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一体化: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跨国公司论文,新领域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回顾跨国公司的百年发展历程,内部一体化一直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而国际经营机构内部一体化的组织,是跨国公司区别于一般国内企业的基本特征。但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之间和跨国公司与中小公司之间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合作形式——外部一体化,并以此来拓展和延伸组织,现已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跨国公司实行外部一体化的动机何在?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两种方式是怎样的关系,跨国公司该如何进行组织扩张路径选择?各国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
二、对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的不同理解
一般认为,内部一体化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它是指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将设立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纳入跨国公司体系中,并由公司总部加以全面控制和协调的组织方式。在内部一体化组织里,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和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多是以股权为基础、技术为核心、投资与贸易为载体,充分利用各国的要素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形成形态完整、界限分明的跨国经济组织。内部一体化包括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
相对而言,“外部一体化”的概念出现要晚很多,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针对近30年来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建立外部网络体系来拓展和延伸组织的现象,西方经济学者提出了“外部一体化”的概念。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学的英国学者约翰·邓宁(John Harry Dunning,1993)认为:跨国公司外部一体化是指参与的企业为了获得持久竞争优势而精心设计的企业联盟。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戴维·贝赞可(中译本,1999)提出:外部一体化是指两个或者多个公司同意在某项目上合作,或者共享信息或生产性资源。美国管理学家约翰·库伦(中译本,2000)则认为:外部一体化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参与商务活动的合作性协议,这些活动可能包括从研究与开发到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价值链活动。由此可见,对“外部一体化”这一概念有从严格到宽泛的多种理解,而基于不同的概念,“外部一体化”的外延也就有不同的界定。主要的“外部一体化”形式是战略联盟,但各种合作性协议,例如战略性外购、外包、长期业务契约也可以被认为是“外部一体化”的其他形式。
本着理论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不拘泥于以外部一体化所形成组织的具体形式来确定外部一体化的内涵,而从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方式的角度来分析外部一体化,可以认为外部一体化是跨国公司的一种特殊的经营行为,其特征是:为了获得长期共同利益,分设在若干个国家的多个经营单位在保持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基于价值链安排,以非控股股权或契约的方式,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来组成的合作型联盟经济组织,以达到共享资源和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对于“外部一体化”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和不同学者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划分。如李东阳(2003)认为:根据“外部一体化”深度的不同,可将外部一体化划分为两类:一类为初级形式,即契约式外部一体化,如签订联合市场协议、联合生产协议、共享资源协议、交叉特许协议和联合研究与开发协议等;另一类为高级形式,即股权式外部一体化,主要表现为相互持股和共同出资建立合资企业。
三、纵向一体化模型对内部和外部一体化的理论解释
从科斯开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许多学者以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的内部一体化行为,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个纵向一体化模型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内部一体化组织扩张方式。
假设在某个局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一个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A和一个处于产业链下游的跨国公司B,供应商A提供给跨国公司B所需的投入品X,数量为x,X的生产成本为C(x),且C(0)=0。跨国公司B对购买X的支付总额为ω(x),ω(0)=0,则供应商A的利润为:
RA=ω(x)-C(x)
跨国公司B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将进行专用设备投资K,设K的投资成本为k,而该投资是不可挽回的专用性投资,是跨国公司的沉没成本,且这一成本的大小决定了跨国公司B的整体经营回报,经营回报总额是投入品X和专用投资K的函数P(x,k),则B的利润为:
