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功能更新及活化利用
陈晓华,谢晚珍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22)
摘 要: 祠堂是传统村落的核心文化空间,其功能更新与活化利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现实需要。以遗产活化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研究法,揭示了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具有承载历史文化、组织村落空间、统领村落景观和引导社会治理等历史价值,分析了其当代转型发展面临的空间衰败和功能异化问题。基于黟县6座祠堂空间功能更新模式的总结和反思,探讨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活化利用路径,包括“祠堂空间+公共服务”“祠堂空间+农耕文化”“祠堂空间+手工艺术”“祠堂空间+文化旅游”“祠堂空间+信息技术”等。为传统村落祠堂空间保护发展提供指导,也可为传统村落其他类型文化空间的活化利用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黟县;乡村振兴
祠堂是古代家族用来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宗族议事、藏修族谱、助学育才、宣讲法礼、举办婚丧寿喜等重大公共活动空间[1],其规模能够反映宗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家族盛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传统意义上的祠堂具有宗族社会活动的意义,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乡村社会治理以及凝聚大众文化自信和情感归属,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村落祠堂普遍面临空间衰败与功能异化困境。相关学科学者对祠堂空间的研究主要围绕祠堂建筑内部空间、族权空间秩序、文化景观空间以及宗族文化对乡村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2-6]。“遗产活化(Adaptive Reuse)”首次正式被提出是在1979年的《巴拉宪章》,并被定义为“为建筑遗产找到合适的用途(即容纳新的功能),使得该场所的文化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传承和再现,同时对建筑重要结构的改变降到最低限度”[7]。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遗产活化的研究包括自下而上的本土适应、乡村文化旅游、村落民族志、生态博物馆,以及通过开设文化馆、展览馆、创意空间、特色餐饮或民宿[8-16]等多种动态利用方式。将“活化”概念引入到祠堂空间研究,就是将祠堂空间从原来被动的封锁性保护状态转化为主动的适应性利用状态,对祠堂空间的功能进行合理更新、改造和利用。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2018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文物合理利用不足、传播传承不够,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途径亟需创新。由此可见,活化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徽州传统村落以祠堂建筑群闻名于世,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集聚程度之高、品质之绝好、风格之独特、文化价值之显著乃全国少有,具有极高的徽派建筑艺术和宗族文化研究价值。本文基于遗产活化理论,以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资料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的历史价值,针对当代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衰败及功能异化问题,探讨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活化路径,以期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一、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的历史价值
(一)承载历史文化
近年来,祠堂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据统计,徽州传统村落中共1 446处古迹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有189处祠堂被认定为历史建筑。徽州祠堂是“徽州三绝”之一,承载了大量珍贵的徽州宗族、历史名人、徽派建筑、徽州祠祭、徽州民俗、徽州方言等信息,浓缩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和建造水平。祠堂作为我国古代宗族制度文化的载体,是宣传孝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家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体现。祠堂的空间组织、建筑的立面造型、内外部的雕刻装饰,都是建筑艺术审美的价值所在。祠堂里存放着大量的族谱、族规、家谱和家规等文献资料,具有珍贵的宗族文化研究价值。祠堂的规模、风格和族谱的编纂、修缮,也反映了徽商盛衰、家族繁衍的历史背景。
(二)组织村落空间
祠堂是徽州传统村落空间组织的中心,是村落的标志性空间。宗族聚居是徽州传统村落的一大特点,有村必有族,有族必有祠。一个村庄可能有不止一处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宗族结构关系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祠堂建筑关系,在村落空间布局中也反映了等级和尊卑的宗族组织观念。一般而言,徽州祠堂在村落整体空间布局中处于中心位置,且与普通民居保持一定的距离,宗祠多位于村口或村中心位置,支祠位于村落前排,对民居的朝向、大小、排列等具有支配地位。总体来看,祠堂的分布呈现“以宗祠为整个村落中心,以支祠为单个家族中心,以家祠为村民家宅中心”的特征。
(三)统领村落景观
祠堂是徽州传统村落的重要景观节点和门户空间,对其他景观要素起着统领和组织作用。从村落整体格局看,祠堂作为村落的门户节点,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他诸如民居、牌坊、古井、古桥等人工景观要素围绕祠堂和谐分布;古树、河流、农田等自然景观要素则作为祠堂景观的衬托存在。从祠堂建筑单体来看,徽州祠堂具有独特的地域建筑特色,外形高大庄严、气势恢宏;内饰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无论是架构还是雕饰,其美观与实用都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博物馆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景观审美价值。
