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为教育资源的开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从最初的课件开放到现如今大量的在线课程的出现,高等教育领域的知识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翻转课堂是当前另一热门的教学改革内容,对传统课堂的革新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内涵。对优秀的开放心理学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将其应用与心理学教学中,并利用翻转课堂的设计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心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于此本文结合开放教育资源及翻转特点的特点,就以开放教育资源为基础的翻转心理学课堂的实现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 心理学课堂 翻转课堂 策略
内容的优质性和开放的免费性是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特征,心理学教师通过对相关教育平台中的心理学开放教育资源的汇总和整理并运用于新型的翻转心理学课堂中,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心理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当前文化全球化和教育制度深化改革的大势下,研究以开放教育资源为基础的翻转心理学课堂实现策略,对于我国心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开放教育资源概述
开放教育资源即利用通信即信息技术提供的可供相关对象进行自由的查阅、参考和应用的免费的开放性教育类资源。与上世纪的在线教育相区别,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将关注的重点由基础设施的建设转变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提供上。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的启动以来,利用互联网进行免费的公开课程教学视频和其他相关教育资源的提供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相应。开放教育资源的类型包括实验、演示、讲义、教学阅读材料、参考文献、教师手册以及课程内容等等。近些年来,开放教育资源取得了新的发展,由最初的单纯的教育资源的共享向系统化的教育课程资源提供和教务管理服务的方向转变。2012年第一个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MOOC在美国建立,该平台在接受高校课程的同时结合人类的学习规律对教育资源进行了重新的整理规划,于此同时还具有学习成效检测以及作业批改、小组合作等教务管理功能。
我国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即2003年开始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目前以国家为主导的开放课程的类型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与精品视频公开课两大类,于此同时我国也建立了相应的开放教育资源分享平台—爱课程网站。于此同时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外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我国也加快了优质国外开放课程的引进,并创建了相应的线上学习平台。开放教育资源的出现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于商业运作的高等教育机构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思想以及高校教学机制都有着巨大的冲击,充分利用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也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二、翻转课堂概述
2.1翻转课堂内涵
翻转课堂也是目前重要的教学改革途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上课之前进行相关的教学视频的观看学习,而在课堂上则主要进行课程内容的讨论、思考、作业以及教师辅导等更深层次的教学活动,这种模式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将课堂学习的内容与课下作业的内容进行置换,学生学习新知识场所由课堂转到了课下,而在课堂则是进行知识内容消化吸收和技能的锻炼。在线教学是翻转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融合。学习过程的改变进而造成了学生知识学习环节的调整,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学习效果的检测手段也更加丰富多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翻转课堂应用实践
目前基础教育中翻转课堂的应用要明显多于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对国内外翻转课堂应用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欧美等高校的课堂对翻转课堂思想和做法的应用效果要明显优于国内。在这些国家的教育体制中,从小便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到大学这已经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即使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学生也可以自己通过相关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料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育,尽管近些年来对于学生主导性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但是翻转课堂的应用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高校必须要加快教学流程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三、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翻转心理学课堂实现策略
3.1对开放课程资源进行汇总整理
教学资源匮乏是阻碍心理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心理科学本身就起源于国外,因而心理学教育中所需要用到的框架体系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应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我国很多的心理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需要参考国外的心理学教材,甚至连心理学案例都要使用国外的素材,而单纯的文字教材相对较为晦涩,二次加工的难度也比较大。开放课程资源的出现为心理学教学素材的二次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心理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平台上的心理学教育资源进行整理和汇总,选取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视频进行剪辑和组合进而形成与课程要求相符合教学素材。教师将剪辑好的视频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进行观看,并记录相应的笔记,之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翻转心理课堂的实效性。
3.2翻转心理学课堂的实施
大量优质的心理学开放视频教学资源为翻转心理学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心理学教学目标确定某节课的教学内容主题,并提前做好开放教育资源的筛选,让同学们在课前进行相应心理学公开课视频或者是自己编辑好的心理学课程视频的观看,为了提高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利用质量,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文本资料。学生上课之前对老师所布置的讨论题、思考题以及作业题等进行分析研究,教师需要为学生留有相应的课前讨论时间,学生自己思考完成相应的课程作业或者是产生关于某个心理学问题的看法、掌握某种心理学研究方法等等。在心理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进行交流和探讨,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新的看法,还可以通过小型的心理学实验的方法促进学生思想的碰撞,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对讨论及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学生探讨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提出,并对该研究方法进行验证。翻转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前的自学,并在课堂进行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心理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在翻转课堂中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对于心理学课程的投入程度也有所提高,有利于学生相关课程内容的把握,应该加以推广。
3.3师生共同学习模式的构建
以开放教育资源为基础的翻转心理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先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和整合,并进行相关视频的制作剪辑,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浏览大量的视频教学资源和文献资料,相当于学习了一遍公共课的内容,教师在课程内容的梳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自身得到了促进的提高。学生依照教师的指导进行课前的自学和思考,在掌握相关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已经做好准备的教师和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后都有很多需要表达和分享的看法,心理学课堂可以直接跳过基本概念理论的讲解阶段而进入讨论对话和实践阶段,心理学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在这种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的流向并不是单向,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说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师对于心理学专业内容的把握更好,且相关的实践和研究经验较多,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课题的深度内容进行挖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因而在很多时候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全新的问题思考的角度和心理学的研究的思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实施翻转心理学课堂的授课模式具有可行性,因而心理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开放教育资源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的翻转课堂设计,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促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考方式,促进心理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贯彻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乜勇. 翻转课堂对高校课堂教学重构的有效性探讨——以“微型计算机使用与维护”课程为例[J]. 重庆高教研究,2017(05)
[2]王海燕. 基于POGIL的翻转课堂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从“学习活动设计”的视角[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
论文作者:全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课堂论文; 心理学论文; 教育资源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视频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