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科技特区 拓起中国金谷——关于在首都建立中国科技特区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特区论文,科技论文,首都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1287 (2000)02—0020—06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以中关村为支点的北京高科技园区已经进入具体实施的阶段。中关村地区主要街道上的有碍观瞻的非法建筑被拆除了,改善高科技园区交通不畅的各项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中关村高科技园的开发,出现了热气腾腾的景象。但是,对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建设,究竟如何定位?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仍是不清楚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战略的思考,并且集思广益,听取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知识分子的意见。
一
要确定我国首都——北京经济发展的战略,就要首先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和它的必然走向,这是我们进行战略思考的前提,也是我们进行战略决策的归宿。
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如闪电雷鸣、风驰电掣般地奔向未来。“百万年的蒙昧、数万年的游牧、几千年的农耕、数百年的工商”正在成为过眼烟云。历史,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一个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智慧化的风暴,正席卷着世界的每个角落。信息化的走向,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大家知道,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可资利用的三项战略资源,能否对其充分地利用,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科技水平或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物质可以加工为各种材料,以满足人类的各种物质生活的需要;能量可以转化为各种动力,成倍、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更多地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帮助人类征服自身难以征服的禁区;信息是表征物质世界及其相互联系的存在形式,它可以被人捕捉、提炼、加工成有效指导人类实践的知识或智慧,成为人类进行战略或战术决策的依据。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对于物质、能量、信息的综合利用,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提升过程。在人类农耕文明的时代,人们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土地、河流、矿藏与森林等自然资源,人类的生产实践,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劳动对象除了自然资源外,还有经过人类粗加工的半成品或初级成品,人类不但可以较为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可以利用水、电、火、风、光、核动力等能源,将其转化为巨大的动力,用以劈山造海、围湖造田、发动机器、提高工作效率;在智慧文明时代,亦即知识经济的时代,无论是农业产品还是工业产品,都可以成为再加工的对象,由原来的工农业产品,进一步加工成更具使用价值的产品。在这个时代里,人类不但成了物质、能量的最科学、最有效的利用者与保护者,而且成了信息收集、储存、加工、利用的主人,从而使对物质、能量、信息的综合利用,达到了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水平。这种利用不但充分、有效,而且清洁、卫生,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综合利用物质、能量的时代,应注重高科技的投入、注重整体效益与环境保护。在这个时代,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是单靠拼体力,增加劳动强度,而是依靠智慧的投入来加快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规模,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建立我国的知识经济,首先必须建立起我国的信息产业,并努力使它尽快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智慧经济,是一个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科技术与管理科学技术等在内的高科技术群。在这个高科技术群里,信息科学技术是带头的,是其它科学技术的神经或指挥中心,也是促进其它高科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建立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公路、建立全国性的信息网络,不但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当务之急,而且是建立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标志。唯有如此,才会使我国的所有高科技产业方向明、决心大,稳步、持续地高速发展。以美国为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的经济增涨的主要源泉不是别的,正是以“微软”为代表的5000家计算机软件公司。自1993年以来,这些公司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同一时期,美国的工业生产增涨了45%,而其拉力就是微软产业。换句话说,美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完全是用智慧—知识—微软产业推动的。所以,20世纪的90年代,是人类真正进入智慧文明的时代,是智力或知识的投入越来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时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未必能够致富;自然资源贫乏也未必就不能致富。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拥有的人才越多,知识或智慧越多,无钱可以转化为有钱,贫穷可以转化为富裕;反之,有钱也可以转化为无钱,富裕也可以转化为贫穷。所以,加大教育的投入,不断培养有文化素质、有知识、有教养的新人,乃是富民强国之根本。