(四)引导社会治理
徽州传统村落是典型的以宗族聚居为主的乡村,同一宗族内的人拥有同一祖先的直系血缘关系。在古代徽州,宗族血缘关系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自唐宋发展到明清时期,宗族治理已经成为徽州乡村自治的主要手段。宗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组织,其中蕴含的宗法制度影响广泛而深远。祠堂作为宗族关系和家族精神的情感纽带,是徽州传统村落社会秩序的管理中心,制约着每一个族内成员的行为规范,强化族亲之间的情感维系,主导着祭祀议事、教化惩戒、婚丧寿喜等社会活动。因此,祠堂在引导乡村社会治理、加强乡村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的当代困境
(一)祠堂空间衰败
祠堂空间衰败表现在建筑构件的老化破旧、常年封闭的建筑空间和原有功能的退化消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大量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导致传统村落空心化,传统乡村社会迅速瓦解,祠堂空间也随之失去原有的宗族社会的功能,加之大多数祠堂年代久远,自然老化失修和无人管理使用最终导致其衰败。当今,众多衰败的祠堂急需修缮维护,然而保护资金普遍缺乏,即使有些历史文化名村有专项保护资金,也难以满足祠堂建筑的修缮维护需要。据统计,黄山市共446处古祠堂,其中多处祠堂保存情况一般,甚至毁坏严重,保存完好的祠堂仅占比约26%(图1)。
通过表2可知,磁性纤维素在293、303和313 K温度下Langmuir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而且由Langmuir模型所得各个温度饱和吸附容量与磁性纤维素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容量实测值比较接近,说明磁性纤维素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更适合用Langmuir模型描述,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容量为123.15 mg·g-1。
总的来说,黟县传统村落祠堂空间功能更新中有较为成功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也有相对商业化的经营模式,这些积极尝试对新时期传统村落祠堂等建筑遗产和文化空间的活化路径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对这些做法进行总结并适当改进,提出适宜的传统村落祠堂空间活化路径。
图1 黄山市传统村落祠堂保存情况
数据来源:黄山市文物局
(二) 祠堂功能异化
快速城镇化使得现代城市文明进入传统村落,村民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以宗族为先,祠堂等古建筑甚至被认为是迂腐落后的象征。同时,村民的遗产保护意识不够,未能充分认识祠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功能,于是纷纷将古祠堂作为近年来火热的乡村文化旅游特色空间营造的首选,对其过多注入现代城市元素,导致祠堂原有的传统元素在旅游市场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被人为毁坏,原有的功能也发生异化(图2)。
在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祠堂空间的功能发生了转型,原有的祭祀、宗族议事、教育感化、婚丧寿喜等复合功能基本弱化甚至消失,向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政治功能等多种类型演化。基于黟县传统村落祠堂空间的功能现状调研,总结4种功能更新模式,分别为行政管理模式、商业经营模式、文化展示模式和公共服务模式(表1)。
3.文化展示模式。这一模式下的祠堂功能类型主要为文化功能,适用于保存较好、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祠堂文物建筑,在严格保留其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其适当修缮,并通过文化宣传、民俗表演和文物展示来进行文化传播交流。如西递村的胡氏宗祠敬爱堂,专家学者在此开展徽文化论坛,政府在此挂牌至孝书院,并且组织胡氏后代村民于每周二至周日表演徽州祠祭节目、每周六和周日表演徽州婚嫁节目;南屏村的奎光堂则作为戏台、神龛、雕饰等文物展示的宗族文化“博物馆”,吸引大众了解徽州祠堂文化。
图2 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的当代困境及原因
三、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功能更新
(一)祠堂空间功能更新模式
给予常规护理:营造一个舒适、整洁、干净、安静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的温度、湿度适宜,光线充足,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遵医嘱给予托烷司琼等药物以止吐;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有关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恶心呕吐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使其对疾病和治疗方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告知患者不必紧张;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和量,遵医嘱定期复查电解质等检查项目等;在给予各种药物治疗时,做好药物护理工作。
教师应该提高会计软件的意识,因为会计软件在学生今后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到,企业需要类似的财务管理人才,因此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灵活掌握一些实用的会计软件。笔者同时建议学校应该大力建设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这样可以改进教学使用的软件设施。
表 1黟县传统村落祠堂空间功能更新的主要模式
文化展示模式追求的是在保护祠堂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但在祠堂内开展作为旅游节目形式的民俗表演,主要是为了吸引游客参观,这种文物展示的方式相对静态,未重视公众参与。
2.商业经营模式。这一模式下的祠堂功能类型主要为经济功能,由于祠堂遗迹毁坏严重,为了留续祠堂珍贵的历史文化,在保留祠堂外部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将建筑内部结合传统元素重新划分空间,并提供集居住、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设施以满足游客需要。如屏山村的御前侍卫祠堂,有着华丽的色彩、精细的雕饰以及徽州特有的木材和结构,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只剩一张门脸孤存于世,后来被改造为极具特色的“御前侍卫精品民宿”。又如屏山村的舒氏家祠,被改造为特色酒吧,是吸引游客前往的景点之一。
