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汉市实验小学 618300
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一般不超过20年,而读书却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件一辈子的大事,开始于父母,开始于家庭教育。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量的积累,而仅凭小学语文课本中三百篇左右文章、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根本无法满足其能力形成的需求。作为家长怎样指导孩子读书,为孩子的成长储备能量,助孩子一臂之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
二、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地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不重视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总阅读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条件。一个家庭有没有书,孩子是不是经常能接触到书,这与孩子是不是喜欢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只要是对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先买好,放在孩子每日见到的地方。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
2.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喜欢阅读。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文章给孩子听,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对于这一点,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的“拥抱”下,孩子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地,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变成了“我要读”。
3.调动孩子阅读兴趣。
(1)悬念调动法。在读书时,可留下悬念给孩子。听家长读了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孩子自己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慢慢他会挣脱家长的扶持,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家园。
(2)故事梗概法。家长可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学生听,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例如引导孩子阅读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事先,家长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孩子介绍,孩子听了有趣,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
(3)电视辅助法。社会上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会对孩子的阅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家长如能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趁机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学生阅读的兴趣会比较大。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水浒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孩子们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他们常常讨论剧情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水浒》,谈谈一百零八将,孩子们边读边思、边读边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会轻松面对语文学习,助益颇大。
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积累经验,从中找出最适合孩子的。只要帮助孩子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那么学习便成为一种惯性。孩子越爱学习,他的学习能力就越强。
论文作者:麦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孩子论文; 家长论文; 兴趣论文; 自己的论文; 给孩子论文; 习惯论文; 书刊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