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施到场景:城市更新的文化策略
——基于Z省P市的个案研究
徐雅琴
(浙江树人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摘 要 :以场景理论为视角,基于Z省P市的经验材料,运用实地调研及深度访谈等方法探讨当前城市更新的文化策略转向。研究发现:以文化设施建设为主的既有路径效果不佳且连带出的社会问题容易引起“塌方式”城市衰败。场景理论运用城市社会学视角解读经济增长问题,作为基础背景和文化符号的场景,为文化策略失败提供解释之理和解决之道。P市更新的背景、问题和模式具有典型性,呈现睦邻、正式而违规性不强的戏剧性,功利与传统兼具的合法性,与行政力量关系密切的本真性场景风貌。营造有参与性和生活感的真实性场景、更富现代化与适度新潮前卫的戏剧性场景及借助产业发展落地良好的政策愿景是城市更新文化政策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城市更新;文化产业;城市场景;公共政策
2013年,上海市出台《关于营造上海城市文化氛围的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旨在推进文化地铁、城市广场音乐会、市民文化节、城市艺术集市和街头艺人展演等项目,以营造开放、活跃、本色和宽松的城市文化氛围。城市更新是城市有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既是物理空间的再造,也指文化传承、经济增长与社会正义维持等重要议题。文化正成为我国城市更新的通行策略,在改善城市文化形象、实施“文化+”战略、发展文化产业背后更为本质的议题是作为娱乐机器的城市① Clark T N, The City as an Entertainment Machine, Research in Urban Sociology , 2004, No.6, pp.357-378.价值观,也即城市场景② 吴军、特里·N.克拉克:《文化动力——一种城市发展新思维》,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6页。 或曰城市气质对文化创意阶层的吸引、对文化消费力的促进、对文化创造力的培育。在其他城市尚着力推行园区建设、场馆修建之外,已有田子坊等诸多成功典例的上海市开始推动无形的、长期的城市文化场景建设,这对于陷入历史文化断裂、产业动力不足和社会排斥严重等困境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场景理论作为优化城市文化政策的分析框架等值得关注。
一、城市更新文化策略成败的启示
毕尔巴鄂是西班牙的一座小城,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落地以及由此而来的“古根海姆效应”,使这座遭受洪灾和经济危机双重打击的衰退工业城市在过去的20年逐步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文化艺术之城;2013年,曾是美国第五大城市的底特律申请破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建文化复兴中心、体育馆等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策略以失败告终。这两座城市的经验与教训,对正在实践文化策略的我国城市更新有何启示?
(一 )文化成为城市更新的通行策略
全球化进程推动资金、信息、技术和人力等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资料广泛流通,使传统的依赖自然资源禀赋建立差异化优势的城市发展模式面临挑战。发挥着协调作用的国家经济实体——其功能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是由民族国家担当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地区和城市作为颇具竞争力的竞争实体,其自治能力与重要作用在上升[注] 德波拉·史蒂文森著,李东航译:《城市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9页。 。城市演变成独立的经济行为体及其在与知识经济诸多生产资料博弈中的弱势地位,加剧了城市经济增长的难度。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2%、1995年的29.04%上升到2017年的58.52%[注] 国家统计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2018-09-10,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10_1621837.html。 ,这表明我国仅用不到4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百年的从农业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过渡过程[注] 文军:《城市更新的社会文化基础及其张力》,《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9期,第30-33页。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主导产业的传统制造业、加工业,逐渐遭遇生产成本、资源、环境和土地等压力,城市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的困境,依托既有土地、建筑等存量资源开发的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此外,契合消费升级趋势的文化产业正显现出强大的经济拉动作用,文化旅游的发展、城市形象的营销以及由此带来的发展活力,为寻求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城市更新提供新的可能,文化成为城市更新的通行策略。
城市更新的文化策略有三种类型:一是通过改善城市形象及文化影响力吸引资本、技术以及人才等实现城市发展;二是通过“文化+”模式实现旅游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发展文化产业。其中,尤以第三种类型最为凸显: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新业态、高速成长的特点,能从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将经济、文化、技艺和艺术有机结合,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起到战略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城市空间响应特征,能在城市发展方式转换、空间功能转换、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培育创新体系等方面发挥多元和系统的作用,与城市整体的转型升级关系密切[注] 周蜀秦、李程骅:《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城市转型的机制与战略路径》,《江海学刊》2013年第6期,第84-90页。 。
