相关内容的解释和操作性规定,进一步完善了风险监管和审慎监管内容。
(五)中国经济总体形势较好
中国经济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发展阶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都将增强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投资、信贷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仍在加剧。总体上看,2007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
OECD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将从2006年的10.6%下降到10.3%,而2008年将冲高到10.7%。明后两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保持在约1%的涨幅水平。 2007年和2008年中国的进口相对出口可能增长更快,但中国2008年的经常项目顺差仍可能从2005年的1610亿美元(GDP的7.2%)增加到2840亿美元(GDP的8.8%)。
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金三林在《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展望》中认为,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交互作用下,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将基本稳定,明显回落或反弹的可能性都不大。2007年进出口增长率均为20%左右,贸易顺差将有所回落,但仍可能超过1200亿美元。初步预测2007年经济增长率在10%左右。
(六)中国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容量大、产业配套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成本较低、社会政治稳定等优势,近年来中国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当前中国吸收外资也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制造业产业转移趋势有所减缓,一些跨国公司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加大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中国一些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成本优势有所减弱;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也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10月,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规划》,2010年,货物贸易调控目标为23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出口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贸易预期目标为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其中出口1900亿美元,年均增长19%,进口2100亿美元,年均增长21%。“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在继续保持外贸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初步预计,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6年的增长速度略有放缓,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20000亿美元。
标签:国外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反倾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欧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