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提高生态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天然林的保护能力,从而才能促使林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工作实际,分析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内涵及意义,总结了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开展具体对策,在有效的研究过程,不断深入了工作实际。希望能够不断提高林业建设水平,从而进一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天然林;保护思路
1 前言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在林业生态种植技术的发展中应该针对其技术建设中的策略应用分析,保障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能够处理好对应的技术建设,这样才能实现对林业工程建设控制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思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研究过程中,找到适合林业种植的技术,以及满足林业种植发展技术应用的策略,其对于保障林业发展种植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
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意义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本质上是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建设及发展的重要性保障措施,因此,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各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措施得以顺利的实施,进而为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可靠保障。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对整个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要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进而能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各项要素都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同时,还要注重对林业种植技术建设中的造林技术以及造林技术控制中的关键性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借助其技术控制分析中的策略实施,将对应的林业种植技术建设好,保障在种植技术的建设中,能够发挥出对应的工程建设意义。
3 提升生态建设的具体办法
3.1做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做好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以区域生态和经济评价为基础。对此,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按照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规模,合理进行空间布局的有效划分,确定生态林业工程类型。(2)按照各个地区的生态条件与气候因素,坚持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合理配置林种与树种,保留优质种类,创造区域内最佳的生态林业工程格局。(3)增加资金与技术投入。拓宽建设渠道,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工程建设基金制度,采用分层管理与专项使用的模式,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引进资金投入,应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工程技术含量。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通过优惠政策鼓励科研人员进入生产第一线,实现生态林业工程的科技兴林建设目标。
3.2实行责任制分担,加强相关人员执行力
任何工作的有序、完善推进,都离不开专门的制度加以约束与引导,这一点在以人工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上尤为突出,只有更为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策略,才能将相关工作更好地推进建设,确保每一位林业人员的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将每一次的工作项目精确传达至每一位职能人员,确保其明确自身任务以及价值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并且切实提升员工的责任价值意识,使其对完成任务也有更多的信任感。通过责任制度的分配,员工之间也会在潜移默化间进行良性互动和竞争,共同致力于将工作不断完善与优化,为后续的林业深入建设工作夯实基础。
3.3考虑实际情况,保证树苗成活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树苗的成活率是保证林业生产建设发展的关键,作为重点工程部分,如何进行幼苗管理备受关注。而由于当地气候、地质情况、降水量、温度等,都会不同程度上造成树苗的成活率相对较低,影响林业生态工程有序的建设。所以,在具体展开林业工作前,必须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寻契合度相对较高的树苗展开种植,确保其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体系。同时,针对林业部门还要配备专门的学术团队,使其获得更多科学性的意见和帮助,共同为当地的林业生态系统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加强封山育林,保障建设质量
封山育林是保证林业生态环境的关键,定期进行封山,利于林业资源生态化生长,减少了因采伐、放牧、垦荒等因素造成的林业资源破坏问题。封山期间要重视加强管理,要用法律机制进行管控,从而提高林业发育效率。在此过程中相关的职能单位必须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得每位农民具备林业生态体系的保护意识,做到更好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针对违法者予以严肃处理和惩罚。惩罚可具体分为金钱惩罚与劳动惩罚两类,通过这样的机制,才能有效地帮助其建立保护意识。
4 天然林保护措施
4.1扩大管护队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所占地面积较多,工程量较多,因此,为有效保障工程管理质量,应不断扩大森林管护队伍。一般情况下,每个管护人员所需管理的面积较多,但人的经济有限,这常会出现管理力度不足、看护不到位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发展风险。对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每个人员的管理面积。与此同时,护林人员每月最少要巡查天数应大于24天,以确保森林管理质量。此外,还应适当提高护林人员的工资,并制定出相应的奖罚机制,以提升护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2提升保护技术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策略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林业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借助林业工程天然林保护措施的技术应用分析,及时将对应的保护技术控制实施好。例如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针对林业种植保护技术应用进行虫害及病害保护,定期对天然林种植保护区域实施农药喷洒,保障在农药喷洒过程中,能够将对应的虫害,病害工作处理好。按照我国当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现状来看,我国林业工程天然保护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行对应的保护技术应用分析。
4.3全面展开天然林补植补造工程
在展开林区建设以及保护工作的时候,应该针对现阶段林区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天然林的补植以及改造工作,例如,在生长的过程中,一些树木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出现生长状态不统一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树木枯死的情况,这就需要对林木进行补植补造。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林木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对林木保护的方针以及政策计划等等进行全面的研究,不断完善林业保护的相关制度,在展开林区建设以及保护工作的时候,应该抓住工作当中的重点,从而做到有条理、有组织的展开保护工作。此外,还应该做好林区生态改善工作,从而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4.4避免天然林资源受到火灾的威胁
对林木建设影响最大的灾害莫过于火灾,通常情况下,产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首先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其次是自然因素造成的火灾,例如雷电等等。在进行林木生态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建设起相应的林火隔绝系统,还要充分发挥出铁路以及公路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利用河流当做隔绝林火的措施。在采用林火隔绝系统的时候,应该拟定出具体的实行计划,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止火灾发生的作用。
5 结语
林业生态和天然林的保护与人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涵盖了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问题。制定可持续发展和相应的法律保证体系,能够进一步促进林业生态与天然林的保护工作,从而不断加强林业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环境建设离不开林业的发展,只有增加天然林的覆盖率,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雾霾、沙尘暴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所以一定要重视林业的发展,运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及天然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玉如霞,邓文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分析[J].农家参谋,2019,(2):88.
[2]孟彩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8,38(22):180.
[3]邝光伟,周光平,陈白等.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2):91.
[4]马雪英.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探究[J].农家参谋 ,2018(4):115.
论文作者:郭少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林业论文; 天然林论文; 生态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