(二 )硬件设施建设与文化策略失效
文化策略的实践阶段不同,目的指向也有差异。20世纪80年代,西欧许多国家接受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地政府的财权受到挤压。国家政治导向的改变和对当地政府花销削减的压力,使策略目标从社会发展转变为经济发展[注] 佛朗哥·比安基尼、王列生:《重建欧洲城市:文化政策的角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8期,第117-126页。 ,经济发展成为城市更新的优先指向。作为城市更新策略的文化也是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动力的文化,指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那么,文化策略的效果如何?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大型场馆和娱乐设施是我国城市更新文化策略的惯常做法,可作为研究材料。以文化产业园区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02年末只有48个园区建成,2012年为1 457个,2015年已达2 506(见图1)[注] 数据来源于智研咨询集团《2016—2022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规划报告》。 。但与“造园”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入住率不高、9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更无从谈及园区对城市的辐射带动[注] 张云飞、张晓欢:《试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市场》2013年第20期,第42-46页。 。很多大型场馆也变成了“鸟巢”,凋敝冷清,没有展示、没有展览、没有表演、没有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鸟来筑巢和蜘蛛拉网的“巢穴”,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文化策略效果并未达成。
图1 1990 —2015年我国文化 (创意 )产业园区数量变迁
场景理论启示人们关注文化策略实践的基础背景,这种背景由客观的文化设施、主观的价值观念和作为主体的消费者三重维度组成。文化设施策略失败的原因在于,沿用硬件思维治理文化,将市民看作单个原子,将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看作万能的人工礁石,似乎照搬照建,鱼群便能自动聚集,文化便能自动生长。事实上,文化设施不能脱离当地基础背景,不会凭空产生;设施和设施之间以及设施与人的实践活动之间并非没有关联而各自独立。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富有魅力、自我表现和艺术气息浓厚的场景特质之外的区域推行前卫的艺术节或者过度娱乐的政策似乎是陌生而危险的;相反,园艺、徒步以及社区节日等活动可能更加有效[注] Silver D A, Clark T N, Scenescapes :How Qualities of Place Shape Social Life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6, pp.302-303.。
此外,激素性骨坏死组MSCs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 μmol/L GSK126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水平。这表明GSK126能恢复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损伤状态促进细胞增殖。有证据表明,氧化应激参与了骨坏死的病理过程,在激素作用后不久,骨坏死发生前骨组织内氧化应激损伤就已经发生[10,11]。结合以上数据,作者认为GSK126通过降低MSCs细胞内H3K27me3蛋白含量,恢复与氧化应激有关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从而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促进其增殖。
(三 )文化策略失败的解释及解决
古根海姆博物馆对西班牙毕尔巴鄂市转型、“伦敦眼”对伦敦城市形象和经济价值的提升以及迪斯尼乐园对上海旅游业的带动等案例表明,兴建文化产业园区、大型文化设施是文化策略的重要内容。为什么某些城市以设施为主的文化策略会失败?即便是建设同样的设施,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夹杂着封堵“开墙打洞”、驱赶“低端人群”的城市更新,来势汹汹,使公共政策的惊心动魄性远超资金和人力的浪费,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对文化创造力的伤害、对文化消费力的堵塞及以上问题的不可逆性,使城市文化发展策略及政策的制定成为需慎之又慎的议题。基于文化策略的重要性和风险性,本文拟回答如何解释以及如何解决设施建设为主的文化策略失败问题。
研究人员呼吁,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环境,家长应当自觉戒烟,这对于身体健康、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都有好处。
二、场景理论释义及其运用
芝加哥大学特里·N.克拉克教授提出的场景理论运用社会学视角解读城市文化经济增长问题,关注作为城市更新实践背景的场景问题,为文化策略失败提供理论解释。
(一 )场景理论概述
