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隆福小学
摘要:在e时代,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迎合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思考内容、学习方式和交流手段,成为影响教育领域的一项革新运动。一般来说,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和枯燥,不仅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和实践,而且要通过直观、立体的数学知识表象,才有可能理解掌握抽象、复杂的数学规律公式、解题思路和逻辑思维。文章首先分析了微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基础条件,然后提出了微课的使用价值,最后提出了微课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课前使用微课指导预习;课上使用微课启迪思维;课后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巩固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微课
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结合数学理论教学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和兴趣进行,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主要是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变化和能力为基础进行,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解决数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在将微课运用到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
一、微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基础条件
(一)家庭教育现状让微课在农村教学中有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针对数学这一科目,农村家长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而微课的出现,能有效解决农村学生课后无人辅导这一难题。微课有着鲜明的特征,教学内容聚焦,主题突出,指向明确,通过微课的学习,乡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乡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为微课的制作与应用提供了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不仅普及了智能移动终端,还降低了网络资费,很多学生都具备了在家上网的条件。学生在家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网络设备来学习微课,乡村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不受限制地使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这将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传统课堂的学习模式。
(三)微课使分层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
微课的出现,使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随意调控微课的播放进度,这样也促进了"学困生"的转化。学生还可以选择以前学过的知识,对其进一步巩固,这就能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加广阔和便捷的学习空间。
二、农村小学数学中使用微课的有效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将微课引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以此不断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学生更加积极研究数学知识,提升对数学概念、理论和原理的认识等,提升学生数学整体知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数学教学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力为基础,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微课进行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实践的机会,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为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提供有利条件。
二、微课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使用微课指导预习
微课的主要功能是答疑解惑,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用心设计教学视频的内容,目标教学画面要具有吸引性,再以简短的讲解作为辅助,录制后,以微课的形式发布到互联网,这样大多数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在家自由学习,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就能快速有效地理清知识脉络,分清楚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大家共同探讨和解决在微课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困惑。这样,"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目的就可以达到。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画长方体和正方体,部分学生存在画长方体和正方体速度慢,而且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将各种不同的画长方体和正方体方法和技巧提前录成微课,让学生在微课的演示下进行预习,由于受微课的启发,学生豁然开朗,掌握了许多种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而且大大提高了课上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速度,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上使用微课启迪思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为例,学生可以课前先观看微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画法"教程,或者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学教材内容,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和特征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画法先进行基本的了解。由于学生可能还不能正确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画法,因此,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探索、组队讨论和交流,然后教师在微课视频教学中,就可以针对问题采用多种方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课后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巩固提高
微课有重复播放的特征,学生为了巩固知识可以进行多次观看。这对于理解程度不同的学生来说,都有益处,能让他们查漏补缺,有效掌握学习中的重难点,也可以培养学生灵活、创新的数学思维。比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多边形面积"这一内容时,有个别学生很难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鉴于农村学生严重缺乏实验器材,学生也难以完成多边形切割转化的学具制作,这时候就可以使用微课录制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发布到网上,学生借助网络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开展学习,从而及时掌握并强化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四、结语
相对于传统教学,不论在教学资源方面还是学习形式方面,微课均有重大突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套用微课,更不能一味只重视形式而忽视数学课程本质。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滕玉秀.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03):144-145.
[2]朱翠娟.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7(33):153-154.
[3]齐永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06):67.
[4]陈秀琴.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1):82-83.
论文作者:李林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学生论文; 正方体论文; 长方体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学中论文; 数学论文; 这一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