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爸爸“家庭稿费制”培养出卡通漫画创作“全国第一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稿费论文,第一人论文,卡通漫画论文,爱心论文,爸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父亲喜爱写作,便希望儿子在写作上也有所发展,于是从小就从讲故事、看动漫等方面训练儿子。可是直到小学二年级时儿子还不会写作文,为此,父亲苦恼万分。后来,父亲采取“家庭稿费制”方法引导孩子将思考的东西形成文字,结果成功了!
前不久,才刚刚12岁、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胡一龙和全国知名漫画公司“小樱桃”结盟,成为正式签约作家。在校小学生加盟专业漫画公司,这在国内尚属首例,胡一龙成了名副其实的漫画创作领域“全国第一人”!
心痛:从小就要与郑渊洁PK的儿子不会写作文
1994年,胡一龙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一个普通家庭,1995年他们全家来到郑州发展,父亲胡炳俊在媒体工作,母亲在一所学校从事行政管理。
3岁时,胡一龙对漫画书、动画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时看得入了迷连饭都不吃,像《天线宝宝》、《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尔兄弟》《迪加奥特曼》《圣斗士星矢》等经典名片他都百看不厌。于是,父母从中发现了一个信号,孩子的思维非常活跃,小一龙看过两遍的动画片,稍加提示他就能完整地叙述出故事情节,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能“添油加醋”带上自创的表情、动作,把故事编得有声有色。胡炳俊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孩子,想象力丰富啊!
从那以后,胡炳俊夫妇便经常陪着儿子看动画片,因为大多数动画片都是几十集的系列剧,看完当天播出的内容后,胡炳俊便和儿子讨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在敌人面前海尔兄弟化险为夷了吗?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明天又会出现什么可笑的故事呢?小一龙就动起了脑筋,自己往下编“续集”。第二天一家人又坐在电视机前看下一集,如果小一龙的“竞猜”结果正确或者思路对头,胡炳俊就会给他奖励;如果和剧情不一样,但是他的设想也很合理,同样也会奖励他,这种方法使小一龙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胡炳俊夫妇在一龙小时候就带他到处游玩,让他在大自然中受到熏陶。5岁时,胡炳俊夫妇带小一龙去哈尔滨看冰雕、滑雪。在晶莹剔透的水晶世界,一龙的感觉好极了:“这不就是白雪公主住的房子吗?怎么不见童话里的那七个小矮人呢?”一龙调皮的问话逗得爸爸妈妈哈哈大笑,然后就给他讲和雪有关的童话故事,这不仅让小一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而且学到了很多知识。
看着自己的作品小一龙异常兴奋
等一龙上学后,胡炳俊经常在周末带他去市里最大的新华书店看书,让他更多地从书中汲取营养。在幼儿图书区,一龙惊喜地发现,有很多自己喜欢的小人书,于是,他一股脑抱了过来让爸爸给他买。
刚开始时,胡炳俊是有求必应,一龙相中的书都给他买。后来渐渐地他就严厉起来,经常提这样的问题:“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你为什么要买呀?你喜欢看书里的什么内容?你看过书的目录和内容梗概吗?”如果一龙说得有理,就给他买,否则就不买。胡炳俊觉得,一开始要什么买什么是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后来严格控制是要让孩子读好书,少走弯路。
一龙5岁时,他的钢琴就达到了六级水平。6岁时,他的漫画《妈妈的泪》获得了郑州市少儿漫画大赛一等奖。但是胡炳俊夫妇感觉到学钢琴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于是他们就不再强求儿子学了,而是和孩子一起分享动画片、漫画中的快乐。
此后,每天晚上睡觉前一龙总闹着要给爸爸妈妈讲故事,而不是让爸爸妈妈给他讲故事。刚开始胡炳俊夫妇还以为儿子是瞎闹,晚上不想睡觉乱折腾,就边睡边听。可是不久,他们就惊奇地发现儿子的想象力丰富得出奇,他能在脑海中构造出虚拟的儿童世界,但又处处有现实生活的影子,并且能形成系列,今天的故事会接着昨天的继续讲下去,环环相扣,思路缜密。他会把很多人物穿插交织在一起,互相联系,比如让张飞和孙悟空结拜兄弟,这样在他的故事里,有了孙悟空的帮助,诸葛亮所在的蜀国就能打败曹魏和孙吴。
渐渐地,胡炳俊和妻子听得入了迷,成了儿子的忠实“粉丝”,每晚临睡前听故事成了他们的“必修课”。一龙见爸爸妈妈喜欢听,讲得更起劲了。
一龙8岁时,一天去书店买书,半天也没能挑到一本好看的书,便不高兴地撅着嘴问胡炳俊:“怎么书店卖的童话书都是郑渊洁写的呀?我把他写的都看完了!”胡炳俊说:“郑渊洁可是中国的童话大王呀!”一龙不高兴地说:“那也不能全让他一个人包了,我将来一定要写很多童话,超过他!”