场景(Scenes)是指电影艺术的对白、场地、道具、音乐、服装和演员等元素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和感觉。芝加哥大学教授特里·N.克拉克领衔的“财政紧缩与都市更新”研究团队将这种现象引入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形成场景理论。场景含义至少涵盖以下5个维度:一是社区。其小巧的体量比城市或国家之类较大的空间范围,更易捕捉到内外部的区别;二是物质结构(咖啡馆、酒吧、书店、博物馆和音乐会等);三是由种族、阶层、性别和教育程度标签化的个体;四是前三者和参加音乐会相类似活动的结合;五是人们在某个场景中追寻的价值观[注] Silver D, Clark T N, A Theory of Scenes: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Consumption, http://scenes.uchicago.edu/drafts/scenesbook/A%20Theory%20of%20Scenes4-30-07.doc. ,由合法性、本真性和戏剧性3个主维度以及15个次维度组成(见表1)[注] 吴军、夏建中、特里·N.克拉克:《场景理论与城市发展——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新理论范式》,《中国名城》2013年第12期,第8-14页。 。
(二 )文化设施策略的实践背景
(7)安全要点。① 爆破作业做好巷道管路、电缆防护,做好设备安全,并做好人员警戒,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做好防尘、降尘工作。② 工作台搭设要牢固可靠,爆破施工情况下工作台安全可靠,保证施工安全。
表1 场景的分析框架
文化嵌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策略发展不当会造成诸多社会问题,致使资本外逃和人口流失等塌方式衰败。1950年,底特律拥有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180万人口;到2015年只剩下68万人口,仅为1950年的38%,且成为美国最贫困、失业率最高、最危险、受教育水平最低的城市[注] 马秀莲、吴志明:《挣扎的底特律:后工业城市复兴的理论、实践与评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第1-9页。 。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市民参与的文化转向,即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个体变得越来越富足,市民对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与社会公正环境等非经济性诉求越来越看重。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包容性、文化氛围、公共服务以及沙龙俱乐部等社会文化因素正在替代收入等经济因素,成为我国年轻人城市选择的重要原因[注] 吴志明、马秀莲:《文化转向:大学毕业生城市流动的新逻辑》,《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1期,第88-93页。 。
(三 )场景理论的具体运用
在工业社会,城市经济增长来源于土地、自然资源和资金等;在后工业社会,艺术馆、图书馆和展览馆等文化场馆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文化创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竞争力体现为其吸引创意阶层的能力。佛罗里达最早提出“创意阶层”理论,他发现美国科技产业城市分布与同性恋人群城市分布的重合率较高。原因在于,同性恋人群偏好的城市较为开放、包容,这种城市气质同时吸引了普遍有点怪癖的创意阶层[注] 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 Basic Books, 2002, pp.66-80.。作为一种媒介,城市空间或曰文化设施传播的文化价值观对创意阶层的吸引是有影响的。因此,文化策略之文化是符号意义和价值观念,重在能否吸引创意阶层。
明确城市或场景的文化价值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制定城市文化政策仍不够具体,特别是要明确哪一部分、哪一类别文化价值起到了积极作用,此时,场景理论为评估测量提供了工具:建立涵盖剧院、影院、书店和博物馆等艺术文化设施的数据库;采用专家打分法,按照五分量表分别对某个单一设施的15个价值观进行赋值;根据某一设施的数量及赋值计算某一区域的场景得分;根据研究目的进行相关或回归分析,找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逻辑推延,城市的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可根据以上15个维度来测算,以便了解这个地区的文化特质是否适合建设相应的文化设施,设施兴建之后还需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比如丽江古城,其主体文化是少数民族风情,在增加酒吧街、推出“艳遇丽江”的概念之后,增加了青春、激情等现代文化的特点,极大地吸引了年轻游客[注] 祁述裕:《建设文化场景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以生活文化设施为视角》,《东岳论丛》2017年第1期,第25-34页。 。
三、案例印证:Z省P市场景优化
2.合法性观察。合法性观察是关于“如何界定行为对错”即“道德权威标准”的测量,考察的是城市场景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P市场景合法性维度主要体现在传统和功利两个维度。
文中在研究Minimax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将Minimax算法转化为可以求解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对多口径多波束反射面天线进行赋形。为说明问题,设定参数建模设计了一个四口径多波束天线,将口径面的相位值作为优化对象,由口径场法根据口径面的电场值和设定的相位值,求得远区场的场值。将其中的边缘波束增益和副瓣电平值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得到赋形后的口径面相位值,然后离散化反射面得到赋形后反射面上任一点的位置信息,得到重构后的反射面,从而达到提高天线C/I值的目的。赋形后的反射面其C/I值相比于赋形前提高2 dB,达到了比较好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的价值。
(一 )个案的典型之处