可见,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群为基础,朝着专业化、产业化与综合化方向发展的新的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这些都是知识、智力密集型的智慧产业,其中,占其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一般的劳动,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即科学知识,如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等。现在,企业的效益已越来越依靠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创造出来;国家、民族、企业乃至个人的命运,也越来越靠科技的投入来维系。可以肯定,当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产业将在政治、经济、军事、体育乃至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起着决定的作用,而像生命、能源、海洋、空间、材料、环境与管理方面的高科技术,将会同信息产业一起主宰人类的未来,对此,任何一个清醒的、负责任的战略家或决策者,都不能不重视这一现实。
二
面对着信息产业以及由此形成的高科技术产业的突飞猛进,面对着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经济、政治领域里的激烈的竞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北京,应当怎样对高科技园区的开发进行科学的定位,从而建立起首都特有的经济体系呢?要想科学地确定首都北京未来的经济走向,那就必须首先了解北京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它在国人与世人心中的重量与地位。
第一,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为了我国的和平建设和整个人类的和平发展,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常常与世界各国的首脑或政要在这里相聚,共同为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与发展交换意见。因此,发展首都的经济,必须与北京作为我国政治中心相适应,这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损害首都的宁静、祥和的政治氛围为代价,更不许造成危及生存的大气或环境的污染,而是送给国人与世人一片蓝天、绿地,一个和平、友谊、进步的令人神往的环境,使其成为一座和平友好的圣城。
第二,北京又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它曾拥有辉煌的过去,是辽、金、元、明、清等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无数勤劳智慧的能工巧匠,为北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和金碧辉煌的建筑群。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从首都西北的山峦切入,婉延曲折地向东北方向游去;价值连城的云居寺的石经碑,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反对战争的坚强意志;位于北京市中心轴上的天坛、故宫、景山公园、地坛,形成了一道展示中国人民的建筑和艺术史的亮丽风景线。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北京的经济,但应以不损害北京千年古都显示出来的深沉文化底蕴为前提。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所有古老文化的亮点,不是光焰逐渐熄灭,而是更加亮丽与光彩,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明珠。
第三,北京还是我国高科技人才高度密集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智力资本极其雄厚和高度密集的城市之一。资料显示:仅仅在中关村地区,就集中了5万余名高级知识分子,43个研究所和近200家各级各类科研机构,近500名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在这里工作与生活,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殚精竭虑、日夜操劳,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全部聪明才智,有的甚至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此,北京未来经济的发展,必须考虑北京是高科技人才高度密集、科技力量极为雄厚、人才智力亟待开发这一在全国其它地方乃至世界都很少见的突出优势。通过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以及北京市各级人民政府的良好服务,把蕴藏在北京科技人才身上的无穷智慧最充分地释放出来,逐步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高科技人才的管理体系,使其成为孕育高科技的孵化器。如果做到了这点,首都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就会像火山一样地爆发出来,首都的经济就会如虎添翼,以令世人震惊的速度不断飞速前进,成为我国实现知识经济的龙头。
第四,北京还是我国最大的教育基地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在这里,集中了文、理、工科近70所高等学校,是培养种类齐全的各类高级人才的摇篮。数字表明:仅仅在海淀区就集中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0余所国内外著名的高等学府。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市场上或经济上的竞争,产品质量优劣的竞争;实质上看,则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才从何而来呢?靠教育来培养,靠各类学校来生产,所以,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先进与发达程度,是能否保证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要素,抓住科教兴国,就抓住了发展的根本。
