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大空港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
摘 要:在繁华城市建设发展中,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尤为突出,使得质量成本控制任务复杂多变。本文就市政工程质量成本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 质量成本
1、市政工程项目现状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工程建设行业也呈现出迅猛的趋势。市政行业内部竞争相当激烈,因为市政项目本身的数量就不多,更不要说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不仅如此,市政项目的规模一般都不是小规模的项目,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的市政工程的基础工程包括:城市道路、机场、能源、通信等项目工程,每年政府都会有一定的财政投入。而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卫生环境、城市绿化等工程属于近年来市政工程投资的热点及增长点,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城市的转型和改造的建设中尤为突出。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新型城镇的建设,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市政设施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城市道路改扩建、供水工程、供电工程、供热工程、城市绿化、交通绿化等市政工程循环建设将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的市场前景。
2、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成本问题分析
随着材料更新、技术更新、工艺更新的不断进步,市政项目的质量有着长足发展,但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经常引发重大的工程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市政工程项目多数涉及到民生,本节分析市政工程普遍性质量问题及具体分析其质量问题形成原因。
2.1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
2.1.1 施工设计不合理
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建设的设,但是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设计出现不合理的情况。比如设计人员忽略对路面平整度的设计,道路的平整度对道路施工的质量是有影响的。在设计时没有对将路面进行碾压平整, 如果施工人员也不对其进行注意,随意的进行应付,会使得路面的碾压不平整、不充实等坏处,进而影响道路路基的承重能力,影响道路的施工质量。
2.1.2 施工材料质量不佳
施工材料导致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偷工减料和滥用不合格材料等方面。造成这种情况的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工程造价的影响,二是监管的松懈导致的。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在进行工程报价时提高造价, 而在施工时使用质量低下的材料, 导致了市政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低下。
2.2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形成的技术原因
2.2.1 施工人员素质较低问题形成分析
形成分析:①我国施工主要劳动力来自农村务工人员。②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低,进场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危害:蛮干、不能按施工图纸施工,极易造成质量问题,返工后影响质量成本。
2.2.2 设计不合理
形成分析:①设计人员角度掌握不到位,往往忽视现场情况。②设计人员凭经验设计,未考虑实用性,从而出现过度浪费和错误设计。危害:对工程的整体性和造价形成消极影响,实质上波及工程质量成本。
2.2.3材料质量不佳形成分析:①设计无明确同等材料差异性,企业追求利润空间,忽视质量。②材料供应商以次充好,利用假的产品合格证哄骗施工企业,使得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危害:①无下限追求利益,企业信誉受到影响。②工程质量水平无法保障。
2.3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2.3.1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提高市政项目施工的质量问题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在这方面, 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 使得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保障, 进而保障市政项目的施工质量。
2.3.2改善施工技术和方法
一般来说, 进行任何工作基本上都追求创新, 在施工的技术和方法上也需要进行创新, 不能一味的使用传统的老旧的技术和方法。社会是发展的, 如果施工的技术和方法不能相应的进行改进, 将会阻碍市政项目建设的发展。如果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 完善合理的技术, 能够大大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 更加的符合城市市政项目施工的需求。
2.3.3加强市政项目施工的管理
加强施工的管理, 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为了更好的保障市政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 科学的操作流程规范的制定和施工的严格执行也是重要的。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理是重要的。多方人员应该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具体的方式可以选择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等, 尽量的不具备规律性, 在监理时,除了对施工的整体进行监管外, 关键的部位需要多次、严密的跟踪监督, 根据不同的施工内容需要进行不同的监管方式。在监察的过程中, 应该对不同部门制定相应的目标,而且可以对目标进行细化处理, 监管力度也需要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市政工程质量成本管理及其措施
3.1 市政工程质量成本控制概况
3.1.1市政工程质量成本管理特征
如何处理质量与成本及进度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在实施过程中,控制质量成本所达到的效果,在行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适用于其他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适合市政工程施工项目。那么,在管理市政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本时,要尽可能选择符合其生产和产品特点的管理体系。其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如下。
