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经验及启示:当代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教育思想:中外比较研究(注:本研究小组负责人:…_教育论文

20世纪9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经验及启示:当代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教育思想:中外比较研究(注:本研究小组负责人:…_教育论文

9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经验及启示——《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与教育思想:中外比较研究》课题成果综——述(注:本课题组负责人:周南照、曹青阳。课题组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本文执笔郭晓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华东师范大学论文,课题组论文,北京师范大学论文,教育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改革实践与教育思想:中外比较研究》是“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课题。本课题是一项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国家的比较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一是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国际上教育改革的重大趋势和主要经验,为我国教育决策部门制订改革政策提供参考;二是为地方和学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深入进行教改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三是以课题带动教育基本理论和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本课题在研究对象上,秉“以我为主,洋为中用”方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以我国和7个发达国家、7个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对象。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和中外比较,而且首次开展了国内发达地区与与贫困地区的比较;同时,尝试把国际教育改革经验和参与本国教育改革实践实验结合起来。经课题组成员历时4年不懈的共同努力,产生了100多篇论文和包括总论篇、中外教育改革实践篇、中外教育思想研究篇和若干重要附录在内的30余万字成果文集。

总览该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它们在事实上已经为我们认识90年代的国际教育改革在如下四个方面提供了重要帮助。

一、9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90年代,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重要革新与变化无不最大限度地影响各国教育改革,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共同面对的背景与挑战。其中,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经济领域的市场化,人类活动的全球化,发展模式从重传统的一切为了“经济增长”向重社会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化,社会信息化,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尤为直接地影响着90年代各国教育改革指导思想的制定,使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以下几方面具有国际性。

(一)进一步重视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传统的只重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日现其消极后果,其中贫富差距的加剧、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环境的破坏、生态的恶化迫使人们从更广阔、更深远的角度重新理解“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强调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发展不只意味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更重视“人的选择机会的增加”和“人的全面生活质量的提高”。199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报告》称当今年代为“人民的年代”,提出“发展以人为中心,发展围绕‘人’转;而不是人以发展为中心,人围绕‘发展’而转。”

新的“发展”观念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教育在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取得国际社会的共识。消除贫困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是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的纽带。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议题,成为进入90年代世界各国开展教育改革的一种思想动因。

(二)对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扩大

在以知识、技术和信息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中,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开发有赖于教育,因此,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1995年世界银行在其《教育的优先领域和战略》报告中指出:把教育仅仅看成是教育部门的领地并全部交由它自己管理的作法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因为经济改革与技术进步需要始终重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入,教育和国民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与其他投资相比,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最高且效益广泛,教育投资可以积累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是持续经济增长和增加收入的关键。另一方面,贫困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消除贫困是对发展基础的扩大和巩固,而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则是减少贫困,最终战胜贫困的关键。它不仅可以改变贫困者物质生活的状况,而且可以通过传授知识、更新观念、赋予能力、增进健康等改变贫困者的整体生活面貌,并以此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整个国家的建设能力。

鉴于上述种种对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扩大了的认识,迫使90年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更具紧迫感,因为,延误教育改革就等于延误经济发展。

(三)教育面向市场并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成为90年代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现实,市场经济理论的广泛传播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确立,从来没有象90年代这样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显著且深刻。

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激励性的竞争机制,对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包括: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政府在保持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必也不能再包揽非义务教育的全部巨额经费,企业、社团、家庭、受教育个人介入教育经费的分担;教育管理职能的分权化,教育决策权的下放能更准确及时地反映地方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带来了经济需求、社会需求和文化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多种学校形式、多种学科设置、多种服务功能成为教育结构上的新趋向;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习者个人的兴趣与志向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经济”特性如重实际经济利益、自身利益、直接利益、效率为先等也给教育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有些甚至相悖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原则。

