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围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这几方面进行探讨。针对这三点,提出相对应的方案和措施,对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度的解析。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进度、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对进度管理提出采用网络控制技术和定期进度报表的管理措施;在成本控制方面建立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议;在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了在不同阶段的质量管理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措施
引言
在当今的社会中,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样就是加大了建筑工程的任务量。任务量增加使得工程管理变得更加重要,而如何有效的管理是当前大多建筑公司的难题。如若建筑工程管理出了问题,将会对工程留下巨大的隐患,从而可能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纰漏,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
1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要素
1.1施工进度的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行业也随之兴起,而在其日益壮大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施工进度的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中显得极为重要,可以说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心,所以这项管理对于管理者的要求比较高。管理者需要对整体工程的各个施工点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顺序,对资源的安排也要合理调配。在编制施工进度的时候应该考虑的因素有业主的需求和建议、施工的建筑公司的条件与实力、因气候影响工人可以施工的时间、为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打出提前量等。当今社会的新陈代谢速度特别的快,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奇的观点应运而生。面对着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新奇观点和理论,作为管理者应该从中取出相对有可行性的方案,来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在尝试新的计划的同时也要对其功能性进行考究,需要通过实践证明来确定其可行性。挑选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是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的有效手段。
通过网络计划技术来编制施工的进度表,并用作编制子工序的编制,使其控制要素为时间节点,制定了完善的计划后将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管理,若无特殊情况按照作业计划进行工作。还可以通过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时的具体情况定时进行进度的调查,而施工的周期用来制作进度报表。而普遍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大多建筑工程公司以月为单位作为考察的周期。审查周期定下来之后就要制定审查内容,其中应包括最基础的几点有核实上周期的报表;本周期的成果与下一周期的预期工作;审查一下预计完成的工作量与实际报表的工作量有无差异,查找其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后确定下周的工作内容与进度,使得进度报表与预想的进度相似。在实际施工时遇到的不利因素要及时排查或者想方设法改善,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和工人的安全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成本的控制
建筑工程中成本的控制尤为重要,其意义就是在形成项目成本的时候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员调动、材料等消耗的费用进行限制。在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同时,对消耗的资源进行控制。将各个项目所形成的费用控制在预计金额以内,而且是在可以保证完成工程的前提下进行的限制。然而施工成本的控制不是仅靠管理者就可以实现的,想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则需要各个部门的努力,将控制成本当成责任来实施,变成全员的活动来实施。也可以实施分层责任制,让不同的项目分开来管理,并明确各个项目的负责人,合理分工。实施各层负责人责任制。同时,也要制作具体的实施成本控制的计划和详细的流程,各个层的负责人的分工,可以对其进行现场指导,确定最佳的方案。在方案出台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亏损的预算,对发生的亏损及时处理,及时上报,避免影响计划的实施。而编制的资金使用情况,对其进行监控并核算,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其具体的方案有几方面,其中包括对人工费和材料费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两方面分别要注意,前者需要采取的措施建议“量价分离”尽量使用短期工日结制,按一定的比例来计算用工的数量及价格,签署劳动合同来控制成本的总量;后者则需要通过定额和计量手段来控制成本,同时采用新的技术或者材料也是控制材料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是节约材料成本切勿投机取巧,以次充好来减少成本,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控制。
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要将成本控制行为规范为基础原则,而成本的大致预测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应该设计好,这样以便对以后的控制体系打下基础,变得更加容易实施。开始施工后的成本控制计划一定要制作的详细,各个层次的计划都要有,且全面。最终对成本的控制进行一次审核,如若超出预算,应进行归纳式分析。这样严谨的制度手段可以有限将施工成本控制住。
1.3施工质量的控制
建筑工程最最重要的当属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和安全系数,这两者都与施工时的材料的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施工时的质量可以影响到以后居住的人们的安全和生活水平。所以说质量问题就是建筑施工的核心问题,而强硬的质量控制措施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首先就应该提高的就是人员素质。有的时候可以说施工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建筑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在施工前对工人及员工讲解责任意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利于培养出一批一批拥有严谨作风的员工。在素质培训之后也要加强员工的专业知识,定期培训教育,有效提高员工的专业性;其次就是保障施工材料质量,建筑物的质量大多是由建筑材料的质量决定的,其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为了有效管理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是重视材料的采购环节,从源头上保障材料的质量。如果是施工方自行选择供货商,最好多选择几个备选的厂商,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优选长期供货商。如果是供货商是设计单位或业主所指定,也应当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不满足质量的施工材料坚决不采用。其次是重视材料构配件的质量的现场验收,当现场验收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同供货单位进行交涉,以验收报告为依据协调退换货事宜。最后是施工建筑材料的储存和保管问题。应当使库存的施工材料完整,不发生变质,供应部门及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仓库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入库材料构配件保管和发放,必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仓库保管原则。
同时明确各阶段的施工质量管理目标也是尤为重要的。管理人员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制定不同的管理目标。在材料的采购阶段的管理目标是采购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在主体施工阶段的管理目标是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杜绝偷工减料行为,如果发现设计不当的细节,应主动和设计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在施工装饰阶段的管理目标应当是力求尽善尽美。除了对一般的建筑部位进行例行的施工外,对建筑物关键部位和隐秘部位的施工更应当重视。尤其是对于细部的施工更能体现出施工单位的业务水平,这些也是项目验收的细节之一,应当引起重视。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采用有效措施来对施工者进行管理的总体思路综上所述,其中的重点在于材料质量的控制。如今的建筑行业越来越兴起,应该推出更加完善的制度,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4):172.
[2]赵立臣.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J].科学技术创新,2017(33):126-127.
[3]杨峥.探讨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J].建材与装饰,2016(05):145-146.
[4]张志敏.探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229+231.
论文作者:庞贤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进度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