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0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卒中后偏瘫侧骨骨颈骨折的相关因素,并为期预防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6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侧骨骨颈骨折,记为观察组,有258例例患者没有发生侧骨胫骨骨折,记为对照组,对老年人卒中后偏瘫侧骨骨颈骨折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糖、体重指数、骨质疏松和骨折史都是导致卒中后偏瘫患者发生侧骨骨颈骨折的因素。结论:在老年人卒中后偏瘫治疗中,医护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糖、是否患有骨质疏松、体重指数和骨折史等,在治疗中有效的预防患者发生侧骨骨颈骨折。
【关键词】卒中;偏瘫;股骨颈骨折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42-02
近年来,老年人卒中后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几率越来越高,其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1]。本文分析老年人卒中后股骨颈骨折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探究,提升预防效果,降低老年人卒中后偏瘫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几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26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140例,患者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4.3±6.5)岁。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记为观察组,有258例患者未出现股骨颈骨折,记为对照组。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例,女性患者1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80例,女性患者78例。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是否发生股骨颈骨折,分析患者的年龄、血压、是否具有骨质疏松是、体重指数、骨折史等,对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监测,分析观察组2例出现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高危因素。
1.3诊断标准
1.3.1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在对患者脑卒中进行诊断中,主要结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脑卒中预防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肢体麻木、恶心等症状,出现眼前发黑和流口水等症状,通过CT检查后确定病灶的位置。
1.3.2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患者站立时会出现聚类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出现肢体畸形和肿胀,患者的肢体出现障碍,并且通过X线确诊患病处出现骨折[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2.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采用标准差进行计量资料分析,采用百分比进行计数资料分析,结合X2检验和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老年卒中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患者的年龄、血糖、性别、骨质疏松、骨折史和体重等都是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
表1 观察组发生股骨颈骨折的高危因素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老年患者卒中发生率在上升,患者会导致偏瘫等后遗症,而且偏瘫侧会形成自身的特征,很容易发生骨折[3]。股骨颈骨折是一类常见的骨折现象,由于老年卒中后偏瘫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的运动量少,患者年龄较大,产生骨质疏松,导致患者的骨密度降低,直接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4]。老年患者的运动量不足,导致骨组织的正常应力不足,使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一般都是老年人,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此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股骨颈骨折已经成为一类普遍的问题。在临床治疗中,常常出现骨折处久久不能愈合的问题,也会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老年患者多患有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强度下降,股骨颈上存在大量的血管孔,导致股骨颈的结构比较松散,股骨颈会非常脆弱。老年人行动迟缓,其很难抵御外界与股骨颈处的压力,导致股骨颈处遭受很大的应力,导致股骨颈发生骨折[5]。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患者不能站立和走路。患者的病患处会出现畸形,并且出现严重的疼痛感,在移动时疼痛感更加明显。患者的股骨颈出现肿胀,患者移动后,疼痛剧烈,影响平时的生活。此类疾病产生后,会导致患者患病处久久不能愈合,甚至会导致四肢骨折。患者的股骨头会因为缺血而坏死,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股骨颈骨折患者一般采用手术或者复位内固定的方式治疗,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6]。
在本次研究中,对老年卒中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高危因素进行探究,发现性别、年龄、血糖、骨质疏松、骨折史、体重指数等因素都是导致此类疾病产生的原因。老年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活动受限,患者不能自行下床活动,导致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几率增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几率越大。患者年龄每增加10岁,患者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几率增加2倍。女性患者由于生理代谢因素,很多女性在绝经后会发生骨质疏松,而且患者每天活动不多,更加容易发生骨折。高血糖患者平时会服用各类激素类药物,患者的骨密度会比正常人低。体重较重的患者,当患者出现偏瘫后,容易给肢体产生很大的负荷,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几率也会提升。
在对老年卒中后偏瘫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析后,发现年龄、性别血糖、体重指数、骨质疏松和骨折史等都可以作为导致股骨颈骨折发生的独立因素,这些因素即使不互相干扰,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非常低,95%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如果患者具有骨折史,患者的骨折处不容易痊愈,也容易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老年卒中后偏瘫患者应该接受医护人员的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这些高危因素,有效的预防股骨颈骨折。在脑卒中疾病治疗中,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协助患者运动,提升患者的肢体恢复能力。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平时食用牛奶、鱼类、虾类、蔬菜等食物,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及时补充维生素。针对患者的病情,定期检查,从而降低患者发生骨折的因素。定期对患者的骨密度进行检查,确保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从而提升肌肉力量,提升骨骼强度,有效的降低骨矿物质密度的降低。
综上,老年人卒中后偏瘫股骨颈骨折发生的高危因素有很多,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史等都可以作为独立的高危因素。所以,在患者接受治疗中,医护人员应该注重这些高危因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的预防股骨颈骨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兆慧,黄利珍.老年人卒中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2):18-19.
[2]周晓霞,吴件姿,何伟方,甘春红,周柳晓.脑卒中偏瘫侧股骨颈骨折16例围术期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8):65-66.
[3]周伟,倪江东,贺学军,易惠军.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卒中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4):6-8.
[4]唐建东. 脑卒中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与康复[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1:1.
[5]赵鹏,关海森,范波胜.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脑卒中偏瘫侧股骨颈骨折20例[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98.
[6]洪秋芹,张苏莉,王雪梅.偏瘫后患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07):27-28
论文作者:陈慧慧,徐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股骨颈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论文; 因素论文; 卒中论文; 老年人论文; 骨质疏松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