因此,正确区分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物质生产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和根本区别、既充分认识和发挥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教育改革的优势,又防止和克服它所具有的消极影响,也是90年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四)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国外自7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和研究教育质量问题,迄今为止,研究已经揭示了诸多重要发现。其中包括:对学生质量(包括认知技能、学习成绩等)的关注能够得到高效回报;在发展中国家,提高教育质量上的投入能够产生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社会回报率”;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不是资源,而更主要的是公共政策和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包括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教学内容、教师、学习时间、教学手段等。另一方面,研究也揭示了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诸多复杂因素,其中包括教师质量、课程内容的相关性、班级的规模、教学的形式、教学语言等。同时,众多的研究普遍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一项“一揽子计划”来考虑,单项的变量不能成为解决质量问题的唯一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永恒任务,是各国教育改革需要始终面对的核心。

90年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商业活动的扩展、通讯交通的发达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促使人类活动的日益全球化,而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教育是适应这种全球化的首要需求,因此,90年代的世界各国极为重视对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

(五)强调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9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培养目标,提出造就适应新世界需要的合格人才。

尽管各国在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思的基础上,对所谓的“合格人才”在概念的表述和培养的侧重点上各不相同,但是,重视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使受教育者具备作为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教育改革的共同驱动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21世纪教育国际讨论会也是这样给予首肯的:总而言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六)倡导全民教育

80年代末期“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政治舞台多极化、民主化的开始。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促进了教育领域的民主化,教育机会的平等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原则,而教育机会事实上的不平等又成为各国教育面临的巨大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全球仍有四分之一的成人人口,1 亿多学龄儿童,(其中三分之二是妇女和儿童)处在教育福利之外。有鉴于此,199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基会和世界银行共同主持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会议”在其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强调指出:每一个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与解决问题)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它们是人们为生存而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和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宣言》赋予全民教育的重要性包括“教育有助于确保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繁荣和环境更好的世界,同时有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以及宽容和国际合作”;“健全的基础教育对提高教育水平、增进科技知识与能力,由此促进自立更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全民教育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与重视,它已经成为90年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原则。

(七)向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方向迈进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最新报告进一步倡导和发展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指出学习时间就是人一生的时间,而每种学习又与其他学习相互渗透和补益;同时,不仅要继续重视终身教育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变化的作用,还要重视终身教育在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精神和行为能力方面的意义。“终身教育是人的不断建构,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建构,是人的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不断建构”。就学习者而言,为了不断实现其终身学习的目标,报告提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

终身教育是理想,是目标,也是未来学习化社会之必然,建构终身教育体系则是处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的90年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9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依据本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改革是90年代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流,尽管改革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基于共同的国际背景和趋于一致的指导思想,在纷繁复杂的改革现象背后,仍有如下若干共同的特点。

1.把教育改革建立在对“教育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的深刻信念之上,增加对教育改革的资源投入。

2.把教育改革作为广泛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跨部门的社会工程,改变了传统的就教育来改革教育的老路,扩大了决定重大教育改革的决策范围。

3.把发展经济和提高综合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直接主导目标,增强了教育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4.以立法促进改革和保障改革。

5.平衡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分权与集权。一般说来,有三种不同的趋势:在基本为分权体制的基础上,加强某些方面的国家集权,如美国,在继续保持各州自治的前提下,确立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由中央集权不同程度地转向地方分权,如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原有体制基础上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集权与分权的动态平衡,以求扬长避短,如中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

6.注重教育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和长远性。教育改革不再是孤立的、局部的、甚至是某个方面的改革,它涉及整个教育制度,基本上是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入手,以期求得根本性的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列入国家、地区总体发展规划之中,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改革不以近期目标为唯一目的,近期、中期、长期规划配合衔接,以利于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7.从对教育“量”的重视更多地转向对教育“质”的重视。即从对发展规模、普及数量、教育投入的重视更多地转向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注重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重视。

8.加强价值观念、伦理与道德教育。西方国家呼吁学校要与家庭、社会、大众媒体一道倡导健康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并把它们有机地纳入“课程设计”和“校外教育设计”之中;东方国家同样强调价值观念、伦理和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认为在学校课程中确定伦理学、价值观和文化观教学的重要地位是恢复价值观的最好途径。

