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 北京 100053
【摘 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脑损害后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96例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音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 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治疗促醒进行,音乐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音乐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通过音乐治疗后,音乐治疗组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早期合理综合康复治疗同时配合音乐治疗对昏迷病人的促醒有明显疗效,加快苏醒过程,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疗法;昏迷;促醒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745-02
各种脑损伤后引起的昏迷,可造成大脑半球严重广泛损伤,皮层功能丧失,导致患者昏迷或无意识状态,是当今威协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的疾患之一,死残率为30%~50%[1]。而长期昏迷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证明,对于那些神经功能未完全受损的患者,通过精心设计的音乐体验刺激大脑皮层,可以加快昏迷患者的苏醒过程,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脑损伤昏迷患者96例,其中男75例,女21例,年龄16-78岁。入选标准:临床症状与体征符合“植物人”的诊断标准 [2] :①认识功能丧失, 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②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③有睡眠觉醒周期; ④不能理解或表达语言; ⑤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⑥有目的性眼球跟踪浮动;⑦丘脑下部脑干功能基本保存,长期昏迷持续状态1个月以上者。GCS昏迷评分[3]:3~5分54例, 6~7分42例。按排除标准: 病程大于1年以上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评分3分以下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音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音乐治疗组男36例、女12例,对照组男39例、女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及G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见表1)。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均按昏迷病人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①肢体被动活动,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和防止关节挛缩。②起立床训练,严格监测血压变化,防止体位性低血压。③肢体和皮肤刺激,每天对病人肢体及皮肤进行按摩刺激,并用温水给患者擦洗全身。④温度刺激;用15度冷水及38度热水交替刺激病人四肢及躯体皮肤,以达到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促通作用。⑤睫毛刺激;用棉签刺激患者眼睫毛,同时观察眼球运动。⑥视觉刺激;⑦口腔刺激;对面颊部四周,面颊内侧,软硬腭、舌根、舌面、舌尖、舌系带两侧进行不同程度的刺激。⑧味嗅觉刺激;让病人闻各种带刺激气味物质,如香水、醋、芥末油、风油精等。⑨运用各种电刺激增加对大脑的感觉输入治疗;刺激强度以观察到刺激时病人手指轻微收缩即可。注意观察患者全身反应及局部皮肤变化。
1.2.2音乐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环境的要求:环境宽敞明亮,整洁安静,光线柔和,选择耳机反复播放,音乐疗法期间拒绝探访者和引起病人不适的护理操作;②音乐的选择:询问病人家属病人的民族风俗、文化背景、音乐素养、性格特点等,根据不同的需求为病人选择不同的音乐。音乐大多为慢节奏的舒缓音乐,也可选择患者病前最喜爱的音乐或家人录制的熟悉的声音,采用间断、交替、定时播放患者熟悉、喜欢的音乐。③音乐疗法时间的控制: 每天3次,每次1小时。④音乐的强度:音量以常人听清为准,治疗音量一般在20-40dp,音乐的强度、节奏、旋律、响度要根据病人病情调节,如患者烦躁不安,心率快,血压高,呼吸快时,可选用轻松愉快、柔和、舒缓的轻音乐歌曲,从而起到镇静、稳定血压、心率、呼吸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如病人昏迷深、心率慢,血压正常或偏低,各种反应迟钝,可以给兴奋、明快、流畅、愉悦心情为主的音乐。及时调整方案,确保获得音乐治疗的最佳效果;⑤语言呼唤:指导家属每天下午、晚上给病人讲述病人昏迷前最爱听的故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在年龄、性别、发病原因,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治疗前对GC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音乐治疗后对GC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严重脑损伤造成病人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不同于昏迷的特殊意识状态的综合征。过去认为难以康复,被判为不治之症,长时间昏迷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可以导致死亡或病情加重。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科学、合理康复训练及促醒治疗可较好地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使未坏死但丧失功能的细胞恢复、神经末梢突触再生和平时受抑制的神经细胞进行代偿,从而弥补受损细胞的功能【4】,通过自身调节而加快意识的恢复。
音乐作为一种与语言及其声音既相似又不同的特殊信息,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可产生良好的心理、生理效应[5]。通过各种效应,达到治疗的目的。而音乐治疗是科学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反复刺激患者的听觉神经系统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力。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特殊信息进入大脑,提高皮层神经的兴奋性,以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音乐治疗研究表明,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经过系统有效的进行音乐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情绪稳定性增加,并能促进患者早期苏醒。
音乐刺激作为一种和谐的声波振动,它可以使人体的各个细胞都在做微小的振动,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结构等产生直接影响,带动人体细胞做和谐共振,从而激发能量,协调机能【6】。给患者提供一种编码的输入信息,激活本体的反射机制,留下确切持久的记忆痕迹[7]。音乐刺激神经可使脑内多数区域的血流量增加,通过网状结构提高或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同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可观察到,当患者听到熟悉的音乐或是至亲的家属与其倾诉时,患者会出现睁眼、流泪、眼球转动等反映,心电监护也会显示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现象,因此选择病人病前熟悉的声音和音乐比陌生的要有效得的多[8]。
总之,对脑损害昏迷患者应尽早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综合干预技术改善了组织代谢,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部微循环,使供血和供氧恢复正常,从而恢复神经细胞的功能。加快了患者的苏醒过程,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9]。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现代脑损伤.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3
[2] 国内神经外科医学专家.“植物人”诊断标准.哈尔滨日报, 1996-04-22( 3)
[3]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67-1422,51-65,154-181.
[4] 司惠芳,梁岗萍,刘向真,等.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现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35~538.
[5] 黄国志.音乐治疗与心身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6,1(4):l90~1922
[6] Koelsh S,Siebel WA.Tow ard a neural basis of music pereeption[J].Trends Cogn Sci,2005,9:578-584.
[7] 俞丽云,林果为,梁兵,等.POEMS综合征—附8例报道及文献综合[J].临床神经病学,2000,1(1):40-43.
[8] 张微微.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治疗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3,9(3):157.
[9] 黄维明,莫锦萍,谢春雷,等.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7,6(4):4.
论文作者:秦延京,李巍,张冉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音乐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统计学论文; 功能论文; 神经细胞论文; 评分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