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周鑫
摘要: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领地,受到整体教育改革的启示。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性学习”为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以获得大量的知识与技能为目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一个“学习化”社会里如何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学习能力,又有着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精神的人。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思维能力 言语能力 意志品质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中学生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这四大变革,为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1.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 语文学习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因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比如在个性化阅读以及自由、有个性、有创意表达中离不开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研究问题、形成成果时离不开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交流汇报、讨论辩驳时离不 开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思维的心智操作。
2.锻炼学生的言语能力。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大类。内部言语又可分成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类。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小组合作研究,强调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的经常交流和共同分享。这就需要口头言语——口语交际来完成;高中语文研究成果的表达主要应由书 面言语来担任,当然,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达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时,尤其不能离开内部言语。特别是阅读活动中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常常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必须借助内部言语——思考问题时对自己发出言语的活动才能完成。显而易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言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3.陶冶学生的情操。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1)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评价社会现象的道德感。
(2)加强学生的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知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学生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其求知欲望、认知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等会得到一定的满足感,产生一些积极的情感,发展其理智感。
(3)培养学生的美感。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美感是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 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鉴赏和创作活动是进行审美的重要渠道。阅读优秀的作品,品位其语言,感受其思想及艺术的魅力,能较好地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活动。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研究并解决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要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i发挥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要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
5.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生长期进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注重感悟、重视积累、善于质疑、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互切磋、合作探究、乐于交流、共享资源创意成果、关注现实等习惯。
6.增强学生的能力。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个性化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力、个性与创新表达的能力等等;还能够发展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创造出一些文学作品等;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提效率,而且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增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7.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性格是个人对现实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格是他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8.形成学生的心象。心象是当对象不在眼前中浮现出的形象。心象是一类很重要的知识表征在对象未出现的情况下去表征和加工这些对象。思想象作文或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中出现的颜色、形状、大小、方位等视觉特征戢视觉心象;他们还常常会用到经过头脑对记忆心工、改造而产生的新心象——想象。而高中语文习作的主要内容则是让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性,追求思维的创新和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能够不断获得和发现,学习有创意的表达。
总之,传统的接受式语文教学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改革传统语文教学体系,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入语文教学体系势在必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正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过程性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中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指导技能,针对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采取与生活贯通、学科渗透等方式,全方位、分层次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走上研究之路。只有这样,研究性学习才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论文作者:周鑫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0
标签:研究性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心象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言语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