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绘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沈阳师范大学

分析绘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110034)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提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语文。”随着绘本在国内的兴起,绘本教学以其特有的形式在语文教学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绘本不仅可读,而且可想,可写,可演,可玩。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把绘本运用的到语文教学中,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绘本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绘本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语文能力。但是,现在绘本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的体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绘本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以至于没有充分发挥绘本的作用,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并未全面达成。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绘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到小学的实地考察,提出绘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绘本;语文教学;语文能力;应用


将绘本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效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写作,口语交际,阅读,动手实践”四方面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如何将绘本有效的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教师也是一种能力的考验和提升,教师在教材选择、教学形式等方面的能力也会因此得到锻炼。所以,如何将绘本有效的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绘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教师对绘本的重视程度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只有语文教材上的知识才是对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最有用的知识,学习形式也大多是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课堂氛围也如“一潭死水”,而绘本内容生动活泼,但是绘本的应用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大多数教师认为绘本仅仅是一本图画书,甚至认为是小儿书,它应该是学生课后放松玩耍的工具,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绘本,会影响语文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所以,教师对绘本的错误认识导致绘本在小学实际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得以重视和科学有效的应用。

2.教学形式单一。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现阶段绘本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讲解和学生之间共读这两种形式。这并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因为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识字量有限,课堂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而且单一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动手实践”的能力影响不大。所以教师应该运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合理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教学形式,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教师对绘本教材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多数教师对于绘本题材的选择主要侧重于故事情节类,认为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才更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教材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甚至一些教师对绘本教材的选择并没有固定的目标性,随意性较强,这就将绘本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绘本教材形式多样,可分为:科普主题,爱的主题,分享的主题,传统文化主题等等,所以教师对于绘本教材选择的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绘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提高教师对绘本的重视程度。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和教育者,所以教师的言行和认知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和巨大的,如果教师对绘本的重视程度低,那么自然会导致学生对绘本也失去兴趣。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加强对绘本的重视,对于学校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绘本的理解和认识,帮助教师深刻认识到绘本对于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积极作用,鼓励教师合理选择绘本,然后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开展语文教学。对于教师方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经典的绘本书籍,加深自己对绘本的了解,扩大阅读量,同时深刻挖掘绘本故事背后隐藏的内容和道理,将绘本与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合理的开展教学环节,然后进行有效的评价,最后进行教学反思和测评,从而发现绘本对学生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由此重新认识绘本,提高对绘本的重视程度。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的阶段,如果教师整堂课都按照单一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环节,难免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所以开展多样的教学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绘本是一种又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幽默简洁的文字构成的书,所以它具有“可读,可看,可想,可玩,可演,可作”的特点,教师不妨利用这些特点设计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1)让学生通过绘本的图画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故事进行“补白、续写、改写”,这样的形式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提升,同时锻炼了想象力。(2)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绘本故事情节的表演。让学生通过扮演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结合自己的语言,将绘本故事演绎出来,对于学生的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很大的锻炼和提升的。(3)开展学生之间“推荐好书”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推荐自己喜爱的绘本书,并向对方讲述这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4)绘本制作。通过启发学生自己亲自制作喜爱的绘本,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画画能力。

以上的形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是学生们所喜爱的,这样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目标。

3.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选择绘本教材。绘本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的前提便是选择的绘本教材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教师盲目的随意选择,并不能与语文教学有效的结合,使得课堂形式的开展略显生硬,绘本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教师应该对绘本的选择给予高度重视,在日常的学习中,大量阅读有意义的经典绘本,推荐给学生阅读,通过实践观察和分析,总结出学生喜欢的绘本,归纳不同的绘本类型,再将之与相对应的语文内容有效结合,设计出两者结合的教学形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绘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绘本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重视程度不高,教材选择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学形式单一等。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教师对此问题的重视,并使问题得到改善和解决。从而让绘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促进语文教学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34-35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M].2011

[3]曾华玲.小学低段语文的绘本教学策略研究[J].部编版语文教材,2018

[4]闫学.绘本课程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禇岩(1993.05-),女,辽宁省锦州市人,学历:研究生专业:小学教育,学校:沈阳师范大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沈阳师范大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分析绘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沈阳师范大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