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正确领会、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贯彻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讲话精神论文,正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这一重要讲话发表后,党内外、国内外反响十分强烈。全党、全国上下都热烈拥护,认为《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党在新世纪迎接新考验、赢得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在,一个学习宣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正在全党全国兴起。
一、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是在科学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深刻总结我们党和世界上一些政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和正在发生很多深刻的变化。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面临着诸多有利因素,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
从国际上看,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我们面临着国际局势深刻变动的考验。
从国内情况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实现“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任务繁重艰巨。我们面临着国内建设不断发展的考验。
从党的自身状况看,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由成立时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六千四百多万名党员。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既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教育和管理党员、干部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现在,党的建设还存在着许多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如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我们面临着党的自身状况变化带来的考验。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主动和有利的地位;我们要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复杂激烈的条件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肩负起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只有把党进一步建设好,我们党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正是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从我们事业进一步发展、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性思考。
为准备这篇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下了很大功夫,作了长期的思考和酝酿。其中一些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观点,是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现实状况进行大量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对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在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一些重要著作和我们党一些重要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讲话》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对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给予了符合实际的科学回答。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党内党外各方面意见,最后经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会议讨论修改确定下来的。这一重要讲话,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反映了党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新成果,凝结着江泽民同志对党的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深刻思考,是一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光辉文献。
二、深刻认识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显著特点是,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着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我们学习“七一”讲话,一定要深刻认识讲话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认真学习讲话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要解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只有马克思主义而没有任何其他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背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必然导致思想混乱,迷失方向,那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但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止的封闭的教条,而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胜利前进,就打不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局面,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努力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果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的就不能讲、不能干,他们讲过的话就一个字也不能改,那同样是错误和有害的,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意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后,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经典作家们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恩格斯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分析,也反映出他们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股份公司。马克思敏锐而深刻地研究这一新现象,他在《资本论》中指出:“股份制度——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恩格斯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一文中还指出,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越来越成为例外了。“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由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性。”这些重要思想,补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论述。
列宁也总是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自己的理论。他在《我们的纲领》一文中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列宁在对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在列宁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后来,列宁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著名的新经济政策。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了许多带有根本性的深刻思想。他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他深刻认识到,“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企图凭借国家政权实行直接过渡是不行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是惊天动地的伟业,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理论可搬,实践上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前进道路。我们党在这个结合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把广大农民群众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坚持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取得全国胜利的道路,而是照搬俄国城市武装起义的模式,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要求,提出了许多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等等。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如果没有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创新,在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这十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新发展和实践上的新创造,就没有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中,从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步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在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断开拓新的境界。社会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没有止境,理论创新、理论发展也没有止境。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大胆进行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例如:关于党的八十年基本经验的论述;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关于“三个代表”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的论述;关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论述;关于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论述;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论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的论述;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关于世界发展主题和各国文明多样性的论述,等等。这些论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又从新的实际出发说出了具有科学根据和时代精神的新话,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典范,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典范。要深刻理解、正确把握《讲话》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首先必须认真学习讲话原文,深研细读,反复琢磨,正确领会讲话原意。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从新的实际出发来认识《讲话》中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才能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
三、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一步提高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进一步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江泽民同志讲我们党八十年的基本经验,归结到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讲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求必须体现“三个代表”;讲实现新世纪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穿整个讲话的一条主线,是讲话的核心和灵魂。只有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正确把握整个讲话的基本精神。因此,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一定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吸取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年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赋予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纪,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了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坚持了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同时又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要求,赋予这些基本原理、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内涵,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新创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完全统一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自觉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整体,它坚持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剥削阶级的政治集团或政党在社会前进中曾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由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可能始终代表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比如,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打碎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起过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会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此,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资产阶级政党不可能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更不可能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过去、现在而且将来,都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代表着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和其他政治力量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理论的概括,又是行动的指南。我们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这是一项长期任务,但又要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我们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敏锐地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和解决生产力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比如,要根据生产力自身发展的规律,按照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调整生产力布局,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促进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的提高。比如,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科教兴国战略,抓紧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又比如,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我们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无论改革和建设,都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再比如,改革是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各项改革。等等。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研究和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比如,现在社会上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旗帜鲜明、理直气壮、科学生动地宣传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对人们的侵蚀。又比如,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我们既要抓住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机遇,加快网络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先进文化;同时,又要高度重视网上斗争,主动占领网上阵地,改进监控手段,把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自觉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是为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方面,也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最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依据,自觉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执行党的现行政策同坚持党的理想和党章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统一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决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总之,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以“三个代表”要求为衡量标准,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要求。
四、深刻认识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在新世纪,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关键在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好,使之体现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结合形势的发展,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正确理解判断党的先进性的标准。先进性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质体现。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先进性始终以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为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和领导阶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这些,都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发展。历史表明,正是因为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和执行的路线、纲领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才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正是因为我们党紧密联系党的纲领和路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重视从思想上建设党,才解决了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课题,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对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先进性本身就要求我们党忠心耿耿地为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邓小平同志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深刻地指出:共产党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实践表明,正是因为我们党把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能把全体人民团结、动员和组织起来,才能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过去这样做,今后还要坚持这样做,而且要做得更好。
(二)正确理解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定的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我们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把人们的经济地位、占有财产特别是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当作划分阶级和衡量政治态度的主要标准,这是同当时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相适应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我国已经消灭,不但国家财产归全体人民所有,而且劳动者也拥有了个人财产。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的财产也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都成为社会的主人,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需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实际出发,批判地吸取了古典经济学派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创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没有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就不会有剩余价值学说。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变成科学。可以说,在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已经执政五十多年,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我国社会各方面情况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看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刻。所有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加深对生产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科学技术的作用、社会必要劳动、资本有机构成、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研究。把这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透彻了,对于进一步理解当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正确理解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这一重要论述,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变化的实际,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原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中许多人原先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下岗职工,党政机关干部,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及归国留学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所依存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在使自己逐步富起来的同时,也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所以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说:“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把新的社会阶层中具备共产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我们党内来,符合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有利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
允许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意味着党员成分的多样化。党员的成分与党的性质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的性质。但是,党员成分不是影响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不论从事什么职业的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做到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这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我们党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农民党员占多数,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党员,但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并且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因此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党也没有因此而丧失先进性。可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绝不意味着要拒绝吸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以外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允许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这是我们党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
对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问题,我们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具体操作上要稳妥,不能一哄而起,不能降格以求。(1)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我们允许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但不是毫无原则地敞开大门,更不能把那些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拉入党内。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这四个基本要求统一起来把握,把考察现实表现同考察入党动机结合起来,切忌片面性。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要始终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及时将那些丧失党员条件的人清除出党,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3)要正确处理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与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关系。江泽民同志讲得非常清楚,“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我们要继续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进一步做好在他们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四)正确理解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所领导的事业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既有确定每个阶段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地论述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在纲领问题上的根本立场。
我们党从诞生时起,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这个最高纲领前进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共产党员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可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制订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也不可能为它的发展设计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从现实国情出发,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推进共产主义事业。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不发达,最根本的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和深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实现这个基本纲领而奋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而奋斗。如果在这个现实斗争中不忠诚、不热情,那就是有意无意地背离党的最高纲领,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者。
总之,我们共产党人是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既要胸怀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又要从现实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置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从现阶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要落实到这里;衡量一个共产党员信念是否坚定,着眼点也要放在这里。
标签:党建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