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论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对策_夕阳产业论文

论“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论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对策_夕阳产业论文

论“朝阳工业”与“夕阳工业”——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对策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论文,刍议论文,朝阳论文,对策论文,夕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1999)05—0015—0018

当前一场以高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已引起变革人类社会的新产业革命,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对待“朝阳工业”与“夕阳工业”以及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是这一严峻挑战的紧迫问题。挑战即机遇,抓住机遇,研究对策,就能迎头赶上。

“朝阳工业”又称之为高技术产业,指已经进入商品生产的高技术产品的部门。高技术目前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学术界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基本上一致,其主要特征是高智力、高效益、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所谓高潜能,是指从总体上说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影响,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扩散性,具有很高的态势和巨大的潜力。目前得到世界公认的并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技术领域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相应的高技术产业有信息工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生物技术工业、宇航工业等。这些知识密集型产业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而在近十几年崭露头角,大显神威。它具有高效率、高效益、高增长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消耗等重要特征。这些工业部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形成新兴工业群。透过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漫天阴霾,新兴工业放射出诱人的光彩,像喷薄而出的朝阳,因而被西方国家赞誉为“朝阳工业”。

与朝阳工业相对照,传统工业失去了昔日的光辉,由兴盛走向衰落,陷入重重困境,似乎是西下的夕阳,因而被西方国家贬斥为“夕阳工业”。传统工业是指主要应用传统技术生产传统产品的传统产业,亦称为“大烟囱工业”。它是同资本主义制度一起崛起的,曾被视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象征和骄傲。它在频频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历尽沧桑,艰难地发展着。然而,在当今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冲击下,显示出老态龙钟。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中的传统工业已走向衰落,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但它是否已走到了尽头、丧失了活力,成为了“夕阳工业”?这个为世人瞩目的问题,都并非像“朝阳工业”那样已达成共识。实际上,在工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传统工业还不能称为夕阳工业,就是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列入“夕阳工业”的工业部门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西方国家将钢铁、煤炭、纺织、造船、汽车、橡胶、制革等工业部门列入“夕阳工业”,但在不同国家则包括不同的工业部门。在日本,“夕阳工业”又被称为“不景气工业”,主要是指失去竞争优势的工业部门,如造纸业、纺织业、炼钢业、化肥业、造船业、化纤业等。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来认识和理解“夕阳工业”:工业发达国家中,传统工业的某些日益萎缩并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工业部门。但必须指出的是,传统工业中的其他工业部门,如果置新技术和新产业革命的挑战而不顾,不采取有力对策,则必定滑入“夕阳工业”。

西方国家一些未来学家在朝阳工业兴起时,就对传统工业大声疾呼,发出警告。奈斯比特说:“传统工业时代的结构,正在无情的调整。”杰斯屈勒也说:“美国的工业像一条虫一样在蜕变,蜕下它旧技术的老皮,换上新技术的新皮。”奈斯比特还把与传统工业相应的经济称为夕阳经济。诚然,我们对西方未来学家的观点必须采取分析态度,但不能不看到他们的论述中有许多真知灼见,例如奈斯比特和杰斯屈勒的上述预言和警告并非是耸人听闻之言。就在托夫勒所说的“第三次浪潮”中,曾经一度雄踞全球的美国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70年代就开始一蹶不振。美国的钢铁产量,50年代是1亿吨,80年代只有7千万吨,开工严重不足,只达42%;西欧钢铁工业开工率也逐渐降低,80年代只达40%。70年代中期后,日本工业增长趋向滞缓,许多基础材料工业部门和加工装配工业部门都不大景气。这说明当年兴旺一时的传统工业正在走向衰落。

面对朝阳工业的兴起和传统工业的衰落,西方发达国家政界、经济界和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对策,由于传统工业实力雄厚,虽然衰落,但其产值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大,在今后一段长时期内,仍然是各国经济中的支柱工业;而朝阳工业虽然是极具生命力的新兴工业,但目前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小,而且其活力目前主要表现在和传统工业的结合上。显然过早地抛弃传统工业,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引起社会混乱。因此,如何挽救传统工业是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及时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对陷于困境的传统工业,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对策。

第一,“保护主义”。美国对于国内钢铁工业就实行“保护主义”政策。早在1988年7月, 美国政府宣布对钢材进口实行一项全面征税和全球性配额的一揽子计划,为期4年。 美国还对纺织服装业采取“保护主义”的措施,使服装业在限制进口的配额制的保护下,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90%。欧洲一些垄断资本主义程度高的国家,如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将一些“夕阳工业”部门收归国有,由国家经营,将其置于国家保护之下。长期以来,这些工业部门依靠国家财政补贴和支持而存在。欧洲共同体对钢铁、造船、汽车、造纸等工业部门也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与钢铁、汽车等商品的主要供应国签订协定,规定必须遵守进口最低限价,否则立即征收反倾销税;同时还对钢铁工业使用的炼焦给予价格补贴,以支持钢铁产品的出口。这种对传统工业部门长期给予国家补贴和实行“保护主义”政策的做法,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它延缓了对传统工业的改造,造成劳动生产率低和商品竞争能力减弱。而且,国家财政补贴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难以负担的沉重包袱。这种做法遭到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的反对,他们提出了“重新现代化”的主张,为一些国家政府所采纳。然而,有的国家拘泥于传统观念,举棋不定;有的国家挟技术优势,积蓄力量,力图重振昔日声威。

第二,“重新现代化”。这是指用高技术改造一些传统工业部门,更新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不断地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应用到传统工业部门,掀起了“重新现代化”的热潮,并以空前的速度向前推进。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等发达工业国中的一些传统工业部门,着力进行设备投资,用新技术改造老企业,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目的是振兴传统工业,挽救“夕阳工业”,夺回市场。美国一些实现“重新现代化”的工厂,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了50%以上,而且能耗、物耗减少,生产成本降低,产品更新快,从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给传统工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使昔日的“大烟囱工业”面貌一新。这种“重新现代化”的策略显然比“保护主义”政策优越,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对待挑战的一个卓有成效的对策。

