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联网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实施要点探讨论文_姚锡伟,许翊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实施要点探讨论文_姚锡伟,许翊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内江 641100

摘要:现阶段,国内的土木工程项目量在逐渐增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土木工程施工工作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施工阶段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怎样提升土木项目施工的质量始终是相关部门及单位探究的重点。基于此,文章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土木项目施工之中,介绍了其实行的要点,以期更好提升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给相关研究及工程建设带来参考依据。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土木工程;实施重点;分析

物联网技术属于一种全新的技术,随着逐渐增多的项目量,其得到广泛的使用,文章详细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特征与功能,阐述了物联网技术使用的关键性,并介绍了其在土木项目中的实施重点。就当前的发展形势而言,其使用前景非常可观,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价值。

1、物联网系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关键性

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挥在那,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每年都有很多的企业涌进土木项目建筑领域中,由此可知,土木工程的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细化管理。物联网的使用能够实现高效的、综合性的管理,对工程材料供应、施工环节均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其内部重大的设备保证了对物品的细化管理。

第二,自动化管理创建了智能工程。物联网技术内的智能辨别系统与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对安防及家电的严格控制,改善了居住环境。而且,自动化的电网结构增加了对电能资源的充分利用,完善了以往的物理电网。

第三,对施工材料的智能管理,重点是对材料供应的自动控制。该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土木项目中多数材料的严格控制,比如砼材料的供应,何时开展振捣,何时加以运输,何时加以应用,均能够有效的展开监控及控制,系统的管理极大提升了安全性。

2、物联网系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实施重点

2.1在土木项目施工计划制定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当土木建筑常常由多种小型的项目单位构成,在制定施工计划时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令施工计划的制定更为高效,确保土木工程建设的工期与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相关施工计划制定人员能够采用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技术和WSN技术,全面采集相关的相关资料,利用传输网络与互联网传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处理,确保施工计划在制定环节不会出现遗漏情况;而且,编制人员还可以在施工场地使用物联网技术,及时了解目前土木工程建设出现的变化和形成的具体信息等,他们能够结合这些信息进一步更新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计划的制定一直保持最佳,最后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土木项目的建设工期,并确保土木项目施工工作始终可以有序、安全、稳定的开展。

2.2对施工工作进行系统管理

土木项目的产品是固定的,而施工作业是流动的,如此就组成了工程建设内空间分布和时间排序的重要矛盾。再加之受到工程施工工期长、综合性高、工艺间歇性大、露天施工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以及项目性质复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施工工作通常由不同专业的施工企业,以及不同工种的人员、采用多种不同的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来共同处理,其合作搭配关系非常复杂,这就明显加大了工程建设冲突的复杂性。若要顺利的开展施工工作,就必须加强施工项目的组织活动。

一个大型的施工项目通常由许多分部项目构成。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若能借助物联网技术来编制并实行网络技术,不仅能够充分使用空间,还能够节约时间,确保各施工队伍可以连续开工,不至于出现“窝工”情况。网络技术技术指的是网络图标示方案内的各种任务之间的互相约束与依赖关系,在该基础上,经过各种计算与分析找到最佳计划方案的实行管理措施[3]。把网络计划技术使用在土木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中,不但要处理计划的制定问题,同时,更关键的是要处理计划落实阶段的各项动态管理工作。基于RFID和WSN的物联网系统,不仅能够广泛采集信息,并利用传感网与互联网传输到计算中心集中处理,以实现创建网络与统筹全局分配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及时获取施工场地人员、设备及施工条件的动态资料,对网络进行完善,并及时加以指导与控制,令人员与设备的搭配更加科学,由此实现管理的优化。

2.3提升施工质量

2.3.1精准定位

定位与放线任务是开展施工的基础步骤,其精准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是否合格。以往的施工定位重点采用科学的光学仪器以及简单的检测装置,其精度很低,极易出现累加偏差。利用物联网定位系统,能够迅速测出待定位点周围结构的局域坐标,并由此展开定位。

2.3.2确保工程材质

施工材料质量是确保整个项目质量的基础,唯有材料质量合格,项目质量方可满足标准。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工程材料供应平台以微电子芯片当做信息载体,将之安装于工程材料的包装中,能够利用无线电波实现信息通讯。微电子芯片能够对所有物品进行唯一编码,而且,RFID技术能够克服条形码一定要近距离直视方可识别的不足,不用开启产品包装和隔着障碍物就能够识别,同时,能够实现批量识别,产品一旦进到射频识别的标准区域,就能够立刻被识别并转变成信息化资料。此外,还可以对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工程材料供应链整个过程实现及时监控与透明管控,随时获得产品信息,提升智能化程度,令供应链管理更为公开,达到自动化供应链控制的目的。

2.3.3环境管理

影响项目质量的环境要素主要包含温度、湿度、水文、天气以及地质等,这些都会对项目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散步在施工现场的多种传感器可以将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立即传送到处理终端,并向管理者提出预警,为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更多的时间。

2.4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建筑市场非常火热,逐渐多的企业参与到施工建设领域之中。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不仅表示盈利的增多及企业竞争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社会经济与时代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工程领域的使用,必定会极大提升生产效率,由此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材料费用的减少。材料费用在项目预算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通过使用RFID技术来编码施工材料,实现工程施工材料供应链的公开管理,能够方便消费单位选择最佳的材料,省略中间环节,避免材料的浪费。在物联网背景下,材料费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管控。其次,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人与机械的综合化管理,促使施工工作尽然有序,不断减少了施工周期。此外,管理的优化能够加大节省人工成本以及租赁机械的成本,对增加经济效益也有较大的作用。最后,及时补救与维护。使用物联网中的监控系统,能够从根源上发现工程部件的错误与缺陷,并立即补救,进而防止引发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物联网系统的不断进步,其被广泛使用在土木项目施工工作中,通过监控判别功能更好建立了网络与人、物之间的关联,属于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数字化的网络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有较大的作用。在实际的土木项目建设中,应全面掌握其实施重点,真正发挥出其运用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注重对该技术的研发、拓展和延伸,进一步优化物联网技术。

参考文献

[1]杨新.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中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5.

[2]陈硕,赵士怀,曹有新,陈瑞霖,李汀雄,陈超,王杰钦,马腾,张大镇,陈蕾君,苏光普.福建省土木工程信息化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海峡科学,2015(01):30-39.

[3]吴善武.刍议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中的应用[J].才智,2011(01):276.

论文作者:姚锡伟,许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实施要点探讨论文_姚锡伟,许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