众所周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形象地说,是靠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的不断创新,也就是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是不断提高和完善生产力的表现,制度创新是不断调整与完善生产关系的表现。有人曾把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比做推动社会前进的两个轮子,两者相依为命,缺一不可,这是有道理的。科技创新的宗旨,是不断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制度创新的宗旨,是不断完善我国的生产关系,使之与不断进步着的生产力相适应,从而达到解放和提高生产力的目的。但是,不论是科技创新也好,还是制度创新也好,都要由人去进行创造并由人来管理与操作,如果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能够不断造就由一批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来,我国的经济也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人类历史的动力。又说:在世界上,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有了拥有高文化素质、高科技水平的人才,人世间的任何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因此,在高科技越来越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的今天,智力资源将显得更为重要,它将成为比货币资本更为重要的资本。人才,人才,人才即财,这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有了世界第一流的人才,又有了适合各类人才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神州辽阔的大地上,像比尔·盖茨这样智慧型的亿万富翁,就一定会不断地涌现出来,以往与我国国内科学家无缘的“诺贝尔科学奖,”就一定会接连不断地落在我国科学家的头上。老实说,我国的科学家不是不想、也不是不能夺取诺贝尔奖的桂冠,而是一些陈旧的或过了时的观念与管理制度束缚了科学家们的最高创造,一旦这些陈旧的观念和过时的制度为创新的观念与制度所代替,尊重科学创新的客观规律,允许不同的学术观点自由地开展争论、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没有后顾之忧的学术环境,那么,拥有高度智慧与创造力的中国人民,就会以他们对人类的天才贡献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坚信,随着中国人民智慧的完全解放,总有一天,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强盛的国家。
基于北京以上的特点和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认识,我们认为,北京所要建立的经济,必须是以北京的高科技人才为依托,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智能经济中,应当突出以下重点:
第一,从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怀着危机感和紧迫感的心情,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用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我国的信息产业尽快地发展起来,从而为我国国防工业的现代化以及发展其它高科技产业明确方向、打下基础。
第二,从国家、民族的大义出发,怀着危机感与紧迫感的心情,把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搞上去,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各种尖端技术和顶尖武器所需的新型材料,把我国的空间技术提高到世界领先的水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表明,在现代战争中,谁拥有精确的制导武器,谁就可以掌握制空权,谁就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谁就可以获得安全的保障,因此,高速发展我国的空间技术以及尖端的武器系统,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第三,从国家、民族的大义出发,怀着危机感与紧迫感的心情,发展新能源与再生能源高科技术,找到、发现或复合出既取之不尽又成本低廉;既动力强大又无环境污染的新能源,因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和整个人类的能源危机,让光明普照大地,送给人类一片温馨,还能把巨型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到太阳系中的任何一个行星上去,甚至飞往银河系、超星系。
第四,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要求的规律,既不断地发展高科技术,从而使生产力的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又不断地完善现代管理,改革我国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那些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方面,解放思想、清除封建余毒、更新观念,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跃进。
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重点,并使其不断实施,高速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跻身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一定能以世界第一流的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当然,我们确定以上重点,并非就要忽视非重点。重点与非重点具有相对的性质,一定条件下的非重点,可以成为另一条件下的重点。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来说,生命科学技术与海洋科学技术,也是丝毫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特别是生命科学技术,人们未来的衣食住行以及新的生物品种的创造,显然都与其紧密相关。
三
建立知识经济的希望在北京,而北京建立知识经济的希望在中关村地区。
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说过:“在现代经济中,知识将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而北京海淀的中关村地区,如前所说是一个高科技人才高度密集的地区,因而也是知识和智慧高度密集的地区。要使智慧的富矿得到充分、有效地开发,使其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并带来巨额的财富,北京市政府乃至中央就要对中关村地区的高科技开发给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动员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都来思考中关村的智慧经济开发的战略问题,打一场所有高科技人员都能参与进来的人民战争,努力把中关村的知识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知识经济的储仓和楷模。为此,必须从理论上到实践中解决一系列重大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
