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内二科 620860)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群高发病症,很多患者在突然出现无明显原因不适感的时候,通常不重视,认为可能是最近新添的毛病,老胳膊老腿的有点毛病很正常,但当不适感过后或持续时,患者肢体不受使唤、意识模糊、突然晕倒被送进医院后才知道自己得了脑梗塞,甚至发生生命危险。那么脑梗塞先兆酒精有哪些?有什么预防措施吗?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塞,现在多称为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引发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引发脑组织周围神经营养缺失,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性功能障碍。为什么说脑梗塞高发人群是中老年呢?主要是随着年龄生长,因新陈代谢减慢,血液脂质代谢能力降低,因此血管中极易因发生脂质与复合糖类聚集,逐渐形成大小不一的动脉斑块,在血液中像“粥”样存在,因此被称作动脉粥样硬化[1]。刚刚形成的动脉斑块质地柔软,但随着斑块发生出现纤维化改变及钙质沉着变硬,可形成骨骼样硬块[2]。而全身动脉血每时每刻在心脏泵动力影响下,血液夹杂着斑块在全身范围流动着。当年龄较小人群,血管壁弹性强,当斑块体积穿过直径较小的动脉血管时,在血液冲击下,可较快通过,不会出现严重不适感受。但当年龄增长后,血管壁弹性减弱,并且血液中动脉斑块数量增多,部分斑块附着在血管内壁上,引发血管狭窄,在斑块不断聚集、沉积下,狭窄程度越来越严重,当在狭窄处出现较大体积的斑块后,因斑块不同程度的钙化,无法通过狭窄的动脉血管,此时就发生了梗塞,影响血液流通[3-4]。而血液中含有人体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氧气等,当血流无法通过梗塞部位,被堵塞区域的组织器官因无法接受到持续的氧气、营养供给,就会发生梗塞部位组织器官的缺血性坏死,引发相关功能障碍。梗塞部位在心脏近端的冠状动脉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梗塞部位出现在脑部即为脑梗塞。当发生脑梗死后,临床表现出猝然昏倒、肢体障碍、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
二、什么疾病可诱发脑梗塞?
(一)糖尿病:血管在长时间高血糖水平影响,血管形状可发生严重变化,包括扭曲、狭窄等,可增加斑块在通过血管时堵塞水平,增加脑梗塞发生率。
(二)高血脂: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主要成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形成与人体脂肪水平相关。当血脂升高后,不仅可引发高血压的生成,并且加重动脉斑块形成,增加脑梗塞发生风险。
(三)高血压:高血压是人慢性病之一,需要长期通过药物治疗。当出现高血压时,动脉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管内径变窄,影响血流及斑块形成,加重脑梗塞发生风险。
三、脑梗塞有什么先兆吗?
脑梗塞发作后,尽早送医治疗可降低脑组织持续性损害程度,发作后康复能力也相对强,所以当学习认知脑梗塞先兆非常关键[5]。那么究竟什么情况算脑梗塞先兆呢?
(一)头痛、头晕:当发生无原因的突然性头痛、头晕时,尤其平时血脂高、血糖高或高血压等人群,一定要警惕。头痛、头晕通常是突然性发作,表现为头痛突然加重,或者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头痛。
(二)视力障碍:当脑梗塞部位发生在脑部视神经周围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是神经障碍,表现为突然性视物模糊,看东西不完整、重影,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视力障碍会自行缓解、恢复,但无原因视力障碍通常是脑梗塞较早的预报信号。所以当家中老人出现无原因的视力障碍,应该尽快送医诊断治疗,降低发病后功能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语言困难:当正在聊天中,虽然意识清晰,但感觉嘴巴形状发生改变,舌头不能活动自如,发音吐字不清,无法完整表达自己观点,或频繁咬舌头,感觉嘴巴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此时很有可能是脑梗塞先兆。
(四)精神改变:出现突然性的个性改变,发生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急躁,发生哈欠连天,会出现困倦、嗜睡等情况。相关研究表明,80%脑梗塞发作前5~10天会出现疲倦、困倦、哈欠不断情况。因此当睡眠质量正常,没有引发疲劳原因,此时应警惕脑梗塞的发生,需尽早去医院检查。
(三)肢体障碍:当出现无原因的手臂发麻,无法完全握住日常用品,或走路时步履蹒跚、腿部肌肉无力,发生原因不明的跌倒,一般发生此种现象后3~5年后一般人群可发生脑梗塞。
(四)剃须刀落地现象:在剃须过程中,头转向一侧时,如果发生手臂发麻、剃须刀落地,并伴有说话不清现象,但在1~2分钟后完全恢复正常,此时可能为头部转动加重颈动脉狭窄程度,引发颅内供血不足,此时脑梗塞可随时发生。
(五)血压波动:高血压出现血压不稳定是常见现象,但如果某天在测量血压时突然升高至200~120mmHg及以上时,极有可能是发生了脑梗塞先兆,而后血压突然下降至正常水平后,可能是脑血栓形成信号,此时应及时入院检查。
四、脑梗塞可以预防吗?
80%的脑梗塞是可以有效预防的,主要是通过外在因素及内源因素稳定内分泌水平,防控慢性合并症病情,达到改善体质,降低脑梗塞发生率。那么预防脑梗塞有什么方式呢?
1.戒烟、戒酒:降低香烟中有害成分对心肺、血管的持续性伤害,降低酒精对血管的刺激及神经麻痹情况,改善机体组织功能,可提升机体健康水平,降低脑梗塞发生率。
2.均衡膳食:降低盐分、油脂、糖分的摄入量,仅维持在每天正常供给水平即可,可保证血压水平、延缓动脉斑块形成速度、保证血压水平稳定,避免脑梗塞发生率。
3.保持乐观、坚持运动:由内而外改善机体健康水平,提升机体代谢能力及健康水平。
4.药物治疗:伴有慢性病患者应坚持长期用药治疗;脑梗塞高危人群应坚持遵医嘱用药,降低脑梗塞发生率。
5.定期体检:每年均进行全面体检项目,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并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
[1]张丽平,范东英,王宁霞,等. 时空同构结合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17,30(9):124-127.
[2]黄恋. 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脑梗塞预后之间的关系[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4):403-406.
[3]鲁慧,王彬成,崔宁宁,等. 缺血预适应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5):2941-2943.
[4]许延杰,齐梅英,刘万灵,等.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7,26(6):159-160.
[5]李春梅.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9):145-146.
论文作者:杨运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脑梗塞论文; 发生论文; 血管论文; 动脉论文; 先兆论文; 水平论文; 高血压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