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研究论文_唐雅薪

(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

摘要: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53)与试验组(n=53),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施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关于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与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关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与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92.45%与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4%、62.26%与73.58%,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提升患者关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selection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Methods:106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53)and experimental group(n=53)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 nursing mode.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The knowledge of disease and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Results: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the awareness rate of disease knowledg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nurs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94.34%,92.45% and 98.11% 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6.04%,62.26% and 73.58%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selection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It can not only improve patients'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linical nursing effect,but also improve patients' awareness of disease knowledge.

[Key word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Clinical nursing pathway;Application effect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与黑粪,将会对患者的机体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1],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2],该疾病的病死率高达8%-13.7%,因此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进行护理。以往的常规护理仅是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止血效果,但药物将会对患者的其他脏器造成不良损伤,因而不利于健康恢复,同时还将使其承受较为严重的机体病痛[3];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完善,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主要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有效的弥补常规护理模式的不足,有效的改善甚至使患者的疾病获得痊愈[4],本文将进行如下探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3例,男27例,女26例,年龄为39-64岁,平均年龄为(51.5±4.9)岁,其中12例患者为十二指肠出血,11例患者为食管出血,30例患者为胃出血;试验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为40-64岁,平均年龄为(52.19±5.1)岁,其中13例患者为十二指肠出血,12例患者为食管出血,28例患者为胃出血。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内科学》中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其他消化道疾病。排除标准:①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现象;②家属不同意研究方式。患者家属在了解相应的护理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实验进行监督;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即对患者药物护理与止血处理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①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与检查,依据结果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同时还需要辅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从而能够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提升其治疗与护理的信心。若患者发生大出血需要进行抢救时,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先观察体征病变情况,确保呼吸正常,再纠正循环系统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顺序,并将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从而能够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心中的疑虑。②患者入院1天至3天的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导,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护理方案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时,需要努力进行换位思考,能够具体为患者着想,同时还需要鼓励患者进行自述,以便能够消除患者的疑虑。除此之外,对于个别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从而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积极配合护理人员。③入院4d至出院前1天的指导。护理人员分别需要在患者的出血停止期、出血活动期、恢复期与出院期进行健康宣导,使其能够明确不同时机的发病机制,便于加深患者的了解;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辅助患者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以便能够有效的避免疾病的发作;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扮演教育者,同时还需要扮演服务者,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从而能够使患者获得较大的温暖感与舒适感,从而确保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④出院当天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能够严格按照护理人员为其制定的护理方案进行家庭日常生活护理,同时还需要定期回院进行复查,以便能够使护理人员与患者自身明确疾病的发展与康复情况,从而能够及时调整护理方案;若有必要,护理人员还需要留取患者的联系方式,进行不定时的电话随访。

1.3观察指标

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十分满意,患者及其家属完全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模式选择;基本满意,患者及其家属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模式选择;不满意,患者及其家属无法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模式选择。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②患者的疾病知识的通晓情况,评价标准:完全知晓,患者及其家属完全掌握疾病知识;基本知晓,患者及其家属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疾病知识;未知晓,患者及其家属未掌握疾病知识。总知晓率=(完全知晓+基本知晓)/总例数*100%。

③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标准:显效,出血现象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用药48-72h,出血停止,并且生命体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无效,出血现象未停止。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把研究得到的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x2检验和t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若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止血,则将导致患者发生休克现象,对其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因此需要对患者予以良好的止血治疗。但为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药物护理与止血处理是两种主要的方式,虽然能够使患者获得一定的止血效果,但由于患者的计提能力较弱,药物将会对其形成较大的不良刺激,因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还将使其承受较大病痛[5],因此需要对护理模式进行有效的选择。

随着护理观念的不断进步,目前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成为护理该疾病的常用模式。此种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与患者深入的沟通交流,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与人性化的服务,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6];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并且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避免休克等不良后果的发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可靠保障[7]。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患者的满意度、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总有效率分别高达94.34%、92.45%与98.11%,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深入的讲解疾病知识,并且能够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因而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依从性。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提升患者关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可作为今后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主要模式。但护理人员仍然需要积累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与完善,从而能够为患者提供效果更佳的护理服务,使其及早的摆脱病痛,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沈琼,胡丽娟,葛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4):14-15.

[2]林玲,李燕,常清.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5):627-629.

[3]李保英,凌云.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6,6(4):70-72.

[4]汤月银,陈惠莲.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164-165.

[5]侯露.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3):276-277.

[6]陈凌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5):37-38.

[7]何英.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145-147.

论文作者:唐雅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研究论文_唐雅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