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市医院 吉林磐石 132300)
【摘要】目的:观察常规疗法及其联合维生素E治疗初发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治疗的92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按照是否联合应用维生素E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其疗效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儿皮疹、消化道、关节和肾脏症状的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疗法比较,联合维生素E治疗初发过敏性紫癜能显著缩短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可予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常规疗法;维生素E;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058-02
过敏性紫癜为儿科冬春季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花粉、感染、蚊虫叮咬、药物过敏和食物过敏等多种因素可导致疾病发作,具有发病迅速、危害性大、反复发作等特点,患儿较痛苦,疾病负担较重。如未积极治疗,可致终末期肾炎、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化道出血、关节痛等严重表现,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维生素E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活性氧水平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1],可能辅助纠正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免疫功能异常性改变。为此,笔者随机选择我院治疗的92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按照是否联合应用维生素E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其疗效的差异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治疗的92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既往未罹患自身免疫性、感染性、过敏性、肿瘤和其他慢性疾病,本次就诊前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免疫球蛋白或细胞毒药物等。按照是否联合应用维生素E,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4~11岁之间,中位年龄7.0岁;病程范围在2~14d之间,中位病程6.5d。观察组患儿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在3~12岁之间,中位年龄7.5岁;病程范围在1~15d之间,中位病程7.0d。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中位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卧床休息,禁食动物蛋白,避免接触过敏源和致过敏药物,服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抗组胺等药物[2],针对患儿出现的其他异常改变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儿皮疹、消化道、关节和肾脏症状的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儿复发(复发是指患儿皮疹消退后再次新发皮疹和其他系统症状加重)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分为3个等级,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判定:①显效是指患儿用药3d后不再出现新的紫癜,且原始紫癜正处于明显缓解状态,用药15d后不再出现腹痛和关节痛症状。②有效是指患儿用药15d后紫癜症状基本消失,部分出现轻度反复发作,轻度蛋白尿。③无效是指患儿用药30d左右紫癜开始消退,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方法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用(x-±s)表示,疗效和复发情况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表示,均数、疗效和相对数的比较分别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完成,设定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为(9.15±1.89)d,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为(8.74±1.46)d,关节症状消退时间为(9.87±1.63)d,肾脏症状消退时间为(23.59±2.24)d,住院时间为(10.63±2.87)d,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为(6.24±1.92)d,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为(5.46±1.73)d,关节症状消退时间为(5.28±1.54)d,肾脏症状消退时间为(14.63±2.05)d,住院时间为(7.56±2.58)d,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
对照组患儿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观察组患儿显效32例,有效11例,无效3例,见表1。
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属于微血管变态反应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常发生于青少年儿童人群。随着病情进展,通常出现皮肤黏膜出血、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临床表现。按照发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腹型、肾型、混合性、单纯型、关节型等不同类型。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该病与药物过敏、食物过敏或感染等因素相关。若用药不当易使病情反复发作,难以痊愈[3]。过敏性紫癫在治疗后1~3年内仍有15%左右患者复发,尚无特效根治药物。若积极治疗不仅能及时控制紫癜,而且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制度、预防过敏因素、合理应用抗组胺药物等措施,可显著预防和控制疾病反复发作。
传统的钙剂、抗组胺类药物可帮助患儿恢复毛细血管壁,虽可控制紫癫发作,但治疗胃肠道症状、关节疼痛等症状效果不佳[4]。维生素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其生理机能表现在抗衰老、预防肿瘤和新生儿硬肿症发生,同时该维生素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维生素E在短时间内明显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的作用,提前1h摄入250mg的维生素E能降低受试者在适度低氧运动后体内产生CK-MB、LDH、TNF-、IL-1和IL-6、IL-6的水平[5]。
本研究机选择我院治疗的92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按照是否联合应用维生素E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表明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常规疗法比较,联合维生素E治疗初发过敏性紫癜能显著缩短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可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革平,章如新.三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8,31(2):105-109.
[2]张桂华.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6):169.
[3]曹杏.孟鲁司特钠在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中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40-141.
[4]钟朝霞.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4):584-585,588.
[5]任秀敏,贾秀红,张艳君,等.维生素E辅治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8,41(1):37-40.
论文作者:李晓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紫癜论文; 患儿论文; 维生素论文; 症状论文; 疗效论文; 时间论文; 时间为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