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探析论文_邵阿兰

安徽省肿瘤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观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感染)与对照组(未感染),对比两组的差异,分析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伴意识障碍者占41.67%、留置胃管者占79.07%、使用抗菌药物者占67.44%、机械通气时间(6.47±0.30)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CD4(39.15±1.96)%、CD4/CD8(1.49±0.31)%、IgE(111.28±6.99)ng/L,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伴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未及时吸痰、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未使用抗菌药物,均为诱发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ICU老年患者;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

ICU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多伴有自主呼吸功能减退,需予以机械通气方可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期间,ICU老年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高,住ICU时间往往较长。为促进病情康复,本文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4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了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阐述了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资料如下:性别:男/女=23/20,年龄(69.66±5.74)岁。以未发生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患者资料如下:性别:男/女=24/19,年龄(69.78±5.60)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调取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意识情况、胃管留置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每日吸痰次数等方面出发,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根据对比结果,分析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

1.2.2 护理方法

针对已确诊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需首先明确病原菌,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疾病。治疗期间,需及时帮助患者吸痰,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如患者无意识障碍,护理人员需通过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避免感染加重,护理人员应每日打扫病房,并予以消毒,提高环境的清洁度。

1.3 观察指标

(1)观察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2)观察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

2 结果

2.1 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

观察组患者中,伴意识障碍者占41.67%、留置胃管者占79.07%、使用抗菌药物者占67.44%、机械通气时间(6.47±0.30)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后CD4(39.15±1.96)%、CD4/CD8(1.49±0.31)%、IgE(111.28±6.99)ng/L,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3.1 高危因素分析

本文研究发现,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伴意识障碍者占41.67%、留置胃管者占79.07%,与未感染者相比,意识障碍及留置胃管者数量更大。以留置胃管为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难以自主进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预防营养不良[1]。但鼻饲的过程中,一旦发生误吸,极易诱发下呼吸道感染[2]。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占67.44%、机械通气时间(6.47±0.30)d,与未感染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研究发现,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预防感染,反之,未进行预防性用药者,感染率往往较高[3]。就吸痰问题而言,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一般难以自主咳痰,如痰液堵塞呼吸道,呼吸困难症状将显著加剧,感染的风险也将明显提升[4]。本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吸痰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判断可能与护理人员对吸痰问题的重视程度较高有关。此外,患者的口腔分泌物是否及时清除,同样属于影响下呼吸道感染率的主要因素[5]。

3.2 护理干预效果

为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率,临床需从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入手,加强护理干预。例如:针对留置胃管者,护理人员应于鼻饲过程中适当减缓速度,调整鼻饲量,提倡多次喂食、小量泵入,预防误吸,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率[6]。另外,护理人员还应每日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在预防口腔溃疡的基础上,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率。鼻饲前30min,应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帮助患者吸痰。鼻饲后30min,应避免吸痰。为正确把握吸痰时机,护理人员可考虑通过听诊的方式判断是否需予以吸痰。如患者已发生感染,护理人员需在实施上述护理措施的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疾病。本组感染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CD4(39.15±1.96)%、CD4/CD8(1.49±0.31)%、IgE(111.28±6.99)ng/L,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杨某,女,69岁,2017年10月14日因食管癌进入ICU,因患者伴有呼吸困难症状,故予以机械通气。15日,患者因鼻饲速度过快发生误吸,17日可见明显体温升高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采用本文所述的护理措施予以护理,并积极治疗疾病后,患者症状于20日缓解,未对原发病的治疗安全性造成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伴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未及时吸痰、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未使用抗菌药物,均为诱发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率,护理人员需及时帮助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针对伴意识障碍者,应加强护理干预。鼻饲期间,应积极预防误吸。如有必要,可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提高机械通气的安全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刘果艳,黄娟,屈洁.机械通气患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09):137-140.

[2]周燕.机械通气对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07):1293-1296.

[3]赵彦标,高超,王宏昭.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8,30(06):868-871.

[4]陈媛媛,沈鋭,谢发仁.机械通气时间与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8,39(06):1104-1106.

[5]周燕.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机械通气前后hs-CRP、PCT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02):215-219+223.

[6]王羿.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3):34-35.

论文作者:邵阿兰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探析论文_邵阿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