RB=P(x,k)-ω(x)-k
在理想状态下,最佳的资源配置是使跨国公司B和供应商A的利润之和最大化,即:
Π=P(x,k)-ω(x)-k+ω(x)-C(x)
=P(x,k)-C(x)-k
分别对x和k求一阶偏导数,可得出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投资水平:
Pk'(x,k)=1
Px'(x,k)=C'(x)
即:投资的边际价值等于投资的边际成本,而商品X的边际价值等于供应商A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成本。
假设在跨国公司B和供应商A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着机会主义行为。在跨国公司B做出投资K后,供应商A以k为沉没成本为由向跨国公司“敲竹杠”,要求B提高购买X的支付价款,双方因此进行了新一轮的谈判和讨价还价。跨国公司B在不考虑投资的沉没成本情况下,只要供应商A对商品X的供应总价不超过跨国公司B的经营回报总额,跨国公司仍会购买该投入品。这样,跨国公司B的利润目标调整为:
RB=P(x,k)-ω(x)最大化
而供应商的利润目标仍然是:
RA=ω(x)-C(x)最大化
假定经讨价还价后双方收益按照纳什谈判解进行分配,即:
计算可得:Px'(x,k)=ω'(x)=C'(x)
ω(x)=[P(x,k)+C(x)]/2
即:达到均衡产量时跨国公司的边际回报等于边际投入品售价,也等于投入品的边际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的支付总额是跨国公司的回报总额和供应商的投入品生产总成本之和的一半,跨国公司和供应商均分交易收益。
现在考虑跨国公司B的投资规模。代换掉ω(x),跨国公司B所获的利润为:
RB=P(x,k)-ω(x)-k
=[P(x,k)-C(x)]/2-k
由于跨国公司B会预测到这个结果,它将选择一个投资规模使自身利润最大化,计算可得:
Pk'(x,k)=2
这样在均衡状态时跨国公司B进行专用性投资的边际价值必须达到资本的边际成本的两倍,这种均衡投资相对最优投资来说肯定是不足的,并将影响到下一阶段的投入品X的产销量。于是为了取得最优的投资效果,跨国公司将会实行纵向内部一体化并进入投入品X的生产领域。
实际上在上面的模型讨论中,专用性投资也可能是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厂商所进行的生产设备专用性投资,其公式推导和结论与上述模型是一致的。只要市场交易的一方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就会造成跨国公司或供应商的专用性投资不足,并由此带来厂商通过纵向一体化扩张组织,形成拥有内部市场、部分经营环节自产自销的新的跨国企业组织。组织纵向一体化扩张的收益等于纵向一体化厂商的利润与它们独立经营时的利润总和之差。在纵向一体化克服市场缺陷有利可图的规模范围内,跨国公司产品价值链在公司组织内部的延伸和组织一体化扩张行为将持续进行,最终大多数跨国公司呈现为生产环节复杂、生产组合多样化的企业组织形态。
对于横向一体化,理论上可以认为是有关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内部转让的特殊形式的纵向一体化,跨国公司作为无形资产的生产者和拥有者(无形资产的上游厂商),将无形资产进行转让,由于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购买使用无形资产的厂商(下游厂商)会以无形资产的专用性投资是沉没成本而讨价还价,最终使得无形资产研发投入不足,跨国公司于是采取横向一体化方式进行无形资产的内部交易,并实现了无形资产投资的最优化。当然,无形资产由于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属性,很难通过外部市场转让实现其应有的收益,这也是跨国公司进行横向一体化的内在动因,而这种市场失灵的情况也可以被认为是市场买方(无形资产使用者)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在上述的模型中,上下游厂商只要有一方存在着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就有通过内部一体化方式扩张组织以获取更大收益的动力。实际上对于厂商来说,克服市场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不是只有内部一体化这一种选择。只要通过某种经营行为能够达到确保生产的供应并保证交易价格的可预测性和合理性的目的,厂商不通过内部一体化也可以使生产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达到最优的状态。外部一体化就是这样的经营行为之一,它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合作联盟组织的方式,形成了交易的一方或交易双方对于双方之间交易的依赖,使得交易的一方对对方的经营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能控制对方的经营活动(也可能是相互影响或控制),从而起到了保障交易能够长期顺利进行的作用。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外部一体化来获得有保证的契约。美国经济学者斯普尔伯(Daniel F.Spulber)证明:只要交易对象能够给出可信的价格承诺,买方或卖方就可以做出有效率的投资选择。这样,企业占有或者不占有专用性资产的所有权,都能实现投资效率的最优化,即此时资产所有权是中性的(丹尼尔·F·斯普尔伯,中译本2002)。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外部一体化能够起到代替内部一体化的作用。
四、国际投资理论对跨国公司内部和外部一体化的分析
国际投资学理论在区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时提出了“有效控制”原则和“持久收益”原则来概括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国际直接投资一要体现为对被投资企业的有效控制,二则是为了获取持久收益而进行的投资。按照我们以上所做的分析,内部一体化通过股权实现了有效控制,而外部一体化则通过长期合作契约关系实现了有效控制或是相互控制,二者都是基于持久收益的企业长期经营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按照一个通行的国际投资学的观点,国际直接投资有股权安排下的直接投资行为和非股权安排下的直接投资行为,由于外部一体化更多的是采取契约的方式建立跨国公司外部网络组织,因此可以认为内部一体化一般是属于股权安排下的国际直接投资,而外部一体化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属于非股权安排下的国际直接投资。