本文研究的问题类型是“怎么样”和“为什么”,研究对象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研究者对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不能控制,适用于案例研究方法。单案例研究有检验广为接受的理论、极端案例分析、纵向案例分析等五种适用范围,本文意在研究典型案例,以加深对同类事件、事物的理解。P市城市更新的背景、问题和模式有以下两个典型之处。
1.遭遇着中国城市更新的普遍背景。即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和文化消费升级的双重挑战与机遇。P市以服装、箱包为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关键词是世界工厂、人口红利、出口加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21世纪以来,P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拉动,随着人口红利减弱、资源压力凸显以及环境约束增强,工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生产经营方式尚未转变,难以摆脱低端制造、低价竞争的路径依赖;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偏慢,2016年P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9.5%,而全国、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均为51.6%,差距较大。
2011—2015年,P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 902元、36 053元、39 659元、43 192元和46 470元,年均递增10.7%。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推动消费不断升级。P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地带,北接上海、南濒杭州,也是宁波、苏州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对于周边中心城市文化消费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舒适管理干预期间,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遵医意识,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根据患者文化水平提供个性化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知识掌握度,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疾病管理意识。可见,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舒适管理干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戏剧性观察。戏剧性观察是关于“如何展示自己”也即“城市风格”的测量。将城市拟人化,戏剧性就是个人的衣服、演讲、行为、手势、穿戴和面庞等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戏剧性可以是温暖的、亲密的、友善的,或者是正式的、挑衅性的,是城市风格特征的表现。在特里·N.克拉克团队研究中,酒吧比较集中的街区代表着开放或叛逆,有利于吸引创意阶层和文化消费人群。
目前,P市文化产业以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为主,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仅占总量的4.8%,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较少。2016年印刷、童车等文化制造业增加值占P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4;现有的文化服务业企业集中在广告设计、娱乐和文化旅游等低端行业,需求旺盛且增长强劲的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和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足。P市的两处文化产业园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企业入驻率不高,空壳化明显。此外,创意人才不能扎根,高端人才缺乏,从访谈中了解到,这与当地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生活配套以及由此衍生的人才归属感缺乏息息相关。当地推行的“文化礼堂”对由下而上的自发性文化建设作出尝试。截至2017年9月,P市镇街道共建有特级文化站3个、一级文化站6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在全覆盖基础上,建成60个文化礼堂,群众性文化活动也正在展开,但目前很多活动以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摊派的形式展开,普通市民的参与率不高。通过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调查了解到,群众性文化活动发展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缺乏统筹安排。2017年上半年,新对接21家文化企业,涵盖影视文化、软件开发、艺术培训和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且很多项目的选择是偶然性的。
开国洪武,多昌明博大之音;成化以后,多台阁雍容之作,久而千篇一律,愈演愈弊。四库馆臣认为,七子派结束了台阁体的统治局面,“不可谓之无功”,[2]528但同时“割剥字句”[2]552“食古不化”[2]528,发展到后期,赝古之势愈烈,以至于盖棺定论——“古文一脉,自明代肤滥於七子”。[2]58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为高血压、水肿以及蛋白尿等,如果在发病之初未能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疾病累及全身器官,甚至造成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1-4]。以往硫酸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常用首选药物,其能有效缓解微血管痉挛,但降压效果不好[5]。本研究探究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效果及临床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二 )P市场景风貌观察