(1)质量成本分层核算。由于市政施工企业采用的是项目管理法,在企业内部往往存在几个甚至多个项目部,对各个项目实行独立核算,因此,当核算质量成本时,就会分为公司和项目部两个方面。公司和项目部既存在差别,又存在共同点。公司往往会汇总各个项目部的核算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年终质量成本报告。
(2)质量成本阶段性控制。因为大型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只有在结束项目的保修期以后,才能显现出完整的质量成本数据,所以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来收集质量成本的数据。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是阶段性的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
(3)质量成本分层归集。因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内部还成立了多个项目部,那么在分析质量成本时,需要划分为公司和项目部两个部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公司和项目部存在着责任关系。在分析施工质量损失时,首先建立专门的质量成本归集明细表,用来收集施工质量损失,然后根据这种责任关系,寻找公司层面的损失源。
3.2 市政工程质量成本控制薄弱原因分析
大多数国外企业在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时,都会采用质量成本控制的方法,然而由于我国的企业大多缺乏质量成本控制的意识,往往导致我国的质量成本结构不合理、成本偏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浪费了社会的资源。主要的原因如下:
1.在强调质量的同时忽视了成本。就质量成本来说,应该既考虑成本,又考虑质量,这二者是统一的。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大多一味追求产品的高质量,而忽视了控制成本,往往增加了生产成本,使企业丧失了价格优势,缩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缺乏对质量成本的掌控力。我国企业往往强调分工合作,会计部门负责核算企业的质量成本,质量部门负责产品质量,这样就会使质量成本管理的链条被割裂,由此所带来的结果是企业的质量成本居高不下、浪费了企业资源、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
3.忽视质量成本的全过程管理。有些专家认为: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会带来 20%-40% 的质量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的产品信誉会受到产品设计质量和不足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控制制造环节的成本,而是应该在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之间寻找平衡点。
3.3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关乎百姓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城市风貌以及政府形象。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城市交通是否便捷、道路是否通畅。由于城市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大大提高了其质量,工程质量是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实,在施工过程中,很难控制施工质量,施工难度也比较大,一个环节的工作不到位,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隐患。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地质情况、天气、电力、城市供热供水、通讯、燃气、雨水、污水、绿化以及人为因素等,施工场地比较狭窄、地下管线比较复杂,对工期的时间要求比较紧张。因此,应该在日常加强质量监管。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成本控制,就是对影响结果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监控检测,对控制各环节进行分析,降低质量成本形成条件。
1.施工操作者控制措施
(1)施工操作的危险系数比较大,出现问题的频率也比较高。特别是工程的重点部位,以及对职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工种,一定要严格审核施工者的资质,在此基础上持证上岗。
(2)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让每个施工操作者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进而提升风险控制意识及品质意识。
2.隐蔽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把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关
①认真对待隐蔽眼神工作,对其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倘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就要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带其解决问题后进行复验,在此基础上办理签证手续,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②完成隐蔽工程的建设工作之后,工位负责人要如实记录工作情况,并将其交由施工队技术负责人进行确认签字。为保证万无一失,还要邀请质检人员、技术负责人员、监管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参与验收,共同对隐蔽工程的质量结果进行确认。
③上述人员在对隐蔽工程进行检验后,将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知识提出有关建议,质检人员会将建议如实记录下来,交由检察人员复核。若检查结果不达标,这部分工程就不能收尾,要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并及时采取整改方案,完成后再进行相关复查,直至达标,这时候就可以拿到签证手续了。
④达到质检要求后,施工负责人将对后续工作进行安排。
⑤在完成验收工作之后,技术人员还要及时填写验收报告,并将其交给项目经理部门进行审核和档案管理,这一报告还会被复印送至建设单位。
(2)把好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关
隐蔽工程为项目中的问题多发部分,因此一定要重视检查工作,贯彻落实检查签证制度。让工程接受质检员与监理工程师的共同检查,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开展后续工作。
(3)把好隐蔽工程检验关
为保证检验的准确度和可信度,隐蔽工程应当由本工序施工人员、其他工序施工人员以及专门的质检人员进行分别检查,以工程品质作为定价标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加以解决,不惜返工重做。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奖罚机制,让交接人员做好把关工作,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论文作者:赵广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2
标签:质量论文; 市政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