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江苏省金湖县中医院影像科 江苏 金湖 211600)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双排螺旋CT诊断肺癌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26例肺部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经过螺旋CT诊断为肺癌,请外院专家来我院会诊穿刺,在螺旋CT引导下对该26为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并对螺旋CT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和病理活检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和对比评价。结果:CT征象主要包括:“三阻”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等。双排螺旋CT检出28例肺癌患者,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其中肺癌22例,螺旋CT对肺癌诊断准确率高达78.57%。22例肺癌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腺癌16例,鳞癌5例,小细胞肺癌1例,另外6例为炎性组织和结核肉芽组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结论:螺旋CT诊断肺癌临床价值较高,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诊断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广泛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 螺旋CT;诊断;肺癌;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097-02
肺癌是一种肺部原发性肿瘤,同时也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病变,因个人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综合因素影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1-2]。本病在临床诊断中采用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肺癌的准确率可高达78.5%以上。现将我院收治的2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采用螺旋CT诊断结果准确率和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8.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其中咳嗽12例,咳痰9例,发热8例,胸痛18例。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经过螺旋CT诊断为肺癌,请外院专家来我院会诊穿刺,在螺旋CT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并对螺旋CT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和病理活检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和对比评价。
1.2.1美国GE(Hispeed)双排螺旋CT
我院采用美国GE(Hispeed)双排螺旋CT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完成临床诊断。适用于鼻窦早期癌、鼻咽癌的早期发现,以及胸部和上腹部以及腹膜后疾病、子宫、前列腺、四肢关节等的疾病检查[3]。美国GE(Hispeed)双排螺旋CT具有四大优点:扫描速度快,扫描一个部位仅需要15秒,而且在增强高峰期可以完成全部扫描;病灶检出率较高,在一次屏气中快速完成扫描,成功避免了常规呼吸闭气扫描这种方式会因横隔位置不一致出现漏扫的情况,尤其是小病灶,检出率明显提高,做到了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提高预后的目的;扫描时较短,由于扫描各个部位之间没有层间的间隔时间,全程扫描连续而无间断,明显缩短扫描时间;三维显像功能,设备具有快速图像重建和图像后处理功能,使得三维显像成为一种可能。
1.2.2诊断方法
采用美国GE(Hispeed)双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扫描完成临床诊断,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头先进去,在患者一次屏气时间内快速完成扫描工作[4]。首先要对全胸部进行常规扫描,然后再对其病变部位进行增强扫描。扫描时采用如下参数:电压为120kV,电流调整到60~200mA之间,旋转时间设定为0.6s,螺距为1.375:1,每层扫描时间为0.8s,重建层的厚度为5mm,重建层间隔厚度为1.25mm。
1.2.3图像分析
由至少2位具有丰富临床诊断经验的医师共同完成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的工作,首先要将原始图像通过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重建处理,最终得到患者的完整诊断图像,共同分析和探讨患者病变发生的部位、评价目前所处分期和严重程度,以及病变累及范围的大小,结合临床经验共同研究,得出一致的检查结果,明确临床诊断后并经过签字进行确认[5]。检查人员要对28例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做好记录,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螺旋CT分期、临床分期具体情况以及螺旋CT征象、手术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结果情况,做好观察和准确记录,同时对患者螺旋CT图像重建和扫描显示的肺癌征象情况也要仔细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采用SPSS 16.0软件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百分比来表示技术资料,使用卡方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双层螺旋CT检出28例肺癌患者,男性16例,女性12例,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经病理证实肺癌2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病理结果:腺癌16例,鳞癌5例,小细胞肺癌1例,另外6例为炎性组织和结核肉芽组织,CT对肺癌诊断准确率达78.57%,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CT诊断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比较
*
两组患者肺癌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诊断价值较高。
回顾分析上述22例肺癌患者CT影像征象总结如下
肺癌CT分型:①根据肺癌的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弥漫型;②根据肺癌的组织发生,分鳞状上皮癌(鳞癌),腺癌、鳞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类癌、细支气管肺泡癌。
肺癌主要影像征象:中央型肺癌易出现“三阻”征象,即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周围型肺癌征象主要有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周围血管集中和胸膜凹陷等,其内钙化多呈沙粒样,可与其他易钙化肺部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3.讨论
近年来,随着X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已经研发出比传统CT扫描速度更快的螺旋CT。它沿着人体的长轴进行连续而匀速的旋转,扫描床同步匀速进行,呈螺旋扫描轨迹前进,可快速、不间断的完成容积扫描[4]。与以前的的扫描机器相比较,使用时间明显缩短,与此同时由于呼吸运动造成的遗漏以及伪影也成功避免。主要应用于检查颅脑、颈部和胸部。肺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肿瘤细胞多产生于支气管的黏膜或者腺体,多经淋巴结和血行转移,早期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即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组织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鳞癌,腺癌、鳞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类癌、细支气管肺泡癌;CT征象主要包括:“三阻”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周围血管集中和胸膜凹陷等。
我院采用的美国GE(Hispeed)双排螺旋CT是目前在基层医院应用较广泛的CT设备,扫描速度快、15秒就能够完成一个部位的检查,分辨率较高、图像质量优,病灶检出率明显提高,能够发现几毫米的病变。能准确的界定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同时观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对肺癌进行分期,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医师借鉴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新会.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77-78.
[2]李晨阳.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9):157-157.
[3]林栋.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73-74.
[4]杨云辉.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3):429-431.
论文作者:王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肺癌论文; 螺旋论文; 患者论文; 征象论文; 病理论文; 我院论文; 腺癌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