2.面临着我国城市更新文化策略的普遍问题。即城市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文化产业发展粗放。《Z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到202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8%以上,文化产业将成为Z省的八大万亿产业。这种自上而下的规划通过与收入考核和政治前途挂钩的模式,推动Z省各级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P市所在地级市J市实行与P市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年终奖挂钩的“文化发展指数考核”。在此考核标准下,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等文化产业发展的诸方面由产业政策的引导而快速落实,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双重作用之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P市的重要课题。
P市戏剧性可描述为睦邻的、正式的,违规性不明显。其地标性建筑报本塔修建于明嘉靖年间,明清两代,报本塔几度废兴,屡坍屡建,成为P市持续时间最长、参与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项民间文化工程,既是有形文化地标,也是无形精神符号。主持修建的邑人陆杲在《报本塔记》中写道:“盖天地者,万物之本也;大君者,万民之本也;父母者,身之本也;师者,阐教作人之本也。统宇宙所有,莫不有本,容无以报之乎?” P市夜生活设施较不发达,68.61万常住人口(截至2016年底)仅有4家酒吧、2家电影院以及1家购物中心。教育设施数量较多,幼儿园46所,小学17所,普通中学18所,中等职业类学校3所,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24个。这反映出的城市风格与“报本”精神强调的敬天法地、孝老荣亲、尊师重教等传统理念相一致。这种城市戏剧性也反映在商业领域,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较为传统,以“稳妥”为主,对于冒风险的“转型升级”“创新突破”等尝试不够;正直、忠厚、与人为善是P市企业经营者普遍的品质。
2017年7月至9月,笔者选取我国南部Z省县级P市进行实地调研,深度参与《P市文化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以及《P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的制定。随机采访政府工作人员14位,探寻政府部门推动城市更新的主要思路;走访调研文化企业14家,探寻文化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现行文化产业政策的评价等;随机访谈市民6人,探寻市民对城市发展感受及对城市政策的评价。
P市历来人文兴盛,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传播与浸润深入人心,以“琴、棋、书、画、印、唱、灯、舞”为城市名片,号称“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人墨客和世家大族浸润之后遗留的是高雅艺术。P市的李叔同纪念馆、陆维钊书画院、吴一峰艺术馆、民俗风情馆、文化馆、城市规划馆以及在建的玺印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更多指向传统主义维度。
短短70个字,将满族先祖布库里雍顺的诞生说得非常清楚。后来,在《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和《满洲实录》中,均被作为开篇文字载入,且在情节上附会了更多细节,内容更为丰满详尽。与之相应,在辽东地区关于祖先来源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虽然内容与正史记载的三仙女吞红果的情节并不一致,但从底层民众的视角印证了满族的族源记载。如代表性文本《额娘的由来》,其内容如下:
过去10年,社会科学领域关于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有两大中心议题:一是托克维尔和普特南等所持的“参与促进发展”;二是熊彼特、雅各布斯、佛罗里达和格莱泽等人所持的“创新驱动发展”,该议题还认为波西米亚(狂放不羁的文化或者精神)是驱动创新的核心要素。产生在欧美社会的议题一在其他地区受到质疑,市民参与对政治体系并没有影响,甚至有可能减少对政治体系的信任和支持;而议题二中的波西米亚精神在亚洲大部分地区也比较弱甚至看不见。场景理论以上述两项议题为基础,加入作为实践背景的场景因素,通过15个维度形成以下三个理论:理论一,市民参与的理论;理论二,创新与波西米亚的理论;理论三,重新解释理论一和理论二的冲突与不一致的理论[注] 特里·N.克拉克、吴军:《一起卡拉OK VS.独自打保龄球:西方规则转为发展与民主驱动力的场景诠释》,《社会学评论》2015年第6期,第44-53页。 。
P市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刻瓜制灯是当地的特色民俗。“西瓜灯文化节”自1991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是P市最大的节庆活动之一,主打特色文化和艺术活动之余,与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渗透日渐明显。2017年,该文化节设置“开幕式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产业转型升级论坛咨政座谈会”和“服装设计大赛”等环节,借此推介P市的投资环境、政策优势以及支柱产业,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取向。
