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3D技术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到医院就诊的将要实施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20例。采取随机抽取的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成员10位。对观察组的患者的CT影像学数据进行提取,并运用三维影像软件进行处理,构建3D打印的患者患病部分的肾脏模型。在实施3D打印手术之前,需与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病情的有效沟通,并对手术的流程操作进行指导;对于使用传统CT胶片的应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病情的有效沟通,并对于手术的流程操作进行指导。分析表来功能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值。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值明显比对照组低,且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3D技术应用于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效率,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3D打印;肾肿瘤;肾部分切除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肾癌的发病率也每年呈上升的趋势,肾癌的发病因素中比较明显的就是遗传、肥胖、吸烟及高血压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影像学技术提高了肾癌的检出率,特别是能够及时检测出没有症状表现的肾癌。泌尿外科中比较常见的手术之一就是肾部分切除手术,主要是用于治疗肾脏恶性肿瘤、重复性肾畸形等。通常,医生与患者在手术前只能通过影像学资料来沟通手术方案,对于手术的具体操作的认知比较模糊。医生只能用理论性的知识解释切除部分肾脏的必要性,肾肿瘤的大小、位置、表现特征等,并会告知肾部分切除术的方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者并不能了解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存在的其他风险。3D打印技术也称快速成型技术,是以三维数据模型为基础,逐步制造并堆积材料。医学领域中3D 打印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具备严格遵循个体治疗的基本医疗原则,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中的骨科、神经外科、心脏外科等科室,在泌尿外科中还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将对3D技术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到医院就诊的将要实施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20例。采取随机抽取的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成员10位。
选择的标准:经过彩超、CT平扫加增强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肾肿瘤;单发性的肿瘤,肿瘤的最大直径达到7cm;没有局部的或者向远处转移的趋向;符合LPN手术治疗的指征;手术之前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心肺功能没有显著的异常;手术之前泌尿系统正常或者感染已被控制;患者年龄在18周岁至80周岁间。
排除标准:与其他恶性肿瘤合并;有马蹄肾或重复肾等解剖的畸形。
1.2方法
1.2.13D模型打印
对观察组患者的CT影像学数据进行提取,使用相关软件对数据实施三维重建或者多模态融合等操作,然后运用3D打印机进行打印,之后在清洗机中运用自来水对模型进行处理,这样全彩的肾肿瘤模型的打印就完成了。模型的材料使用光敏树脂,动脉颜色选择红色,蓝色为静脉,浅蓝色为输尿管,透明色的则为肾的皮质,黄色或者半透明的则是肾肿瘤,其他部分也以各种颜色区分开来。
1.2.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都实施肾部分切除手术。观察组使用3D打印模型进行指导手术操作,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CT胶片指导手术。对患者实施麻醉后,让患者侧卧,升高腰桥,使用常规的消毒铺巾盖住患者。在患者的腰大肌前方向的腹侧将肾脏分离开来,打开肾周围的筋膜,使肿瘤完全显现出来,使用血管夹阻断肾动脉的主干或者目标动脉的分支,并进行热缺血时间计时,在靠近肿瘤边缘1cm的部位切除掉肿瘤。使用可吸收的倒刺线连续性缝合出血点,并关闭集合系统,使用可吸收的倒刺线对肾肿瘤切除后的创面进行连续性缝合,热缺血时间计时完成。放置肾周引流管,检查没有出血状况后,延长皮肤切口将肿瘤的标本取出,清点无误后层层关闭切口,将皮肤缝合。
1.2.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浅析绿色化工环保技术与环境治理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值。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的资料使用±s表示,并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n为卡方检验,P<0.05则表明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的患者都成功打印出肾脏3D模型,两组患者顺利完成肾脏部分切除术,手术实施中两组各存在3例使用了肾动脉阻断,其他的都采用了肾动脉主干阻断,手术均顺利进行,没有出现术后严重或者并发症情况。
观察需的患者年龄在45岁至79岁之间,手术前CT影像显示最大直径的肿瘤在2.2至5.1cm之间;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在44岁到76岁之间,手术前CT影像显示最大直径的肿瘤在2.0至5.2cm之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部位、肿瘤最大直径、手术前患者的GFR,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从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患者肾GFR的下降值,观察组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研究中使用3 D 打印技术构建了10例肾脏模型,能够在模型中清晰的显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周边血管、组织的关系等信息,这样患者就能更直观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术的操作流程等,能够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降低纠纷率。3D打印模型有助于肾部分切除术的术前医患沟通,有助于手术的规划。通过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的比较,统计结果表明,3D打印模型指导在肾部分切除术中对于缩短手术时间及肾动脉阻断时间有显著的效果。相较于传统 CT影像,3D模型能够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肾脏部分的组织区间,将各部分的组织关系及位置清晰的展现出来,能够立体显示出直观的肿瘤外部凸出情况、周遭血管的走势及肿瘤的供血动脉的位置等,手术之前能够根据肾脏模型更加深入地评估病情。3D打印模型有利于医生帮助患者规划手术路径,例如规划手术的切除范围、提前规划规避的手术风险、肾动脉阻断的位置及快速定位分支的血管等,还有可能能够对高难度手术进行提前演练。同时3D打印模型还能帮助实施手术的人员更加快速游离并夹闭目标动脉,准确确定肿瘤范围并实施肾肿瘤切除,这在极大程度上有利于保全肾功能及切缘的阴性。术后3个月的随访数据结果表明,3D打印模型指导手术对患者的肾GFR的下降具有显著性效果,这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损伤的降低,主要原因可能是3D打印模型指导手术中缩短了热缺血时间,定位了更准确的肿瘤切除范围。
4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能够帮助患者对疾病有更清晰的认知,用其指导手术操作,能够缩短手术及肾动脉阻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肾功能的损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陶岩.3d打印技术的现状和关键技术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05):87±88.
[2]罗雨丝,武泽孟.3D打印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展望[J].电子测试,2019(10):111±113.
论文作者:张古月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手术论文; 时间论文; 术后论文; 模型论文; 两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