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别 例数 心绞痛发生次数 心绞痛持续时间 观察组 35 1.35±1.04 1.80±1.04 对照组 35 2.25±0.97 5.69±2.05 t - 12.356 19.780 P - <0.05 <0.05 3 讨论急性心绞痛是内科当中常见的一种血管类疾病类型,发病期间患者疼痛难忍,胸部存在强烈不适感,发病时间较长,不同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疼痛感可持续3到5分钟。急性心绞痛发病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心肌出现短时缺血缺氧现象,心脏剧烈收缩反射到身体表面,则为患者胸口部位出现剧烈疼痛。临床当中,急性心绞痛表现出阵发特点,部分患者呈现出压榨性疼痛,急性心绞痛可表现为单发疾病,也可以联合冠心病、脑出血等。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不一,病程强度差异较大,如病情较轻,可通过常规治疗方式显著改善,少部分患者只需要适当休息就可以明显改善[1]。通过常规药物治疗,轻度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极大缓解。但对于重症病患来说,上述治疗方法缓解作用有限,临床当中要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式,才能够缓解患者病痛,改善心肌短时缺血缺氧状况,提高冠状动脉供血能力,缓解病人压榨性疼痛。进入到现代社会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人们的作息不规律,尤其是很多人群已经习惯了高油高脂饮食,熬夜,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肥胖症状,这都加剧了人们罹患急性心绞痛的风险。目前,内科治疗当中急性心绞痛主要可以划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种主要类型。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实验证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97.25%对照组患者质量有效率81.34%,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研究指出,药物治疗方式虽然在目前的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当中疗效显著。但如果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患者复发几率较高,氯吡格雷可用于血小板高聚集引发的系统性疾病,例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等,在循环障碍类系统疾病的治疗当中,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率可达95%-98%,患者急性心绞痛复发几率可明显下降,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综上所述,在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当中,联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借鉴与推广。参考文献[1]马运鹏.5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04):165.[2]赵明.氯吡格雷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9):305.作者简介:葛文娟(1986-)女,汉族,江苏镇江,2010年毕业于江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研究方向:心电图、心内科。
论文作者:葛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