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水闸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论文_陈丽

如何强化水闸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论文_陈丽

无锡市太湖闸工程管理处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强化水闸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将从水闸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强化水闸管理的具体措施及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此次研究选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为文章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文章的分析得知,强化水闸管理的具体措施应从两方面入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水闸防汛抗旱的能力提供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水闸管理;防汛抗旱;管理系统

前言: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作建设对民生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地球气候的恶化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越发艰难,防汛抗旱的形式变得格外严峻,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需要对如何强化水闸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进行深入研究,方能强化水闸管理工作,提高水闸的防汛抗旱能力。

一、水闸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闸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总结下来共有如下四点:(1)闸基变形。众所周知,水闸在汛期的时候不仅能够储蓄水源,而且能够拦截洪水,具有重大的意义[1]。但是当水闸拦住向下流动的上流水时,下流的分洪泄水相对湍急,致使岸边和基础水闸部分出现渗水现象,时间一长,便会使得闸机变形;(2)冲刷损害。当分洪泄水时,如若多孔闸门不被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那么下游的河水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刷,从而造成相应的损害;(3)闸门损坏。与其他闸门相比,单孔闸门的水流大小、流速快慢都大有不同,这时如果单孔闸门的水流量过大,便会对闸门造成伤害;(4)管理不利。我国年久失修的水闸数量众多,且管理不利,一旦出现旱情无法及时补给水源,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而且极大程度的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二、强化水闸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维修管理制度

强化水闸管理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确立水闸的管理责任制。水利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对水闸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维修与管理,包括土工建筑物、水闸门、水闸开启机、水闸关闭机、机电装备、防雷设备等,利用新兴的材料、设备、技术等对水闸进行管理,以防因疏忽而引发的各种重大安全事故。

(二)健全日常维护制度

水闸的日常维护应当以预防为主,在水闸运行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全面严格地监督实际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运行质量的监管,确保水闸的维护工程得到规范,具体的日常维护措施如下:首先,对土工建筑物进行维护时,应及时修补水闸的破损,定期清理底板、消力池处的杂物,并填补新兴材料;其次,对闸门进行维护时,应定期将闸门表面、门槽内部的各种杂物清理干净,及时检验并调节水闸运行的平衡,一旦出现渗水、破损现象应及时维修,风浪来临时增加防浪板;最后,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时,应保证设备处于干燥状态,且为绝缘体,电力设备应定期清洁,重点注意防雨与防潮,绝缘体值也应当定期测量,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防汛抗旱管理系统

近年来,地球的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洪水、干旱之类的自然灾害频发,不仅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为了提高防汛抗旱的能力,应当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防汛抗旱管理系统,具体策略如下:第一,明确权责。在水闸管理的过程中,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应当通力合作,共同商议建立一套迅速高效的管理系统,并将管理各环节的具体责任明确下来,保证每位管理者拥有的权力与其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对等的,以此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责任;第二,建立应急体系。防汛抗旱管理系统中应包括应急管理体系,根据管理者的经验进行应急对策的设计,使防汛抗洪管理系统的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并以此来调动更多的部门或人员参与到防汛抗旱的工作中来。

(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尽管我国的洪水干旱灾害频发,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却能够对其进行良好的预防,以此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快社会的发展,具体策略如下:第一,加强灾害的预估与防御能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洪水、干旱之类的自然灾害进行预估与分析,及时研究出防汛抗旱的具体办法,当重大灾害来临时,应当逐级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请求上级支援,以免因汇报不及时而损失一定的人、物、财;第二,建立专业的汛情与旱情研究体系[2]。利用科学技术,比如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灾害的传播速度与范围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分析其发展趋势、是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关部门应当如何预防等,以此保证决策部门得到的灾害信息既快速又准确,并及时地为决策部门提出防汛抗旱的有效意见,使自然灾害下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

利用水利信息化技术,加快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速度,既可以减少洪水、干旱灾害的发生,又能够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充分发挥,具体策略如下:第一,创新水利信息技术。运用水利信息化技术,建立水利信息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的创新,加强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率,提高灾害信息的准确性,保证灾害上报的及时性,为决策部门制定灾害防御及处理方案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第二,重视水利资源的优化配置[3]。以往的水利工程通常比较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而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的要求下,水利工程应当更加重视水利资源的优化配置,倡导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合理配置水资源,并进行严格管理,以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为了提高水闸的防汛抗旱能力,本文将如何强化水闸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阐述水闸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对建立防汛抗旱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具体策略做出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水闸管理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为:制定维修管理制度、健全日常维修制度。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强化水闸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的研究,进而确保水闸管理的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苏从银.中小型水闸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研究[J].河南科技,2017(21):105-106.

[2]周继宗.大型水闸管理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10):74-75.

[3]卢新雄.浅析水闸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27):293-294.

论文作者:陈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如何强化水闸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论文_陈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