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湖北黄冈 438200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其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施工材料、施工方法、器械设备与施工人员,这些因素不仅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施工效率,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些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且将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消除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五种影响因素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因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 引言
近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建筑工程不断出现,而与此同时,各种建筑工程方面的安全事件也更加突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都必须要更加重视质量与安全问题,作为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与安全性的施工质量则必须要更加重视,而施工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施工材料、施工方法、器械设备与施工人员的影响,因此也必须要加强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下文对此进行介绍。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介绍
任何工程都是在特点的环境下进行施工的,所以必然会受到上文提到的五种因素的影响,且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影响会很大,因文章内容有限,本文重点对环境因素进行介绍。
(一)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总结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价格,以施工材料为例,其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有时该波动甚至较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有时甚至会导致企业受到损失。二是生产效率,受到技术水平的影响,生产效率也存在着高低,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因生产效率过低而导致建筑工程未如期完成的情况多有发生。三是资金,即企业的资金链,包括资金成本与资金供给,若该方面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工程停工。四是劳动力,劳动力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的高低、价格水平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五是政府政策,政府政策虽然出现的频率较小,但一旦出现其造成的影响极大[1]。
(二) 自然环境
大多数建筑工程都在室外环境进行施工的,因此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极大,这也是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地质、气象、水文等,地质条件与水文条件会影响工程的地基,若没有对地质条件与水文条件进行调查而盲目施工,则会导致地基不稳,进而造成工程坍塌的情况发生;气象条件则包含更多,如施工所在区域的天气、温度等,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气象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调查了解,从而据此选择施工材料与建筑结构[2]。
(三)工程管理环境
包括了质量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与质量保证体系,总结来说就是对工程施工的管理机制,该管理机制要以国家规定的标准与规章制度为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与完善。
(四)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影响到施工质量极为关键的部分,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设备与新技术在不断出现,若企业故步自封则会导致企业的施工质量无法与其他建筑企业相比,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同时,技术环境不仅影响到施工质量,同时还会对施工效率与施工成本造成很大的影响。
(五) 社会文化环境
不同区域的风俗习惯与信仰等存在差异,尤其是少数民族所在区域则差异更大,所以在进行施工前要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信仰等进行调查了解,避免因此而与当地的人民群众产生矛盾与冲突。
(六)劳动环境
通常是指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包括了安全设施、防护设备、照明设施、防火设施等,这些不仅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 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是影响到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且不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同,在特定时期,某些因素会导致整个工程都因此而停工,甚至会使建筑企业破产,如经济环境,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控制环境因素的措施,旨在可以将环境因素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乃至消除。
(一) 建设并完善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参照国家出台的标准与规章制度,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环境管理纳入其中并提高关注度,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被充分的落实并实施,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进行监督。建立责任制度,明确参与到建筑工程人员的责任,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找到相关负责人了解信息并加以解决,同时可以追究责任。
(二) 应用并创新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
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是技术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加以重视,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新材料与新技术要大胆尝试并应用,从而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另外仅仅做到引用是不够的,这种方法仅能让企业达到先进水平,无法达到顶尖水平,且还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还会受制于人,因此企业自身要做到创新。因此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研究与开发,同时要建立起奖励制度,对于可以对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等做出创新的人员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
(三)收集信息
在进行施工前,管理人员要带领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对施工场地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由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的地质、天气、水文等信息进行详细收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图纸的设计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影响到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要做出预估,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一旦出现可以将影响与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尽量避免因此而造成计划变更的情况发生。
(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与作业的重要环境条件,该条件不仅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并将各个细小的环节纳入其中,向施工人员强调作业环境的重要性,并贯彻落实,该管理制度不仅要包含材料的管理与布置、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同时还要对施工环节与顺序等做出规定,尽量保证整个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对于材料与机械设备等方面要排除专人进行管理,在每日的施工完成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管理人员要定期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4]。
(五) 协调并整合多方关系
一个建筑工程不仅需要建筑企业来完成,同时还会涉及到质监部门、监理部门与业主等,这些人与部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施工前要与其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虚心的接受他们的意见,从而协调多方关系,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请这些人员派出代表进入现场考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十分复杂且多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完成后都要加强对该因素的重视,不能被动的应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是要积极主动的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环境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因不同地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提出的措施仅供参考之用,具体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将提高施工质量放到工作的首位,推动建筑企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君,王杨杨,杨卫振. 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影响的研究[J]. 房地产导刊,2014(24).
[2]李萌. 探析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J]. 科技与生活,2012(21):146-146.
[3]叶小君. 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J]. 企业导报,2011(5):100-100.
[4]付立彬,王永伟,付晓彦.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 工程质量,2011,29(3):37-40.
论文作者:徐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环境论文; 因素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影响到论文; 企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