3.本真性观察。本真性观察是关于“你真的是谁”的考量,考察城市场景是否受到外部文化影响、沾染乃至同化。本真性是社会层面的文化认同,也是产业层面的异质符号,如文化旅游建立在游客对异质文化的消费凝视之上。这种本真性纠缠在当地人对现代生活和异域文化的渴望、营造虚假“本真性”以迎合文化消费者的动机以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之中,呈现出复杂性。P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的本土性场景较为完好,“老味道”“原汁源味”“百年老店”等餐厅数量较多,有地方特色的书场等文化消费场所也较为常见,“寻找P市老味道”“寻找江南好匠人”“P市人讲P市故事”等文化活动活跃。
这种本土场景本真性的维护与行政推动关系密切,如P市仅存的书场因房屋结构问题于2008年关门,后经地方政府出资保育,2011年重新装修;一系列主打P市特色的文化活动也是近几年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展开。这种本土场景的营造还与经济效益关系密切,如主打作为营销策略的“老味道”符号是餐饮店铺的自觉和共识。行政力量驱动的城市场景本真性维护容易出现“为了本真性而本真性”的倾向,并非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生长,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这也导致P市诸多文化活动的市民自发参与率不高。
(三 )P市城市更新文化策略的优化政策
道路、楼宇以及园区犹如城市骨骼,而城市场景的涵养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血肉,关注实施文化策略的场景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原则。
本试验采用Langmuir吸附模型和 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两种吸附剂的吸附过程进行拟合测定。吸附等温线是评估吸附剂吸附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1.丰富日常生活,提高城市场景本真性。“创意阶层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让生活变得真实和鲜活,比起被动观看体育运动,他们更喜欢那些具有自主性、能够亲自参与其中的娱乐活动,他们喜欢本土的结构文化,喜欢那里由咖啡馆、街头音乐家、小画廊和小酒馆构成的种种风情”[注] 理查德·佛罗里达著,司徒爱勤译:《创意阶层的崛起》,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95页。 ,“一家路边的咖啡馆,就把一条街道从临时工人和无家可归者手中夺了回来”[注] 沙朗· 佐京著,张廷佺等译:《城市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日常生活是使作为产业符号和认同机制的本真性归位的内生力量。P市当前的本真性场景更多地依附于政府推动的文化自信工程,从其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来看,兴建棋院、推进玺印篆刻博物馆等大型场馆,举行与文化自信相关的诸多活动依然是重点所在,而优质电影院、精致咖啡馆等生活娱乐类设施建设尚未提上日程,有参与感和生活气息的文艺活动也并不在规划之内。这种情况在我国城市更新、文化发展中较为常见,指向政绩考核的行政力量和承载经济效益的象征价值,容易脱离日常生活。
P市历史上物产丰富、水网密布,相对安定,是一方乐土,当地居民有自娱自乐的传统,因此,应提高产业发展与现代日常生活的互动性。具体而言,应注重园区建设与市民审美提升的关联度。P市两处文化产业园区都以孤立的楼宇形式存在,空间逼仄、开阔性不够,与市民生活互动不足,日常实践、生活美学可以带给城市雕塑、文创园区以生命,而民众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学的感召,提升消费品位,储藏消费动能。
2.鼓励多元文化,涵养城市场景戏剧性。理查德·佛罗里达用波西米亚指数、人口混杂指数、种族融合指数和同性恋指数考核文化包容性,认为创意阶层更倾向于居住在联系松散、进入障碍较少的社区,而非遵从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联系紧密社区[注] Florida R,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alent,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 2002, No.4, pp.743-755.。这一理论发现始终具有指导意义,“创意产业需要蓬头垢面、放荡不羁的波希米亚人”,这样一种典型的波希米亚场景“宽容地接受文化人的奇谈怪论、特立独行,宽容地接纳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和作品的奇形怪状”[注] 金元浦:《艺术创意集聚区与“波希米亚族”》,《艺术评论》2011年第4期,第31-34页。 。伊丽莎白·科瑞德重点关注了纽约夜生活中的文化经济,认为休闲吧、酒吧、慢舞吧等非正式场合是创意碰撞和交易达成的重要场景:“大家心知肚明……许多重要的决定不是在董事会议上作出的,而是诞生在舞池里。”[注] 伊丽莎白·科瑞德著,陆香等译:《创意城市:百年纽约的时尚、艺术与音乐》,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09页。
在特里· N.克拉克提出的理想的波希米亚场景里,有3个维度得分最高的选项分别是自我表达、挑衅性以及少数群体。当前,P市场景以正统和传统为主,某位打扮“怪异、新潮”的企业家能否出现在P市城市宣传片引起该市外宣部门的争议,P市以Z(某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网络红人排行榜中位居前三)为代表的网络红人也并未出现在该市服装产业规划中。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的产物,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P市可适度引进更富现代化、适度新潮前卫的生活娱乐设施,增加城市场景的现代魅力以促进文化消费、吸引创意人才。
