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生活实际走进化学——新课程理念下氯气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氯气论文,社会生活论文,教学设计论文,课堂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过程的实施
首先创设情境: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有关报道(从发生到人畜中毒情况)。
由此情境可以看出:此次液氯汇露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并讲授:一战和抗日战争中氯气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氯气毒性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显然,氯气是造成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那么,氯气都具有哪些性质呢?从此展开对氯气性质的探究。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首先创设情境: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有关报道(有关物理性质)。然后,启发诱导学生根据有关情境自主总结氯气的一些物质性质(如:颜色、状态等)之后,指导学生实验探究:闻氯气气味,使学生掌握闻气体气味的基本操作方法;而后再归纳总结出氯的物理性质。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关于氯气的化学性质,我将教材做了适当的处理:将顺序做了一定的调整,主要是从此次液氯泄露事故处理过程的实际出发;液氯泄露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有关现象——感性认识入手引出氯气的化学性质,依据有关情境首先学习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
1.与水的反应
首先创设情境: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有关报道(麦地枯黄、油菜变白)。
由此情境学生联想质疑:为什么绿色麦地一片枯黄?油菜已被熏的枯黄甚至变白?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将上半部干燥下半部湿润的红色纸条迅速插入盛有氯气的小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启发诱导学生交流研讨:为什么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而干燥的红色纸条不褪色呢?讲授:氯气与水的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然后,创设情境:展示教材中图4-6氯水受光照的实验以及一瓶新制氯水和一瓶久置氯水。
氯气受光照的实验
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成分有何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氯气与水反应的理解,并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光照加速)同时联系实际说明氯气可应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2.与碱的反应
关于氯气与碱的反应,我也是利用此液氯泄露事故处理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引入的。
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救援与处理。
根据有关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以下两个问题:①有关人员为什么用浸有稀石灰水的毛巾/口罩捂住口鼻进行救援或疏散?还可以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质?
②消防战士为什么要用土包搭成围堰?围堰内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氯气与碱反应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掌握应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物质来应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
归纳总结:氯气与石灰水和烧碱的反应,并联系实际说明有关漂白粉/漂粉精以及消毒液的生产和使用原理,并由学生完成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与氢气的反应
关于与氢气的反应,我还是利用此次液氯泄露事故处理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引入的。
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有关报道(喷水)。
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假如将水注入到槽灌内将会有什么变化发生呢?
设置两个问题:①氯气与水将会发生什么反应?②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与铁又会发生什么反应?引导学生交流研讨。这样,不仅巩固、应用了已有知识,而且自然引出问题—氯气与氢气混合后可能发生什么反应呢?然后通过实验进行一下探究。
创设情境:分析教材上的实验;启发诱导学生发现教材上的实验方案存在的污染问题。
分析讲授:我对此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上面使用一个大钟罩(可使用食用油桶自制)罩住爆炸反应发生装置以防爆炸后的有毒气体外逸,并在下面用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改用照相机闪光灯为光源照射也很好地避免了使用镁条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的烟而造成的污染。做到了既环保又安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改进、设计实验的思想和方法。然后用改进方案来完成此实验。
讲授:虽然,氯气与氢气混合后光照可以发生爆炸,但是,纯净氢气在氯气中却可以安静地燃烧,并演示纯净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控制好条件是完全可以消除不安全隐患的。
最后,学生分析写出氯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启发诱导学生迁移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得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同时诱导学生从氯原子结构分析氯气为什么具有强氧化性,并演绎出与金属的反应。
4.与金属的反应
例如:氯气与铜的反应:首先利用这样一套装置完成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盛用灼热铜丝的小试管中,并用烧碱溶液吸收逸出的氯气。
然后,启发诱导学生联想质疑:为什么改用这样一套装置而不用教材上的装置来完成实验呢?
铜在氯气里燃烧
分析讲授:我改用这样一套装置的实验设计思路——环保、安全等。
启发诱导学生讨论探究:如何设计出其他的一些既环保又安全、简便的实验方案?并展示、评价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5.归纳总结
最后,归纳总结氯原子结构特点,结构决定了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不仅能与水和碱等化合物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铜、铁(说明:在通常情况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反应,因此,可以用钢瓶储运液氯,至于为什么不反应以后有机会可能学到)、钠等金属单质以及氢气、磷等非金属单质均可以氯气中燃烧,练习并小结燃烧的概念和实质。
6.学生课外活动
(1)上网进一步了解有关江苏淮安液氯泄露事故情况,谈一谈你个人的想法。
(2)概括整合“氯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指南(预案)”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你的建议。
(3)如果遇到氯气泄漏事件,你如何应对?
这样,我们就真正做到了从社会生活实际走进化学,又用化学知识来指导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