9.重视全民教育在本国的实施,特别是全民基础教育的实施。

10.重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倡导, 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90年代教育改革实践的一部分。

三、9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经验

1.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一般说来,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在管理权限的分配上,对集权制国家而言,适度下放管理权限,以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对于分权制国家而言,适当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以克服过分自由化的弊端;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以取得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配合;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对教育实行综合管理,以避免单一手段的弊端。加强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2.调整教育结构

在纵向结构上,各国普遍重视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强调控制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横向学科结构上,各国注意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或通才基础上的专才。

3.增强教育经费投入,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归结为两个:一是在不断增加政府教育拨款的同时,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二是公、私并举办教育,而且据1995年世界银行统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私人投资占教育经费的总额比例一般都比较高,即使是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和日本,私人投资也占到总额的20%以上。

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方面,各国的主要措施有:严格预算支出,减少多余人员,提高师生比例,提高规模效益,调整教育结构宏观合理布局,提高校舍、场地、图书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尤其是提高教育质量以减少辍学率、留级率并同时增加毕业生的合格率。

4.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设置综合化课程,旨在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美国在《2061计划》中提出的课程改革就属此类型。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如英国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全国所有学生必须学习10门必修课程就属此类型。加强科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许多国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科学启蒙教育,并由浅入深地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能力。注意课程中吸收最新科学成就和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例如北欧各国的课程改革在注意“壮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最新科学成就和外国文化的有益内容。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国教育改革均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一环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一般说来,重在两个方面:提高教师选任标准,强化教师在职培训。一些发达国家作出规定,要求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为大学本科毕业并再经过一年教育系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的措施就是为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并稳定教师队伍,而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例如德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高出其他行业同等学历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倍,日本高出16%,英国高出35.5%。

6.推进全民基础教育的普及

国际社会的推动,世界各国的齐心协力,在世界全民教育会议召开之后的短短几年里,世界范围内的成人扫盲和普及初等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小学入学人数在6年之内增加了5000万, 而失学儿童的人数则减少了2000万。占世界文盲总数四分之三的9 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的政治领导人通过《德里宣言》已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将不遗余力地为本国和世界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优先贫困人口、优先妇女、女童的基础教育普及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教育改革实践。

7.促进教育国际化

为适应未来世界各国之间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的趋势,各国普遍重视加强教育国际化。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舆论宣传、造成对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的广泛认识;开设专门课程或在课程中渗透教育国际化内容,加强国际理解教育;重视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水平;积极开展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对教育国际化重要性的认识方面,日本在其《面向21世纪的教育对策》中写道:“今后新的国际化同过去近代的国际化是不同的,要以全人类、全球的观点为人类和平与繁荣积极地在各个领域作出贡献,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应该竭尽自己的责任。”为此,该报告呼吁日本要举国努力推进本国教育的国际化。

四、9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有益启示

90年代的中国教育身处同样的国际背景之下,面临共同的问题与挑战,遵循同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的改革特点和经验,为国际教育改革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重要贡献。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具体实际,国际教育改革经验中的某些方面仍然需要引起我们在今后教育改革中的进一步重视。

1.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改革政策,要注意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兼顾。

2.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的新观念。

3.优化教育结构,充分考虑教育自身均衡发展的需求,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国际社会合作的需求。

4.加强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针对我国现行课程管理制度,尤其应该注重中央、省市和县校三级管理办法,注重实行多套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课程内容更具相关性。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选任的合理标准,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6.增加教育经费,以立法形式确定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拨款为主的同时,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并广泛吸收和充分利用企业、个人投资和国际教育贷款或援助资金。

7.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扬长避短,使两者有机结合。

8.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国际经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关系。

9.促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10.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现代化, 以此推动我国教育走上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标签:;  ;  ;  ;  ;  ;  

20世纪9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经验及启示:当代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教育思想:中外比较研究(注:本研究小组负责人:…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