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传统能源日益加重环境污染,不利于人们的生活和环境保护工作,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为新能源的发展模式,主要应用于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它利用太阳能发电和污染环境。它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能源短缺问题。然而,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类型的不断多样化,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维护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维护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和运行维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运维;趋势
引言
近年来,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支持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在中国发展迅速。据有关统计,中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容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不仅关系到电站的稳定运行,而且关系到电站的运行成本和电站的最终收益。因此,分析和讨论了操作和维护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1、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相关概念
1.1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概念
分布式光伏发电厂是由太阳能电池矩阵、电池组、控制设备、逆变设备、太阳能跟踪控制系统等设备组成的发电系统。该系统可以与其他电网连接,并进行电力传输。由于对环境保护作出的巨大贡献,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一种绿色能源开发项目,鼓励中国目前。一般来说,太阳能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的结构,一种是独立发电系统,另一种是并网发电系统。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包含电池,后者没有电池。目前,太阳能发电大多是指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式。
1.2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优势与劣势
1.2.1优势
分布式光伏电站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最大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的环保性质。太阳能作为一种天然能源,其本身是不会枯竭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在发电过程中,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同于传统的火力发电站,其具有噪声小、绿色无污染以及操作安全等优势,对环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分布式光伏发电对于工作地址没有过多要求,实用性高,产生的能源质量也较高。最后,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工期较短,能源产生时间较短,工作效率较高。
1.2.2劣势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要缺点是太阳能,其主要缺点在于太阳能资源的收集困难。中国幅员辽阔,但气候变化很大。在一些地区,太阳能的分布密度很小,因此需要一个广阔的覆盖面积来收集足够的资源。另外,太阳能资源的收集受天气、日夜交替等非人类因素的影响,使得分布式光伏电站不断提供和获取能量。
2分布式光伏光伏电站常见异常处理原则
(1)在无电地区工作,如修补围墙,安全标志维护、除草、异物,清洗去除,刷漆等工作可以进行专职人员的安全监护下。(2)太阳能电池板的损坏应更换无光或电。(3)对汇流箱维修后应进行断电,电源和接地检查。(4)变频器维修必须按照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
3、分布式光伏电站逆变器运维检修
(1)维护和保养操作维护的注意事项。为保证输入电压不大于1100V,输入电压过高可能会损坏发电厂设备,且生产厂家不得进行质量保证和维护。在进行电气连接之前,请确保逆变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断开交流侧空气断路器,以避免逆变器的高电压。(3)在逆变器工作过程中,壳体表面温度相对较高,壳体应小心接触以防止烧伤。4。当分布式光伏模块安装和安装时,不透明材料被用来遮盖光学元件。否则,阳光下的部件电压很高,造成危险。所有操作和接线必须由专业的电气和机械工程师操作。(2)变频器电气连接中应注意的事项。(1)确保逆变器的直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并在连接前断开交流侧空气断路器。2。每个逆变器必须独立安装一个交流断路器。禁止使用多个断路器的断路器。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禁止在逆变器和断路器之间接入负载。在逆变器的输出端没有使用单芯线。当导线粗糙且质量大时,在输出端口连接被拧紧并连接不再晃动后,应打开逆变器开关。否则,接触端子接触容易暴露于不良的过热和损坏。输入电压不应超过1100V。在电池板与逆变器连接之前,确认正极和负极是否正确。(3)逆变器直流线路交流接口的连接要求。通常一系列的20—24直流组、串联电压720(36×20)V—864(36×24)V,接头最大电压不应超过1100V,使用万用表分别检查连接到正极和负极的交流正极和负极,并与MC4连接。
4、分布式光伏运维的未来发展趋势
4.1互联网+
互联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监控运维平台通过对实时运行数据的采集、计算、处理、分析、存储,结合天气状况对发电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建立业务专家知识库,实现一键体检、自动巡检等体检服务,及时发现电站运行故障或隐患,并基于消息推送技术、智能化派单技术完成自动化运维服务,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增加用户的发电收益。其中,一键体检、自动巡检、大数据分析全方位电站检查服务采用独立任务体方式控制,可扩展性强,适应不同业务的需求,内存采用缓存技术提高了任务处理、访问效率,减轻了服务器压力。
4.2大数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针对“互联网+智慧能源”专项中指出,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鼓励能源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使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及时有效接入,逐步建成开放共享的能源网络。对于光伏领域来说,要实现光伏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就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实时监测技术、远程诊断技术、通信技术等,建立起一套高效、稳定的光伏电站远程监测/诊断系统,从而为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供技术保障。“光伏大数据+监测/诊断”可为光伏系统的科学研究提供有用数据;可提高光伏电站的运行水平,从而降低光伏企业的运行维护成本,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益;可优化光伏企业的业务流程,使生产运行过程的资源与活动得到合理安排,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4.3物联网
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通过不同的传感网络,将信息传感设备相互连接形成物品与物品的分布式系统,从而实现物品感知、识别、位置跟踪等功能。远程抄表主要是通过远程智能终端的计量和数据采集,并通过网络或其他传输方式传送到特定系统的一种抄表方式,并在系统中完成其他形式的操作。远程抄表系统工作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关键设备需要24h实时监测,而复杂的现场环境决定要从系统功能、体系架构、软硬件系统的稳定性、设备功耗等角度进行评价,以智能化、小型化的监控系统为设计宗旨。而嵌入式系统则迎合了微型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为远程抄表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嵌入式系统已成为远程抄表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嵌入式系统采用物联网的无线传感网络、电力线低压载波网络等技术完全能满足电力系统远程抄表的各项要求,保证电能量数据采集与存储的及时、可靠、准确。
结束语
一个好的光伏电站运维不但要实现发电端的智能化运营维护、降低维护成本,而且要及时对光伏电站的逆变器和组串故障进行预防性报警,并最大限度减少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损失,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通过对政策、运维模式及关键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发展,先进、高效、智能化成为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的新要求,为了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趋势。
参考文献:
[1]栗清振.光伏电站的“航天运维”模式[N].中国电力报,2017-11-16(006).
[2]姚焰华.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8):143-146.
[3]孙杰.水上光伏电站应用技术与解决方案[J].太阳能,2017(06):32-35.
论文作者:王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光伏论文; 分布式论文; 电站论文; 逆变器论文; 能源论文; 太阳能论文; 中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