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_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_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创新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知识经济,谈论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教育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我想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支撑知识经济的知识,绝非书本上的死的知识,而必须是创新的知识,也就是前人没有说过的写过的知识。如果只是些人人都知道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是人人都能读到的),怎么能去与人家竞争。《科技日报》上刊登了一条消息说:“海尔总是与众不同。日前,海尔龙系列电脑隆重推出,其鲜明的‘无师自通’个性化电脑软件设计和‘伴随终身’的个性化技术服务让消费者感到耳目一新。”消息还附加评论说:“如今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似乎没有同类商品的立足之地,其实针对许多同类产品,只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便能在市场上异军突起,独领风骚,成为激烈市场竞争的胜者。”(见1999年3月3日《科技日报》)这条消息充分说明了创新知识的重要。

创新知识从何而来?我想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思维。创新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如果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不去与实际相联系,不去进一步思考,这种知识只能是死的、没有生命力的知识。但是如果只有想象力而无扎实的基础知识,则想象只能是幻想、空想,就像几个世纪以来总有人异想天开地要发明永动机一样。

由此可见,基础知识与创新的密切关系。关于基础教育与创新在教育工作中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基础教育就是打基础的,不可能要求几岁或十来岁的娃娃有什么创新;另一种认为基础教育要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创新能力。这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实两者是不矛盾的。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新,同时也只有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他们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把知识学活。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小学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的,这种基础不仅是指掌握基础知识,而且也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不能要求中小学生有重大的发明创造,但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世界是发展的,人对世界认识也是在发展的,因而知识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创新意识是要从小培养,使之从小就有一种探索精神,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可不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用另一种方法解释。从小有了这种创新意识,长大了,掌握的知识丰富了,他就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创新。

我国基础教育有优良的传统,就是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个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但是基础教育的实际工作却不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背什么,处处都以标准答案为准,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此下去,形成唯书、唯权威是从的思维定式。这怎能适应知识经济和创新时代的需要!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标签:;  

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