首先,必须对中关村的经济发展做出科学的定位。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关村地区不只是中关村人的,也不仅仅是属于海淀区人的,而是属于整个北京市、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因此,不只是海淀区的人民和广大的知识分子关注着中关村的未来的走向,全体北京市民,全国广大民众都在关注着中关村的未来的发展。所以,在规划中关村的发展战略中,必须把北京乃至全国人民期盼中关村的高科技术的超前发展置于核心的或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党和国家、北京市人民政府、海淀区人民政府要从国家全局、世界全局的高度出发来制定发展中关村的经济的战略决策,下定决心把中关村地区办成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试验田,全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探险者和开路先锋,我国信息产业的带头羊或龙头。有人说,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在中国人的脑袋里。这说明:中国人在当今商海激烈的竞争中,占有着根本上的优势,因为高智慧的投入,必然带来知识经济的高效益或高产出。只要党和政府善于把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最充分地释放出来,那就不愁没有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不愁没有经济的可持续跃进,人间新的奇迹就必然会在神州的大地上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其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关村的经济,只能是建立在中关村地区高科技人才高度密集基础上的、对我国未来经济走向起着示范作用、能够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经济。这就是以信息高科技术、新材料高科技术、空间高科技术、能源高科技术为主体的,包括生命高科技术、海洋高科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科技术与管理高科技术基础上的高科技产业。
要使这些产业得以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必须采取以下两大措施:其一,在产业的外部,要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开辟为我国的高科技特区。参照20年前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模式给予中关村地区高科技术的开发以政策的优惠、投资的优惠、进出口的优惠、高科技人员工作条件与物质待遇的优惠等等。一句话,要在中关村地区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与最先进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最先进的生产关系。这样,一个经济特区,一个高科技特区,就可以成为快速拉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科技特区使我们不断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生产力;经济特区,通过商品流通渠道和生产关系的完善,使其与最先进的生产力相适应,从而推动和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经济特区而没有科技特区,特区的建设是不完全的,这会导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脱节,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列车由于缺少一个轮子而失去平衡,长此下去,科学技术的落后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瓶颈。20年前,一个落后的渔村——深圳尚可开辟成我国的经济特区,拥有高素质、高科技人才的中关村,为什么不能建立高科技的特区呢?何况,她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身旁,可以直接得到党中央与国务院的指导和关怀。我们可以很有自信地说,经济特区与科技特区,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腾飞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而且,从现实与未来考虑,在某种意义上建立科技特区比建立经济特区更为重要。其二,要把中关村的科技特区的构思变为现实,在其高科技产业的内部,必须建立起科研、实验、产品推广和销售一条龙体系。这就是说,中关村地区必须建立三个互相联系、彼此支持的中心:一是在中关村地区拥有大量高科技人才的基础上,建立起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最新、信息最灵的研究中心。要使这个中心成为创造或发明各种先进的科技理论或设计中心;通过这个中心,迅速缩小我国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与世界高科技术的差距,并不断在某些研究领域,跃居世界领先的地位。二是中关村地区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先进实验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引进和自行开发新的实验设备,从而组织起全国最大、最全、最先进、最有效率的实验中心。通过这个中心,不断地将先进的科学理论与设计转化为可以操作的、能够带来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应用产品或技术,从而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要把这些先进的技术推广到社会中去,就还要有第三个中心,即先进的科技产品的销售或推广中心。这个中心,除了应有懂得科技产品性能、装配的专家外,还要把熟悉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经济学家以及与此相关的金融、财会、销售、公关、法律、行为学、社会学和哲学的专家集于一体,通过他们的聪明才智,把各种先进的科技产品推向市场,推广到我国大江南北和世界的每个角落(但尖端的军用产品除外),从而为科学研究不断提供雄厚的后续资金。唯有这样,知识经济才会在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联盟中,在科研
销售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扩大其规模,提高其科研水平。以往那种研究、生产与销售相脱节,高新技术不能进入市场,形不成规模、带不来效益的局面才会有根本的改观。否则,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力,都会阻碍或延缓知识经济的建设。