有的经济学者专注于研究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现象,他们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可以用来解释一般性的外部一体化行为。技术协调论认为,公司之间的合作起因于对它们各自所从事的不同职能而又彼此关联的经济活动加以协调的需要;市场权力论提出,战略联盟不过是垄断企业相互勾结起来共同控制价格、谋取垄断租金的一种市场卡特尔,建立战略联盟的动因在于跨国公司企图寻求凌驾于市场的控制权、限制竞争并形成市场位置的有序结构;技术创新论认为,技术创新性质以及最大限度地获取创新利润的战略动机是组成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主要原因。企业能力论强调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源、信息、能力的互补、共享和双向流动是组建战略联盟的深层动因。我们认为:这些战略联盟理论对于跨国公司合作机制的分析都可以归结为跨国公司通过外部一体化,获取了有保证的各种产品以及无形资产的交易契约,从而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流动,起到了降低跨国公司经营风险并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的作用。
五、企业管理理论对跨国公司内部和外部一体化的研究
管理学家从管理整合出发研究了企业内部和外部一体化问题。管理整合包括战略整合、业务整合、组织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可以认为是基于战略整合的内部、外部一体化分析。而供应链管理理论则可以认为是在业务整合方面对企业相关合作伙伴的外部一体化研究。供应链管理已渐成为管理整合的核心过程和结果,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是对企业业务系统的集成、整合和创新研究,它将企业内外信息、市场资源、外部经营合作单位和客户都纳入到企业内部业务系统中,打破和发展了原有的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的传统业务系统观念,带来了产品、技术、物质、资金、信息和服务在企业内和企业间、企业与客户间的多向流动,促进了企业外部一体化、经营网络化的发展。组织整合理论直接针对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组织调整展开理论分析,认为由于环境是管理的重要变量,随着环境变化和管理变革,要求管理者不断地对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组织内部整合可以加强管理,促进业务系统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消除组织内各部门之间、各业务环节之间的目标冲突和管理离散现象,进而提高组织的运营效果和管理效率;组织间的整合对于组织施行外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组织间整合,可以建立新的文化、新的运作模式和新的企业能力体系。对于内部和外部整合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内部整合会促进外部整合的完成,因为组织内部信息处理、传递的有效性将会帮助提高组织间的信息加工和传递。有的学者还对此做出了实证研究,Xenophon Koufteros等人(2005)通过对244家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论证了组织内部和外部整合都能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质量提高和效益增长,但外部整合对企业管理者和管理技能的要求更高。
六、结语
外部一体化和内部一体化是跨国公司组织扩张的两种并行的选择方式,现代跨国公司可以采用外部一体化——通过整合各种外部资源来提高自身处理各种交易的能力并降低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内部一体化采取开展专用性投资的方式,将跨国公司设立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纳入到组织的统一体系中,并实行集中控制和协调,使得跨国公司具有了更大范围的交易能力,其实质是通过拥有更多的内部资源来提高跨国公司经营能力;而外部一体化则是跨国公司采取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建立合作型组织,其实质是跨国公司通过开展特定的经营行为以获取有保证的交易契约,达到有效控制产品经营在内部化组织之外的部分环节的目的。内部一体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轮廓清晰的跨国公司组织体系,而外部一体化则形成了松散型的跨国公司组织体系,组织内外的界限比较模糊。
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来看,内部一体化是建立和利用内部市场的经营行为,而外部一体化则主要是建立完全(perfect)的外部市场并加以利用的经营行为。跨国公司通过内部一体化建立起来的内部市场,虽然具有保障度高、没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等优点,但是它也有组织成本高、不够灵活的缺陷;一般的外部市场虽然交易费用相对较低,可以通过有效竞争促使价格下降,但是它又有保障度低、履约风险大的缺点。而外部一体化则用有约束力的、相对完备的契约综合了内部市场交易和外部市场交易的好处,将外部的不完全局部市场变成了完全市场,使内、外两个市场呈现互补融合的发展态势,提高了市场的交易效率,市场效率的提高又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组织扩张的不同路径都可以看做是企业和市场功能的相互融合。
理论上看,外部一体化相对内部一体化而言具有一些优越性,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捷径,理应成为跨国公司组织扩张的优先选择。随着市场环境的发展和竞争方式的演变,相机决策、动态调整、实行组织动态一体化应该是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发展的最佳组织形式。我国企业也应该适时开展外部一体化,借助国外的大型战略性合作伙伴,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并以此培育出属于中国的“世界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