第三,“转移”。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发展朝阳工业的同时,还把正在日渐衰落的污染环境的一些传统工业逐渐转移到本土之外,其中包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传统工业部门是纺织工业部门、燃料动力综合体部门、冶金部门、化工部门以及与简单劳动有关的机器制造、电子产品的装配,等等。美国商务部于1994年2月将10 个发展中国家确定为美国输出资本、技术和出口的重点,并称“已在形成巨大市场”。它们是中国、印尼、韩国、印度、土耳其、南非、波兰、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主要集中在重污染的石油工业部门。日本亦是将污染环境严重的一些传统工业部门“转移”到东南亚等地。这样,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获得超额利润,并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朝阳工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资源、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必须提高警惕,切不可盲目“引进”,以免后患无穷。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朝阳工业兴起和夕阳工业衰落的严峻现实,给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各国也在寻求对策,以便奋起直追。这是因为虽然对于不发达国家而言,由于距离工业化还有相当距离,传统工业还处在发展时期,不存在什么危机;但是在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浪潮中,不论哪种类型的国家都面临着挑战,也都差不多同处在一条起跑线上。掉以轻心,失掉机遇,就会成为浪潮的落伍者。

我们国家是发展中的大国,怎样迎接这场挑战,是关系到民族兴亡的大事。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基础较薄弱,离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是传统工业在我国目前仍是面广量大的主导产业,而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很小。二是传统工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物耗能耗高、效率低。三是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力度差,一些传统工业部门的改造是在低水平上循环、重复。面对这种情况,发展高技术,正确处理好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以及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从宏观上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第一,大力发展高技术,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我国整个工业化水平还较低,与发达国家有相当距离,只有大力发展高技术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才能在高的起点上迎头赶上;如果不把握住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只在传统工业上下功夫,重复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就会使差距越来越大。

在这个方面,中央领导曾在各种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全面起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国于1986年3 月制定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为缩短我国在高技术领域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首先在一些重要领域对世界先进水平进行跟踪,力争有所突破。继“863计划”后,1988 年我国又制定了一个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这个计划的宗旨是:使高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技术商品产业化,高技术产业国际化。这两个计划实施以来,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某些领域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近十年来兴办了一批高技术开发区,出现了一批高技术公司,建立了一批外资和合资高技术产业。这些都加速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和高技术产业化的进程。然而,在几千年形成的崇尚礼义、鄙视“奇技淫巧”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至今尊重科学技术的社会风气尚未真正形成,不少人不重视科学技术,不懂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将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2月14日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 指出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的差距”,强调“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导致我们与发达国家“知识差距”的重要原因,这种传统惯性与充满现实功利的高技术格格不入。比如在有的高技术开发区内,相当数量的企业还是以商贸为主不沾高技术的边,更谈不上高技术产业化了。我们认为,我国要大力发展高技术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化,首要的任务是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强化全民科技意识视为高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原动力。否则,尽管大政方针已定,仍然落不到实处。

第二,必须明确发展高技术产业必须以传统工业为基础。被西方国家誉为“朝阳工业”的高技术产业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除了资源、人才、技术环境等条件外,需要有完备的辅助工业系统和基础设施,充足的资金来源,这些只能主要由传统工业来创造和提供。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基础,都需要众多外围企业(一些传统工业企业)来支持其发展的情况说明: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没有比较雄厚的辅助工业系统,是不可能建成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集中地的。在我国传统工业是主导产业并仍然具有活力的情况下,发展高技术产业更加必须依靠传统工业。这样,不但可以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备、资金和技术专家,而且还可以缓和高技术产业需要高投入与目前资金紧张的矛盾,并能作为强大支柱承担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显然,在我国现阶段,不以传统工业为基础,高技术产业是无法起步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传统工业,而着眼于高技术产业。

第三,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刻不容缓。我国自解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国民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去只注重传统工业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忽视了原有企业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造成了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劳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严重局面。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系统,其中存在着人(劳动力)流、物质(材料)流、能量流、信息流。企业冗员过多,劳动力素质不高,材料品质低劣,能耗高,信息流不通畅,这些正是制约我国传统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浪潮冲击下,必然陷入困境。有的传统工业靠国家保护,只能勉强维持生存一段时间,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和已经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就无法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因此,必须加快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步伐,以免在新产业革命浪潮冲击下成为“夕阳工业”。西方发达国家用“重新现代化”来改造传统工业的对策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的传统工业和西方的传统工业,其历史和现状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寻找一条最佳途径,而且不同企业也要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最优方案。鞍钢曾用电子技术改造窑炉129座,平均节能10%,每年节约2860万元。 首都钢铁公司十多年来依靠技术进步,用高技术改造企业,使一个70多年的老企业在一个短时期内,依靠自我积累,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发展,改变了过去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效益低下的状况,多快好省地实现了老企业的现代化改造,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现代化大企业。首钢的成功实践,为我国传统工业的改造以深刻的启迪,给那些至今科技意识落后、墨守成规、犹豫不决、左顾右盼的企业做出了榜样。首钢的实践也对国家提出了要求,这就是国家必须为传统工业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使企业具备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实力。这是加快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前提。这是因为在国家拿不出多少钱来进行老企业技术改造的条件下,企业又没有自我积累的能力,用高技术加速传统工业的改造,只能是空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必须以传统工业为基础;而传统工业必须用高技术进行改造。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收稿日期]1999—01—22

标签:;  ;  ;  

论“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论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对策_夕阳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