如此迷恋读书的孩子按理说作文成绩应该很好,可是直到小学二年级,一龙的作文都不及格,最糟糕的一次竟然得了零分。当胡炳俊被老师请到学校时,他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症结出在哪里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爱心教育:“家庭稿费制”让孩子在写作中快乐成长
胡炳俊喜爱写作,他明白丰富的想象力对写作有多么重要,可他也知道,空有一肚子故事而文字表达能力不行,那也是白搭。怎样才能让儿子把这些故事生动地写出来呢?他突然想到一龙小时候编动画片“续集”的事,那时,一龙一得到奖励,就会热情高涨地编下一集,虽然奖励只是一块糖或者带他去公园,可那样做明显地让一龙喜欢上了编故事。想到这里,胡炳俊有了主意。
2001年4月19日,郑州刮起了沙尘暴,大风把人行道上的树叶刮掉了不少。放学后,胡一龙把掉在路上的树叶捡起来带回家。他在自己的卧室把这些树叶摆成一个大自然美景图,然后对胡炳俊说:“家里有了这个大自然,再也不怕沙尘暴了。”胡炳俊笑眯眯地说:“儿子,这真是个好主意,要是你把这情形写成作文,老师肯定给你打高分。”一龙有点沮丧地说:“可我总是写不好。”胡炳俊正色道:“才不是呢。你就把你刚才讲的话都记下来,我觉得就是很好的作文。你想想啊,写好了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你的作文,爸爸也会帮你投给报社,印在报上,多威风呀!”一龙瞪大了眼睛问:“真的?”在得到爸爸的肯定后,他当即就乐呵呵地进屋写了起来。
过了很长时间,一龙才从房间出来,胡炳俊一看题目——《风送给我的礼物》,就对儿子竖起了大拇指:好!可是往下看却不理想,文章只写了200多字,还有很多字不会写,用拼音代替的就有40多个。胡炳俊没有气馁,他拿出字典,和一龙一起查出用拼音代替的字,填到文章里。然后又让一龙一句一句地读,看哪句读起来不生动,哪句没有必要写。一龙读着读着,似乎又找到了讲故事的感觉,开始是胡炳俊启发,后来他自己也大呼小叫起来:“这里要加一句……还有这里,这里这样写……”随后,胡炳俊带着一龙的这篇稿子来到报社,送到编辑手中,没想到几天后就发表了。一龙高兴极了,从此“迷”上了写作。
那段时间,一龙每天放学吃完饭就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写完作业后就开始“创作”——写作文,爸爸妈妈叫他他都不理。可是不久后,也许是连续在报纸发表过几篇作文,新鲜感没了,一龙对写作渐渐懈怠起来,一连几个星期都没写一篇,这让胡炳俊很是头疼。可他没有放弃,他认为孩子的写作天分已经激发出来了,接下来需要慢慢引导。
一天,一龙向妈妈要钱买零食,妈妈说这周的零花钱已经给过了,不能再给。看见儿子在妈妈面前磨蹭着不去上学,胡炳俊突然有了主意。他对儿子说:“以后你要是写作文并能在报纸上发表,我就奖励你,除了老师布置的作文外,你每写一篇文章,见报奖10元;每发表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奖20元,这样你就不用怕妈妈不给你钱花了,多好呀!”一龙想了想,然后歪着脑袋说:“说话算数,拉钩!”结果当天放学回来后,一龙匆匆吃了几口饭,就赶紧进了书房写起作文来。胡炳俊看在眼里,乐在心上,看来“家庭稿费制”还真管用呀。
后来一龙的作文不但被老师当范文念,一龙还连续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每次胡炳俊都按照承诺给他开稿费。多的时候,一龙一个月能从爸爸那里挣800多元稿费。对此,胡炳俊认为,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他们夫妻俩绝对不威吓、吵骂孩子,更不会打孩子,他们是名剧其实的“知性家长”“情感型家长”。随着《第一次当老师》《哭泣的地球》和《梦之旅》等文章源源不断地发表,小学二年级下半学期结束时,一龙发表的和未发表的作品已经有两万余字。
快乐写作,签约“小樱桃”成为漫画创作“全国第一人”
