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乙己》“预习提示”的修订变化看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理念论文,语文论文,提示论文,孔乙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过《孔乙己》不同版本的教师如果细心的话,会发现教材的每一次修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为例),“预习提示”都会悄悄发生变化。我们先来看编者每次修订的“预习提示”:
(一)试用本(见四年制第七册第14课,1995年版):
《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代表新民主主义新文化向封建主义旧文化猛烈进击的一篇杰作。
这篇小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世态。孔乙己的艺术形象如此鲜明,让读者分明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牺牲品在悲苦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作者还清晰地勾画了那个社会的芸芸众生相,将可悲的世态呈现在人们眼前。忧愤如此深广,形象如此丰富,行文却从容不迫,讽刺也不很显露,作品中的哄笑之声迭起,却使人感到无限悲凉。
(二)试用修订本(见四年制第七册第1课,2001年版):
孔乙己的时代,虽然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冲击着古老的中国,但僵化、保守的传统观念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善良、贫困的读书人孔乙己在冷漠、庸俗、无聊的社会环境中挣扎,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形象。
阅读这篇小说,要注意体味作者对麻木、冷漠的国民性的批判。
(三)新课标(见九年级下册第5课,2003年版,课前没有标明“预习提示”字样):
一个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一个“苦人”和弱者,在当时的社会有怎样的命运?这篇小说透过一个少年的眼光,给我们展示了晚清世风图的一角,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沉的批判力量。
透过这些修订文字变化的表面,我们能够读出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地转变着。
试用本教材的编写者奉行的是“主题先行,意义至上,结构伴随,写法开路”的教育理念,在让师生解读文本之前,就先用提示语的形式,定好调子,统一认识,目的是引导师生必须接受这种教育理念,并且要用这种理念去解读文本,诠释文本,其思维方式是聚合式的,在探究和思考文本时,所生发出的不同结论,最终必须趋向统一。从这篇小说开头的三个“训练重点”更能够看出这种编写理念:“1.精巧的构思和环境描写;2.人物的分析和评价;3.认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即使有很多师生能够运用发散思维来进行个性化解读孔乙己,但是教材的权威地位,加上中考的推波助澜(涉及到教材问题的参考答案往往依据的是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往往会吞噬掉不同的个性解读结论,或者不敢有其他的个性结论存在。这种霸权式的“预习提示”,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逐渐渗透到师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就是以前对孔乙己的解读在好长时间内都凝固不变的原因。
试用修订本“预习提示”的直接修订背景,是因为在世纪之交发生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这次讨论的核心是过多批判了语文的工具性,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因此对试用本的修订变化比较大。但通过对修订大纲和教材的全程考察,其修订理念仍然是围绕着“主题先行,意义至上”进行的,只是把这一外延扩大了,从更为广阔深远的社会大背景中去解读小说的主题、社会意义,更加强调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意义,过多地从人文的角度探讨了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因而在修订中自然就弱化了“结构伴随,写法开路”的要求,这从《教学参考书》中更能够体现出这种编写理念的变化,应当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在新课标中,课前导语虽然没有把原来的编写理念彻底地抛弃,但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来了一个大的转弯,从少年儿童的视野,来引导学生解读孔乙己,而不是事先定调子。笔者揣摩其中的意图,从少年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学习,可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便于打开文本缺口,快速进入到文本中去,激发学生对孔乙己的多元解读。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这说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实际上应该还有编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渗透、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学习,最后达到共同接受的一个过程。这里,学生是第一次解读文本,教师是在进行二次解读文本。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新课标颁布进行试验实施时,和修订大纲只是隔了一年,两种版本的教材同时存在使用了好几年,因而对孔乙己的解读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从课堂教学到对孔乙己形象的解读再到师生的习作,孔乙己迅速走红起来,频频以新的面目到处亮相:中举、写申诉状、告状、打赢官司、经商、腐败堕落等,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孔乙己走红现象”热。
透过这三次编者对“预习提示”修订变化的表面现象,可以清楚地看到教材修订变化的大致轨迹。但是每一次的修订,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秉承继承、发扬与创新的原则,回归语文的内在本质和原始灵魂,即由视而不见的词语识记书写到强调重视(新课标教材的每一课课后都有“读一读,写一写”,课本最后附录书法),这是对语文工具性的具体实施;由琐碎肢解文本(演化为训练习题)向整体审美鉴赏过渡;由脱离社会现实到关注现实,与生活接轨(新出现的综合性学习);由名著的缺失到单独列出加以介绍等,都是在突出了语文的实际运用价值的同时,加强了语文工具加载文化的整合力度,也就是新课标所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此外,每次修订时课文插图也发生着变化:使用本没有插图,只有静止的文字;试用修订本放在前面目录之前的一幅插图,突出的是孔乙己被打折腿之后慢慢爬行的悲惨情景和掌柜的冷漠,突出强调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新课标则把插图插在课文中,内容是关于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的场面,突出了孔乙己的善良性格,给人一种同情弱者的关怀心态,符合当今的社会潮流(关注弱势群体)。变化促使着我们思考,定性、共性结论开始向多元化、个性化结论过渡,强调结论的推理探究过程——这是教材修订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