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成人教育杂志”年度综述_成人教育论文

2005年《成人教育学刊》年度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刊论文,成人教育论文,年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统计

2005年《成人教育学刊》共收录文章1400多篇,全文转载163篇,分布在64种刊物上,其中《成人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中国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 12种刊物排在前八名。具体情况见表一:

二、 热点

1.关于成人教育与和谐社会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紧接着“两会”期间,“和谐社会”是代表和委员们议论最多、最热烈的话题之一(朱新均,第10期)。那么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潮中,成人教育应如何应对、如何改革和发展就成为大家讨论关注的一个热点。《成人教育学刊》2005年第11期,转载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的一组关于“成人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6位专家学者的笔谈,从各个侧面对此热点进行了研讨。学者们认为:(1)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成人教育可以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两个方面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李志远)。(2)在诸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中,特别是在促进教育公平及社会正义和公平、阶层和谐、社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社区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周嘉方)。(3)公平、完善、普及的国民教育是通往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桥梁,基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缺失的事实及其给社会和谐与发展带来的隐患和负面影响,应积极依靠成人阶段的教育来给予矫治和扭转(聂琴)。(4)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石(姚远峰)。因此要大力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提高农村整体素质(王莉颖)。

2.关于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

随着我国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践的推进,随着成人教育事业特别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博士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学科建设成为成教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话题。首先,关于成人教育概念的问题。这一直是成教理论界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看似简单明了的“成人”概念,到了成人教育学科研究中也变得复杂化了——有从生理年龄界定的,有从接受教育类型划分的,有从从业状态不同判定的(朱涛,第5期)。有从字面的意义作解释的,即从“成人”和“教育”两字的解释入手,再结合而成,有从功能上作界定的,即从对功能的认识来理解成人教育,有从性质上作界定的,即从成人教育的本质上作界定(何爱霞、柳士彬,第9期)。另外国际上关于成人教育对象“年龄增大说”和“年龄限定说”在我国得到集中的体现,实际上我国教育对象成为一个典型的“无年龄限制的领域”(肖利宏,第1期)。其次,对于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学者们提出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范式的缺失;(2)学科边界的模糊;(3)专业文献的不足;(高志敏、纪军, 第6期)。(4)价值认可的淡化;(5)实践层面的功利化;(6)理论研究的实用化;(7)研究梯队的薄弱化(张夫伟、张红艳,第7期)。面对这些困境学者们提出了成人教育学科今后的发展走向应为:(1)重建学科的研究范式,重廓学科的研究边界,回归成人的生活边界,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高志敏、纪军 ,第6期);(2)科学定位成人教育价值,正确调控成人教育实践,合理确定成教研究方向,着力建设成教研究梯队(张夫伟、张红艳,第7期);(3)全面更新学科建设理念,重点组建学科研究基地,认真组织学科合作研究,积极推进多向学术交流(朱涛,第8期);(4)创新和完善成人教育学研究方法(何爱霞、柳士彬,第9期)。

3.关于成人教育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成人教育近年来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成人教育对象无年龄限定的状况使成教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肖利宏,第1期)。其次,由于对象不清致使成教规模过于庞大,从而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不受社会重视;教育资源匮乏;办学理念滞后;教育任务繁重(孔月吹,第4期)。第三,成人教育在发展规模、教育质量、立法环境和竞争机制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王加林,第9期)(曹致中、乐传永,第12期)(张军,第3期)。面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①可以成人的社会属性限定成人教育对象来发展成人教育,从而使成教发展更有经济保障(肖利宏,第1期)。②要端正意识,树立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保持发展意识(王加林,第9期)。③要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车文辉,第2期)。要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农民教育为重点(张学军,第4期)。④学者普遍认为,成人教育的发展要在科学发展的引领下全面创新。只有改革和创新,打造品牌,创建特色,成人教育的发展才会有出路(黄焕山,第4期)(孔月吹,第4期)(蒋立文、经贵宝 ,第9期)(文锦,第9期)(张军,第3期)。

4.关于农村成人教育

2005年《成人教育学刊》共有8期上了此栏目,共复印了论文14篇,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形式下农村成教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服务、农村成教和职教实行一体化问题和对农民培训模式的研究等问题。其中的热点是农村成教发展与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展成人教育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成人教育在新形式下,必须通过建立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校合一”的农村成人教育新机制,重点培养农村乡土专业技术人才,并加强农村后备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教育来发展农村成教(曾青云、崔铭香 ,第6期);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致富为根本目的,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途径、多样化的培训策略,发挥社会各层面的积极作用,构建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张放平,第8期);要从转变农民教育观和农民自主接受教育意识入手,建立面向农村教育的学习系统,从而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真正实现(杨诚德,5期)。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只有通过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来实现(张维新、陈宇晖,第10期)。所以,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要“两教”一体化发展,这样将克服旧的农村教育体系的种种弊端,使“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曹静、黄正泉,第10期)。

5.关于远程教育质量

远程教育是2005年成人教育学刊的重点栏目之一,为每期必上栏目,内容涉及远程教育理论及教学多个层面,但随着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其教育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远程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学者们认为,1、要实施统一性质量观,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强化管理(李凤歧,第5期)。但统一不是没有特色,远程教育的质量标准要根据其对象和需求来确定,要体现自己的特色(高勇,第11期),特色就是生命,应做到:a.解决好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b.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c.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题。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水平课程。学者们一致认为应切实在开发优质精品课程上多下功夫,因为这是远程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环节,是现代远程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李凤歧,第5期)(杨云,第8期)(杨建军、杨改学,第10期)。2、除了在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效果质量控制、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从业人员资格与在职培训等内部环节引入质量控制,还可以从现代远程教育结构的外部对远程教育质量来施加影响。例如,政府的行政管理、社会的评价监督和其他现代远程教育机构等环节来推动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杨云 ,第8期)。3、要从教学资源、学习交互、评价与考试等方面入手,严把质量关,例如在评价与考试方面,a.严格考试管理;b.保证评价的信度、难度和效度;c.完善考试系统;d.建立网络教育学院年检制度等(杨建军、杨改学 ,第10期)。4、要从规范招生行为入手,保证生源质量,讲求适度规模,不能无限制地扩张(杨建军、杨改学,第10期)。那种“网络所及之处都能开展远程教育” 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远程教育要在一定的管理范围、服务范围之内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后才能够开展。(高勇,第11期)。5、要大力提倡创新素质质量观,从这一理念出发去创新远程教育质量体系。(高勇 ,第11期)。

标签:;  ;  ;  

2005年“成人教育杂志”年度综述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