二年级下半学期,一龙以大自然的语言为蓝本写起了长篇童话系列作品《种子家族漂流记》。胡炳俊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也是艰难的开端,如果成功了,那将是孩子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半途而废,有可能会让孩子在写作道路上遭受严重挫折。胡炳俊抓住这个机会,宣布严格实行家庭稿费制,每篇20元,交稿即兑现,外加精神鼓励。就这样,从2002年到2004年,一龙写作的《种子家族之奶酪的故事》《种子家族与商业大亨》《偶们班的捣蛋鬼》和《果果》等共计20余万字的作品相继问世。
2005年11月,一龙被聘为《大河报》小记者后,胡炳俊又主动为孩子创造条件,利用周末,带一龙去采访,一龙先后发表了《探访脑瘫患儿》《走进流浪儿的“家”》《庙会上的年画》《好玩的动漫节》等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其中《探访脑瘫患儿》这条新闻一龙和胡炳俊都采写了,可胡炳俊的稿子没有被报社采用,一龙的却因为用儿童的角度看世界,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而被报社采用了。这篇新闻作品感动了许多市民,人们自发为患者捐了8000多元钱,在社会上的影响较大。这让胡一龙感到非常骄傲,因为他可以当爸爸的“老师”了!
2006年中央电视台组织了“重走玄奘之路”活动,一龙报名参加了,虽然一路比较艰辛,但他咬牙坚持了下来。后来一龙把这些经历和感受都写进了作文。就这样,慢慢地,他的作文的思想性越来越深刻,他的视角已经触及了社会的底层,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书上的间接知识加上生活中的直接体验,让一龙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一龙写的东西多了,稿费自然也不少。可是不少人却担心,这孩子会不会掉到钱眼里去啊?而胡炳俊早在发放“家庭稿费”的时候就已经胸有成竹了。他平时总是暗示一龙,赚了钱,还要懂得理财,“你也是家里的一员,要为家里作贡献”。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龙从来不盲目消费,花钱都有一份详细的计划。家里有用钱的地方,他也要出一份。有一年“三八”节快到了,一龙偷偷把爸爸叫到一边,说:“家里的洗衣机用了十几年了,不如咱凑钱买一台新的送给妈妈当节日礼物!”家里新买的房子要装修,一龙听到爸爸妈妈说钱比较紧张后,立即提出他也要支持一些。《偶们班的捣蛋鬼》出版了,稿费怎么办?一龙要求把其中的一部分留作自己假期参加成长训练营用,另一部分捐给那些急需帮助的困难孩子。
随着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一龙的名气也渐渐大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全国最大的漫画公司“小樱桃”发现了胡一龙,觉得他的作品幽默诙谐、有感染力,使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特别贴近孩子的生活,很适合出版。于是,2006年6月底,经过协商,“小樱桃”决定和胡一龙签约出版他的所有作品,并吸纳他为“小樱桃”的正式签约作家。2006年9月,胡一龙的《偶们班的捣蛋鬼》“小樱桃”系列漫画图书终于顺利出版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据“小樱桃”专门研究儿童文学的专家周靖介绍,目前国内的主要漫画消费群体仍是中小学生,但创作群体则以16岁以上的年轻写手为主,由于年龄关系,他们写出的作品孩子们不一定喜欢。胡一龙写的校园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写出了孩子们的心理世界,反映了他们的心声。“我们在全国范围寻找儿童作家,终于在郑州找到了。”周靖说。12岁的小学生加盟专业漫画公司,胡一龙在全国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