3.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城市场景合法性。2011年,P市成为Z省“美丽乡村”项目首批创建先进县,当下该项目的资金来源有三:市政财政及其他部门向省以上竞争性争取的专项扶持资金,市政财政安排、统筹(含融资)及整合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镇街道配套资金。可见,资金来源以行政力量推动为主。P市“美丽乡村”项目的推动对于营造优美的江南特色、改变城市风貌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该项目的推动主要倚靠行政力量,市场逻辑弱化导致所依附的旅游产业并未发展壮大,《Z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中提出“以水为镜、以净为底、以美为形、以人为本”并未提到产业层面的问题。P市村民大多持围观而非参与的态度,导致该项目预期效果无法达成。
合法性关注市民认可,良好的政策愿景需要获得合法性才能在实践中达成。P市既有场景的合法性关注传统主义,与文化自信相关的政治绩效考核传导的结果对市民认同的唤起和对产业符号的促成等愿景是好的,但实践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未与产业发展、经济获利这一合法性关联。特里· N.克拉克框定的理性场景强调自我表现、无用艺术等的合法性,在当前的现实经验中似乎难以达成。作为一种消费严重依赖文化“前见”的产业,消费者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直接影响着产业生态和价值导向;反过来,优质的文化产品也可涵养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如何打破这样的循环圈是政策的着力点,显然,产业发展和市场逻辑是一种可能。
本文的价值有三:一是引入场景这一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社会学前沿理论,为以文化为策略实践更新的我国城市提供一种警示、解释和优化路径;二是对P市这一典型个案分析的过程中,连带出绩效考核、数字崇拜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其他问题;三是本文的上位研究是空间与文化经济,此空间可以是产业集群、城镇、城市乃至国家,场景理论关注作为实践背景的文化背景,为当下特色小镇建设等提供借鉴。但因条件受限,无法采用正规的专家打分法,只能采用质性的观察和访谈;场景理论的分析结果需要借助对比以引发进一步的讨论,本文采用的个案研究无法横向比较。以上不足之处,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化。
在本书里,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讲述的不是自己如何成功,而是母亲的教育如何让他走向成功。他深情谈论家庭对他的塑造和影响,明确指出他成功的真正根源是母亲教给他的“利他”与“斗魂”,母亲的处事哲学也让他在人生转折点总能选择正确的道路。这不仅是稻盛和夫首部家教励志大作,也是他献给所有父母的一堂“心法”教育课。
From Amenities to Scenes: Cultural Strategies in Urban Renewal: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P City in Z Province
XU Yaqin
(Humanities and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 310015, China )
Abstract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enes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empirical materials of P City in Z Province, this paper uses field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strategy shift in current urban renewal in China. It finds that the existing approach focused on cultural amenity construction is not effective and the social problems brought by tend to cause the complete collapse of the city. The scenes theory uses urba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o interpret economic growth, and as the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symbol, scenes provide the explanation and solution for the failure of the cultural strategy. The background, problems and patterns of P city renewal are typical, presenting as a good-neighborliness, formal, but unregulated drama; the legitimacy of both utilitarianism and tradition;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scene with close administrative power. Building participatory and lively authentic scenes and more modern or fashionable theatrical scenes, achieving policy vision by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 the optimal approach in the cultural policy of urban renewal.
Key words : urban renewal; cultural industries; urban scenes; public policy
DOI :10.3969/j.issn.1671-2714.2019.01.010
收稿日期 :2018-12-15
作者简介 :徐雅琴,女,浙江绍兴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文化传播、城市传播和文化产业。
(责任编辑 陈汉轮)
标签:城市更新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城市场景论文; 公共政策论文;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