再次,采取各种措施,多管齐下,为中关村的高科技特区营造一个最为有利于科学研究和投资的良好环境。为此,北京市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关村所在的海淀区人民政府应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如简化各种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一切有利于开发我国高科技术的产业在这里安家落户,并为其保驾护航;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与创业的文化氛围,活跃中关村及其周边地区民众的文化气息,进一步改造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软环境;改善中关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尽快解决主要交通要道的堵塞问题。对现有的主要干道要进行前瞻性地规划,不但要拓宽路面,尤其要提高交叉路口的空间利用,形成地面、地下、空中多层面利用的格局;美化中关村地区的环境,多植树和增加绿地,使其成为花园式的科技特区。在科技特区里,禁止来往的车辆鸣笛、不准小贩沿街叫卖。但是,为了方便科技人员的生活,可在科技特区的东西南北中规划建立若干品种齐全的室内集市贸易,还给科研人员一片最有利工作与休息的净土;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是大幅度的,不是象征性的),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及住房条件。目前我国知识分子的收入,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有太大的差距,这很不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尽管知识分子并不希望一下子就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但在现实可能的条件下,从通过反腐倡廉节省下来的经费中用一部分优先而大幅度地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则是可能的。基于知识分子自身的特性,他们一般都有较多的藏书,需要一间书房,白天要去办公室或实验室工作,晚上又要在家里继续翻阅资料或思考问题,著书立说,因此,给予他们与政府同级官员更宽一些的住房是必要的,而且应当给以购房、贷款方面的优惠,真正实现从官本位到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转变;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有重大发现或发明者,在对其发现或发明可能给社会带来的最大效益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估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以令人羡慕甚至吃惊的重奖,同时通过传媒广泛宣传,让党的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根据科学思想发展的规律,一种新的科学理论的创造,往往是与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联系着的,因此,在中关村的高科技特区里,应该营造各种学术问题都能自由讨论的氛围,对于学术上的争论,严格实行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的“三不”政策,使这里逐步形成既有集中、又有自由和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为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首先就要加大对中关村的科技特区的投入,同时采取措施,改善中关村的投资环境,吸引港、澳、台及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前来投资;创造条件,鼓励中关村、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知识分子或所有国民积极投资入股,共担风险,共享高科技结出的丰硕成果。俗话说:“舍不得孩子逮不住狼”,不下决心加大对高科技、对教育的超常的投入,要使我国科教事业超常发展是不可能的。
最后,要使中关村的高科技特区超常的发展,处于高科技特区的最高决策者,就要善于不断进行特区范围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诸要素的重组。所谓“生产力诸要素”的不断重组,是指在现有的生产力要素中,或者将先进的要素加以扩大,或者用已创造出来更为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去取代过时的、落后了的要素,或者对处于生产力中的生产者进行培训,借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应用新技术、新工具的能力,或者根据新的生产力的需要,让其有更高文化素质与文化水平的新的劳动者,加入到生产者的队伍中来,从而使现有的设备最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生产力的重组不能以落后的生产工具或劳动者为参照系,重组的结果,必须是提高或发展生产力而不是降低或延缓生产力。所谓“生产关系诸要素的重组”,是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要求的规律,不断完善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其中包括: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劳动者与管理者的关系(私人企业中是处理劳方与资方的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销售者与购置者的关系。同时,不断调整、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保证劳动好的、贡献大的,收入就多,从而把潜在于每个人身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能像火山一样地喷发出来。因此,生产关系的重组,其实质就是不断完善管理的体制,而其核心问题则是不断地完善分配制度。事实表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要素的不断重组,既可以最充分地发挥现有生产力水平,又可以使生产关系始终与生产力的要求相适应,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活力。同时,要素的重组,比起完全引进、推倒重来,在经济上也要节省得多。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入侵和狂轰滥炸唤醒了我们的良知:强权国家凭借他们的实力,要想打你是没有商量的。你的综合国力不强,你的科技水平不高,无法有效地保卫自己的领空,他就会长驱直入,你就要挨打;而要不挨打,那就要增强综合国力,就要掌握尖端的军事技术,就要把我国的科技与教育尽快搞上去,这是一个硬道理,没有商量的余地。
美国有一个闻名于世的硅谷,北京应当尽快创造自己的“金谷”。在拥有大智大勇的中国人的努力下,中国的金谷必将有一天会超过美国的硅谷。问题在于,党和国家要有敢于造就中国“金谷”的特别思路与特殊的政策,正像当年邓小平同志敢于提出建设深圳特区的新思路与新政策一样。
国人与世人对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未来发展正拭目以待!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誉,让我们继承四大发明祖先的创造传统,给我们人类再创一次辉煌吧!
收稿日期:199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