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技术论文_李洋洋

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技术论文_李洋洋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也不断加大,相关岩土、水利水电以及道路桥梁等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诸如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岩崩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虽然能够有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但它却是一个相对综合的工程项目,涉及诸如地质条件、岩土性质、场地环境、工程要求、气候变化、地下水动态、施工程序和方法等,许多相关的复杂性问题,并且相关理论尚待完善。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

1地质灾害监测的需求分析

1.1硬件需求

现实中地质灾害监测的硬件系统设计是我们整个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基石,因为我们设计硬件系统的效率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设计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性能,易用性,可扩展性。按照监测内容,至少应该含有雨量计、渗压计、形变计、含水率等,其次为了应用预测预报警模型,硬件还必须包括短信猫和预警机,当采集的数据大于设定的预值时短信猫会给预警机发送短信以达到报警功能。

1.2软件需求

此次设计和开发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软件按照开发需求需要对地质灾害监测点灾害现场RTU设备中各种传感器所采集到的采集数据进行接收、按照一定的协议进行解析、做出一定需求的报表进行统计、将数据上报给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分析进而做出决断的一个监测系统,此监测软件所具备的功能是对灾害点的动态实时监测、接收采集数据的数据管理、对监测点的测站管理、整个监测点的系统设置、灾害发生时的视频拍摄、对安保人员的短信报警、对采集到的历史数据提取等等多项功能。

采用C/S架构的设计,设计出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或者客户只需要安装本系统的客户端就可以访问该系统,这样不仅能确保该系统的安全性也能给客户或者监察员提供一个简单明了、直观的操作平台。

2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

地质环境的形成因素和地球发展过程中的地形移位有直接关系。后续发展中,人们的日常行为也会对地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地质灾害的消极变化可能会出现难以预计到的地质灾害。由于地质灾害的难以预料,导致防治工作的进行难度较大。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主要由以下三种:一是矿山山体滑坡现象。这是一种因为自然条件不稳定以及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矿山地质灾害,其中自然条件的不稳定多是因为过度进行矿产开发,超出了环境承载量。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会导致矿山山体产生滑坡以及崩塌现象,如果长时间大强度降雨,将会加大泥石流的损害程度。二是因为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矿山地质灾害,这主要是由于矿山结构在开采过程中发生改变,导致地下水位变化出现意外灾害。如果长期进行疏排工作,就可能会产生这类问题,这是由于长期疏排地下水会破坏地下水层的土质结构,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对地下水位的改变有极大影响。三是因为矿山环境自身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这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多是因为矿山环境的频繁改变,因为进行开采工作难免要对地下土层开挖,会导致出现地下空间,如果地表结构不够结实,就可能会出现山体变形等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山体塌陷问题。

3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

3.1降雨量自动化监测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中,为了更好优化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必然需要首先明确监测目标和对象。一般而言,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对象主要就是容易引发地质灾害问题发生的各个因素,比如降雨量就是较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如果降雨量短期内较高,必然会增加出现地质灾害的概率。在降雨量自动化监测中,首先应该布设较为合理的测量装置,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区域进行分析,明确因为降雨可能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区域,如此也就能够在这些区域有效布设降雨量监测装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应降雨量的监测可以借鉴气象部门的监测手段,利用内部惯性漏斗实现较为理想的实时监测效果,进而及时传达降雨量数据,对于是否可能出现滑坡或者是崩塌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并且及时采取恰当策略予以防治。

3.2地面裂缝自动化监测

地质灾害发生中,地面出现裂缝同样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个信号,针对地面裂缝进行自动化监测同样极为必要,构造地裂缝监测以及沉降裂缝监测都是比较常用的手段。针对地面裂缝进行自动化监测应该体现出较强的持续性特点,即需要针对测量对象和目标进行实时监测,以便明确监测目标的变动状况。比如在矿区生产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采空区沉降和崩塌问题,就需要采取实时监测模式,及时获取地面裂缝信息。地面裂缝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主要就是依托裂缝伸缩仪进行处理,借助于该仪器可以实时明确地面裂缝变化效果,这也就需要针对桩体进行合理布设,围绕着地面裂缝监测目标进行有效设计,然后应用预应力钢丝进行处理,在一端合理安装拉伸测量装置,进而也就可以根据拉伸测量装置的信息反馈了解地面裂缝变动情况。当然,为了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往往需要布设多个桩位,并且设置多根钢丝,最终优化地面裂缝自动化监测效果。

3.3地下水自动化监测

地下水作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样也应该形成较为理想的自动化监测效果,及时了解地下水的不良动态变化趋势,进而也就可以形成有效封堵或者是疏导处理,规避该方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的影响更为较为直接,这也就需要重点围绕着地下水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最大程度上了解涌水问题发生可能性,优化处理效果。在以往地下水监测中,主要借助于电测绳或者是人工测钟进行处理,不仅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很难获取实时全面信息资料。全自动无人值守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地下水监测中的应用可以依托提前设置的探头,及时了解地下水水压变动状况,对于地下水水位也能够进行实时反馈,分析了解其可能出现的严重异常变动问题。在当前很多项目地下水自动化监测中,水温也成为了比较重要的监测对象,对于分析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率具备积极作用。

3.4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

针对地面沉降问题进行自动化监测更是直接关系到地质灾害防治效果,需要确保监测结果具备较高精确度。在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中,GNSS技术的应用同样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其相对于地质环境监测中GNSS技术的应用存在明显差异,需要结合不同区域进行适应性调整,力求地面沉降可以得到及时准确掌握。远距探测类地面沉降监测技术在某些项目中得到了理想运用,但是因为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并没有形成普及。液体平衡原理的运用在当前依然占据绝大比例,其能够有效判断地面出现沉降的程度,对于不均匀沉降予以及时发现和明确,计量结果也相对更高精确,并且能够利用恰当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分析作用。

结束语: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测工作是一个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综合技术体系,相关的监测手段和监测设备也种类繁多,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法和监测方案,通过可靠的监测数据分析,按照适宜性、针对性的原则来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以便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在具体的监测工作中,相关人员要有效提高监测效率,避免因技术以及仪器的多样性造成的重复作业。

参考文献:

[1]王跃,高山.矿山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方法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9):145-146.

[2]左胜德.矿山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5):213-214.

[3]欧树召,黄加旭,李建龙.边坡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1):10-13.

[4]何朝阳,巨能攀,黄健.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集成系统设计及实现[J].工程地质学报,2014,22(03):405-411.

[5]乔辉,汪滔,谢志远.物联网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物联网学报,2018,2(03):98-103.

论文作者:李洋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技术论文_李洋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