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群众路线_市场经济论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群众路线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坚持群众路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更应论文,群众路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条生命线

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一条生命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邓小平同志为了引起全党的重视,在《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中强调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工作路线。

二、是否坚持群众路线是关系党的改革开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宏伟的工程,其最终目的是把经济搞上去,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更快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这一宏伟任务,就必须发挥党的群众路线这个政治优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恢复和发扬优良的传统作风,在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观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一度不很正常的党群关系得到改善。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从办实事入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然而,在充分肯定党群关系好转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年来,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以及产生的消极影响,使不少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确实淡漠了,宗旨观念动摇了,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矛盾的、对立的,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平等竞争、等价交换,一切都是为了赚钱,过去讲的群众观点、为人民服务已经过时了。因此,同群众的联系明显地削弱了。在有些地方,一些人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甚至滥用职权大搞特权和不正之风,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完全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立场。这些情况,极大地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威望,妨碍了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

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步性。我们党在探索和确立新的经济体制过程中,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基本目的,把“三个有利于”和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始终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前提。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371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他又说:“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我们的改革是不会变的。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第29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是否自学地坚持群众观点,是否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一个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从根本上讲,这是由我们党处于执政的地位所决定的。党在执政后如果脱离群众,其政权就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些剧变和挫折,就足以有力地证明这一点。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时刻把自己摆在人民群众之中

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的思想情绪,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善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只有把经济建设搞好了,经济实力提高了,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善于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要引导群众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把精力集中到共同致富的目标上来。

第二,必须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体现群众的意愿

应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以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是深受广大群众拥护的。现在的问题是还应在具体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在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不走样,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第三,加强廉政建设,改进领导作风

既然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可为什么仍有一些群众感到不满意,甚至出现“端起碗来吃肉,丢下碗来骂娘”的反常现象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多年来始终没有解决好为政清廉和转变领导作风问题。

加强廉政建设,首先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教育,加强党的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的教育,认真开展各项群众工作,切实解决与他们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各种具体问题。同时要坚持从严治党,坚决清除腐败分子。否则是很难真正形成党群之间水乳交融的亲密联系的。

改进领导作风,也是联系群众的重要环节。改进领导作风,主要是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克服官僚主义主要是解决一个根本立场,即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解决“公仆”和“主人”的问题。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主要是解决科学的工作方法问题,解决能否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我们要像陈云同志主张的那样“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坚持实事求是,实现主观、客观相统一,学会和掌握用辩证的观点观察事物、解决问题。

标签:;  ;  ;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群众路线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