祠堂功能异化为两个方向。一是祠堂被私有化。少数作为公共空间的徽州祠堂被改造为民宅,原本承担公共社会职能的祠堂却被异化为私家别院,这种做法是对公共资源的侵占,最终会使得祠堂空间彻底失去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二是祠堂空间商业化。据了解,目前有许多体量较大的徽州传统村落祠堂被改造为民宿、酒吧和艺术品店等商业空间,导致祠堂空间被过度商业化,彻底被异化为主要追求旅游效益和商业经营的经济功能。原本古色古香、极具特色的祠堂公共空间,变得与那些泛滥全国各大景区的商业店铺大同小异,破坏了徽州传统村落古朴的风格特色。
第三,优化社会福利,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是指通过国家、政府、社会等集体力量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幸福,促进成员发展的一系列社会制度、政策及各种活动。 提供社会福利,保障成员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集体的重要职能之一。 在个体化社会中,中国应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就业、升学、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为个体提供保障,有效地促进个体生存及发展权益的实现,为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提供坚实的依靠。 集体福利保障职能的实现,能够帮助个体意识到集体对自身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意义,意识到贯彻集体主义原则、维护集体利益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认同和接受集体主义原则。
4.文化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下的祠堂功能类型主要为文化功能,是利用祠堂原有的建筑构件改造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主要追求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通过丰富公共文化生活来留住村民,以及与外来游客进行徽文化的交流和体验。如碧山村的启泰堂被改造为公益书店后,又名“碧山书局”,通过圆木柱子、书架、花坛、通气孔等细节精心营造书香氛围,书架陈列书籍以安徽建筑、历史文化以及乡村建设等主题居多,民众可以免费参观和阅读。
(二)祠堂空间功能更新评价
以上几种模式均利用了祠堂建筑的大尺度和灵活性,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建筑的完整性,将功能更新为行政管理、商业经营、文化展示和文化服务等现代公共生活功能。这些模式各有侧重点,也各有不足之处。
完善祠堂社会功能的空间形式,将其作为村落公共服务中心。考虑将传统村落祠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可作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在祠堂内展开图书借阅、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在节日期间举办大型节庆民俗活动;充分利用祠堂的开阔空间和热闹人气,把祠堂纳入公共服务网络体系,设置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服务站点并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和专业人员,面向村民和游客提供优质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延续并发扬传统祠堂承担的社会公共活动职能。
商业经营模式和文化展示模式都是利用祠堂空间进行旅游开发,但商业经营模式主要是将祠堂更新为商业服务设施,通过促进娱乐消费来带动村落产业发展,结果用力过猛,导致祠堂空间原有的传统文化氛围淡化,使祠堂演变成主要追逐经济利益的场所。
除了日常运营外,各官媒会以新闻报道为基础推出一系列活动,增强宣传效果。例如,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在国庆节期间推出“我爱你中国”系列活动等。
1.行政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下的祠堂功能类型主要为政治功能,是一种延续并适应性改造原有宗族管理功能的模式。比如程氏宗祠宏礼堂,为南屏村的程姓祠堂之一,保留了完好的大理石柱、八字墙等雕刻精美的建筑结构,门口雕刻着特别图案的抱鼓石由黟县青石所制,现作为村民委员会的办公空间,巧妙地借助了祠堂在村民心中的治理权威,这在本质上延续了原有的宗族管理功能。
2018年,是农垦改革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各级农垦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垦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农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经济稳步增长,农垦改革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文化服务模式关注的是民众的精神生活和感受,将祠堂更新为读书氛围浓厚的书局,可以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推行公益教育,让外来游客深入体验和感受徽文化的魅力,成功打造了一种较为新颖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在如何获得村民文化认同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祠堂由于防止人为破坏等原因而大门紧锁、常年闲置封闭,村民或游客在节假日也无法开展相应的公共活动。另外,祠堂原有的祭祀、议事、婚丧等社会功能,由于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退化,传统的宗族治理方式也普遍被现代群众性自治管理所取代。总的来说,无论是物质性老化、封闭性隔绝还是功能性衰退,徽州祠堂空间衰败的本质反映了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转型背后的社会结构松散化及传统文化的失落,原有的传统生活不断被现代城市文明冲击甚至打破,传统的宗族文化正在迅速衰退。
四、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活化利用路径
(一)祠堂空间+公共服务
行政管理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将祠堂更新为现代办公空间,虽然并未带来任何经济效益,也使得传统祠堂复合的社会功能弱化为单一的行政管理功能,但它延续并重现了祠堂建筑本身的族权空间属性,是祠堂等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活化的有益之举。
