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钻探设备管理的思路构建论文_袁文超

关于加强钻探设备管理的思路构建论文_袁文超

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三队

【摘 要】在地质勘探企业运行中,钻探设备可以说是一线生产主要设备,其运行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对钻探成果产生影响。同时,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也是一项关键性内容,将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文中就怎样加强钻探设备管理的思路进行探讨与浅析。

【关键词】钻探设备特点;设备管理与维护;设备更新

1.引言

任何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周期,钻探设备也不例外,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不可避免会造成消耗、磨损及使用不当的现象,在这些现象发生之后,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管理以及维护工作,则会在对钻探效率以及钻孔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增加维护成本。而通过对钻探设备良好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则能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降低使用成本,并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强钻探设备管理,显得犹为重要。

2.钻探设备特点

与通用设备相比,作为特种设备的钻探设备,无论是操作技术水平,还是自身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其主要特点有:第一,野外施工能力强,无论是陆地、高原、山峦、沙漠,还是河、海、湖泊都能前往施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与气候,当然也不可避免地给设备的维护保养加大了难度;第二,寿命相对较长,正常情况下,可使用较长时间,通常来说,仅当设备在技术层面获得跨越式进步、或因以往技术替代时才需更新;第三,在具体应用中,其并不是单独作业,而需同其他设备配合来获得更好的作业效果。鉴于上述特点,如何充分发挥钻探设备的性能,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控制:一是做好磨损控制。根据设备应用特点,虽然磨损在使用过程中不可够避免,但可以通过保养、维护工作来延缓磨损程度,以此获得更长使用寿命;二是做好作业时间控制。就目前来说,我国经济发展面广、业多,各类资源开发极速提升。这样一来,势必要求各类设备一直以长时间、高强度的方式开展作业,则将大大影响设备的整体状态以及工作效果,对于企业来说,因为长时间开展作业也会加大设备维修与更新,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

3.设备管理维护方式

3.1 润滑

钻探设备维护过程中,润滑是一个重要保养方式。磨损可以说是设备使用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类型,但科学润滑,可降低设备部件磨损延长其寿命。加强润滑工作要从以下两方面重点把握:一是根据设备特点、性能、环境等做好润滑油具体型号的选择,满足设备工作需求,并在后续工作中尽量使用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目前,我国市场中的润滑油种类、品牌繁多,质价不一,性能也不尽相同,有针对性的选择是保障设备润滑效果和降本增效的理要手段;二是要定人、定质、定量、定期的方式使用润滑油。所谓定人,即要找一个对所分管的设备有一定维护保养知识的人,相对懂得其所分管的设备的结构、性能,来做好专人负责的工作;所谓定质,即要保证所选择的润滑油在质量以及规格等方面都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所谓定量,即要做好总量的控制,避免随意、盲目注入;所谓定期,即要在规定的周期进行润滑油的注入,避免发现问题临时加注。通过该维护方式,确保工作人员在流程、方法以及技术层面做到润滑到位,从而保障钻探设备的有效运行。

3.2 检查与保养

对于钻探设备来说,检查方式主要有操作检查、仪表测量、直观检查;保养方式主要有有班、周、月保养方式,时间都相对固定,且根据形式的不同,保养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班保养是在一班工作完成后对钻探设备进行保养处理,周保养是是整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月保养即是在周保养的深化,将该月发生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好其管理与保养。及时检查及时保养,可为后续维修保养工作打好基础,从而避免设备故障的反复发生,保障设备的顺利运行。

3.3 维修

维修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勤于处理,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有麻痹侥幸心理,认为某部件目前虽有问题,但还能够使用一段时间等,懒于维修,使小大问题变大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勤于检查、及时维修。修理的主要类型:第一,临修。是设备运行中临时发生故障,需临时修理,从而通过设备点检与监测,会大大减少设备发生故障几率;第二,小修。是预修工作中常用的方式,检修时间相对短,一般定期开展。其主要内容是修理更换易损零件,清洗润滑部件等;第三,中修。介于小修与大修之间的修理方式,工期相对较短,不能如大修一样可对设备存在的缺陷以及隐患进行全面的处理,只能解决小修不能解决设备故障,具有小修中全部内容,并进行损坏零件更换以及基准件的精度调整,是对小修方式中无法完全消除的缺陷、隐患进行处理的基础上使设备各项参数能够满足标准及技术要求;第四,大修。是主要部件因磨损、疲劳以及变形情况的出现而损坏或主要技术水平下降,而定期做好这部分零部件的修理、维护及更换。具体内容方面,是对所有存在损坏情况的部件以及主件进行修理更换,更换润滑材料,并做好设备零部件的清理、拆卸、装配及整机调试工作等,使其能够满足或达到原有技术参数要求;第五,预测性故障维修。要先做好维修记录的建立,其包括有:润滑油油耗,设备机温、振动、漏油点以及压力情况的记录,并掌握好作业状况,做好油滤、气滤器检查与更换的记录,防止堵塞、气穴、系统振动等情况发生,更好的对系统磨损情况进行判断和设备整体状况的甄别,做好设备维修的预测预判工作。

4.设备更新

钻探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达到报废期限,则要做好更新工作,来实现设备整体性能的提升,对于其他相关生产工作的开展也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频率方面,不能够单纯按照主观方式对更新频率进行确定,而是需要联系设备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更新,并做好后续工作的通盘考虑。通常以下两种情况要及时做好设备的更新工作:一是钻探设备大修处理后,性能没有发生好转;二是设备技术过于落后,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生产;三是设备过于老化,不能满足现阶段工作需要;四是主体部件损坏整体无修复价值。

5.管理措施

一是做好采购验收工作,购前要按规定审批,购中做到货比三家,购后要加强调试验收,金额较大设备要有纪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完成。二是做好设备台帐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网络,设立专兼职设备管理人员,各部门建立设备台帐,确保各级设备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三是做好设备档管案理。设备的使用说明、技术资料、论证报告、订货合同、验收报告以及发票等有关资料或复印件应由设备管理部门存档,确保设备资料的完整性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四是做好设备的动态管理。部门之间调拨设备由分管设备的上级领导批准,本部门调拨由其负责人批准,设备调拨必须签发设备调拨通知单,调拨过程中由设备管理部门参与监督,并做好调拨通知单备案。五是做好报废设备的管理,报废设备应由主管领导批准,相关技术、财务人员评估残值,设备部门参与,统一回收或处理,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可用报废设备,应建帐、立卡,加强维护保养,报废车辆按地方规定执行,一律不得作价转让。六是做好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设备使用部门应及时制定和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和检修规程;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到每班点检、每天巡检、每周专检、每月综合检,及时查找设备隐患,找出使用、维护、修理中的不足之处,大型重点设备必须有运行记录——主要包括大中修和保养检修记录、专项检查、事故和故障统计等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并建立维修台帐;操作人员务必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严禁违章操作和超负荷运行,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6.结束语

钻探设备是地勘企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类型,对于地质勘探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地勘企业设备的核心与灵魂。在上文中,我们对加强钻探设备管理的思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需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把握好重点,在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用科学管理维护方式加以管理,从而延续钻探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地勘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关致威,刘向民,谢超.层次分析法在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4):77-78.

[2]熊君星,赵金萍,涂海宁,刘建胜.基于FMEA的设备故障管理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2(07):66-67.

[3]王崇杰.浅谈钻探设备管理及维护[J].科技与企业.2014(03):25.

论文作者:袁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关于加强钻探设备管理的思路构建论文_袁文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