由式(1)表明,对于远声场中同声程不同孔径的长横孔其反射声压按10 lg规律变化,即孔径增加一倍,反射声压相差3 dB,即.将孔径为0.5,1,2,3,4,5,6,7,8,9,10 mm的长横孔代入式(1),得出它们之间的衰减分贝差值为
(二)祠堂空间+农耕文化
创造祠堂空间新的精神家园,将其作为农耕文化展示体验中心。农耕文化展示就是把祠堂空间改造成农耕文化陈列馆,通过在其中布置传统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具,来展示宗族文化与农耕劳作场景,让更多的人了解、继承与发扬传统村落的农耕文化与历史;农耕文化体验则是将祠堂传统的孝道文化与农事教育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农耕体验活动,比如打造亲子教育、研学教育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农耕活动旅游线路。
(三)祠堂空间+手工艺术
丰富祠堂空间的艺术内涵,将其作为特色手工艺术品展销中心。在祠堂空间内举办各种手工艺术品展览和销售活动,村民通过制作传统手工艺术品既能提高收入,又能发扬和传承本土文化;同时鼓励外来文艺工作者进入传统村落,创作祠堂文化题材的艺术作品。利用祠堂足够的空闲和空间,将祠堂用作手工作坊场地,促进传统村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续存与发扬,并且可以在祠堂内开展手工技艺比赛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手工艺术品给予奖励。
(四)祠堂空间+文化旅游
创造新时期宗族文化特色,适度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对那些交通区位便利、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传统村落祠堂,可以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发展文化旅游业。比如在祠堂内设名人馆,记录与展示村落或宗族历史人物的光荣事迹,对于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以及增进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具有积极意义。发挥地方优势、利用区域效应,打造区域特色文化旅游线路,跳出单体建筑、村落个体的局限思维,深入研究周边村落祠堂空间的发展状况和外来民众的体验需求,将区域网络中的祠堂文化节点空间串联成多条宗族文化旅游线路,形成有机连续的祠堂文化空间网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以及文化空间的功能融合互补。
(五)祠堂空间+信息技术
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祠堂空间的传统展示方式。将宗族文化以网络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通过网络媒体积极有效宣传附着于祠堂的优秀精神文化基因,采用“互联网+众筹”等方式来解决祠堂保护资金的不足,吸引公众关心和参与宗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大数据等手段了解和分析大众需求,与宗族文化资源供应有效对接,充分调动村民传承宗族文化的积极性;通过增加可视化服务平台,在祠堂内放置信息动态展示大屏,让村民或游客实时参与信息共享。
通过上述5种“祠堂空间+”路径的选择,提出完整的祠堂空间活化思路,基于传统村落祠堂的现状困境,以遗产完整性和功能多样性为活化原则,建立村民主体、政府主导、专家支持、企业介入、社会组织协助的祠堂空间活化利用体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活化路径(图3)。
图3 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活化路径(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五、结论
祠堂空间作为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组织中心、景观门户节点、社会治理和家族精神纽带,承载着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古老的祠堂空间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应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充实。遗产活化理论为传统村落祠堂空间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从文化遗产层面对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进行规划引导。以往城乡规划学科对祠堂的研究更加关注物质层面,对其功能更新与活化路径较少提及。通过关注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衰败和功能异化的双重困境,总结黟县祠堂空间功能更新的主要模式,探讨出的空间活化路径不仅适用于徽州传统村落,也适用于其他同样具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村落的公共空间。祠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村落公共空间,尽管已经对传统村落祠堂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但还有一些重要内容尚未深入研究,如祠堂功能演化过程与活化效果评价等,这些在后续研究中应该进一步强化。
(1)CT平扫禁忌症:近半年内有生育计划或处于妊娠期的女性。(2)CT增强扫描需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静脉团注,即在短时间快速注射大量的造影剂,这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碘过敏或肾损害等不良反应,故为保证CT受检者的安全,存在以下情况的受检者需谨慎进行CT检查:伴有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具有药物、海鲜等过敏史;有癫痫、酒精中毒等急性神经系统疾病病史;恶性肿瘤晚期;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伴有哮喘、心衰、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心肺疾病者。(3)禁止CT增强扫描检查:妊娠期妇女或对于合并甲亢、重症肌无力,对含碘对比剂过敏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李斌,吴才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研究的新探索——2016年“中国家祠文化·天柱论坛”会议综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1):130-136.
[2] 杨国安.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9:34-62.
[3] 朱华友,陈宁宁.村落祠堂的功能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9(2):86-94.
[4] 张兴年.从村寺、祠堂看宗族对土族乡村社会的控制——基于景阳镇李氏土族的田野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93-201.
[5] 李凡,杨俭波,何伟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佛山传统祠堂文化景观变化以及地方认同的建构[J].人文地理,2013(6):9-16.
[6] 陶伟,程明洋,符文颖.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城中村传统宗族文化的重构[J].地理学报,2015(12):1987-2000.
[7] 张朝枝,刘诗夏.城市更新与遗产活化利用:旅游的角色与功能[J].城市观察,2016(5):139-146.
[8] Bullen P A, Love P E D. Adaptive reuse of heritage buildings[J]. Structural Survey, 2011, 29(5):411-421.
[9] Plevoets B , Sowińska-Heim, Julia. Community initiatives as a catalyst for regeneration of heritage sites: Vernacular trans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formal adaptive reuse practice[J]. Cities, 2018,78(8):128-139.
[10]谢冶凤,郭彦丹,张玉钧.论旅游导向型古村落活化途径[J].建筑与文化,2015(8):126-128.
[11]林德荣,郭晓琳.让遗产回归生活:新时代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之路[J].旅游学刊,2018(9):1-3.
[12]吴必虎,王梦婷.遗产活化、原址价值与呈现方式[J].旅游学刊,2018(9):3-5.
[13]陈晓华,鲍香玉.旅游开发对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影响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2):100-107.
[14]麻勇恒.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2):89-94.
[15]曹兵武.生态博物馆探索与生态文明建设——兼谈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问题[J].中国博物馆,2018(1):38-42.
[16]方勇锋,普祥中,管斌君.共同体理念下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策略探析——以栎斜杨氏宗祠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1):208-210.
The Function Updating and Adaptive Reuse to the Ancestral Temples Spac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Huizhou
CHEN Xiao-hua,XIE Wan-zhe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Anhui , 230022, China )
Abstract : The ancestral temple is the core cultural spac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ts function updating and adaptive reuse are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protection.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heritage adaptive reuse, this paper used literature data and the case study method to reveal the historical values of the ancestral templ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Huizhou, which included carry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e, organizing the village space, leading the village landscape and guiding social governance, and analyzed its contemporary problems of space damage and functional alie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t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ummary and reflection of the spatial function updating mode of the six ancestral temples in Yi County,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adaptive reuse paths of the ancestral templ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Huizhou, including ancestral temple plus Public Service, ancestral temple plus Farming Culture,ancestral temple plus Handmade Art, ancestral temple plus Cultural Tourism, ancestral temple plu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tc. This paper provided a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cestral temple space protection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adaptive reuse of other types of cultural spac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Key words :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Huizhou; ancestral space; functional updating; adaptive reuse; Yi County
收稿日期: 2018-12-1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精明收缩的传统村落功能更新与空间活化研究——以皖赣徽文化核心区为例”(51778002 )。
作者简介: 陈晓华(1964- ),男,安徽贵池人,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谢晚珍(1995- ),女,安徽定远人,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5-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21X(2019)04-0092-06
[责任编辑:吴才茂]
标签:徽州传统村落论文; 祠堂空间论文; 黟县论文; 乡村振兴论文;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论文;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