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ISO9000提出,所有工作都是通过一个过程来完成的,每一过程都包含输入、输出的供应链关系。供应链是由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供方、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顾客所组成的供需网络.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是所有相关企业的物流、信息流、价值流、服务流的集成化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供方的评价与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供方的评价和选择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供方;评价;选择
前言
在信息技术催化下,世界经济的变革已经进入了加速状态。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经营全球化,以及高速竞争造成的高度个性化与迅速改变的客户需求,使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供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和复杂。企业越来越强调自身的核心资源,而对于非核心的生产资源则通过供应链的完善后从供应商处获取。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强弱对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的绩效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如何正确地、科学地评价与选择供应商成为企业面临地一个重要任务。
1、供方的评价准则
供方评价问题涉及因素众多,评价指标既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而且指标权重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通用的、可扩充的供方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全面性原则
供方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供方各个方面的情况,并且能将各个评价指标与系统的总体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以便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优劣.
(2)简明科学性原则
在供方信息尽量充分的前提下,所选指标数目应尽可能少,简洁明了,过多的信息或指标容易出现重叠和交叉.
(3)稳定可比性原则
指标筛选过程应尽可能选用可量化的指标,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指标体系中的数据来源要真实可靠,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4)灵活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有数量上的变化,还要有指标内容上的变化,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增加和删除.
2、供应链管理意义解释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研究最早是从物流管理开始的,供应链仅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职能的运作模式。除了传统采购领域涵盖的范畴之外,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从最初的原料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全部业务活动。早期的供应链管理侧重于供应链效率的提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要想在全球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根据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产品,包括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服务等,下游企业再向其下游企业提供产品。位于上游的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叫做供应商,位于下游的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叫做采购商。
随着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由早期单纯的买卖关系转变成为更紧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与战略合作供应商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合同,在有效缩减成本的预期之外,同时也削弱了企业更换供应商的能力。同时,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往往导致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范围越来越小,致使单源供应商成为供应链上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制定可持续的供应商评估管理体系成为企业的必须研究的重要战略。
3、供应商选择评价与选择方法研究
3.1供应商选择过程研究。
理论界对供应商选择过程的专门研究不多,基本是对商业活动实践中企业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所采用程序的总结和归纳。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即初选阶段,主要是设定供应商选择目标;选择阶段,包含了候选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选择确定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选定最合适的供应商。每一阶段又分为多个步骤,包括需求识别,成立供应商选择团队,市场调查,确认选择标准,供应商筛选,识别潜在的供应商,供应商实地考察,样品分析,工程订单试生产,供应商考核期,正式确定供应商等。企业应该根据采购活动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在市场上获得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程度,简化或扩展供应商选择评估过程。
3.2供应商评价阶段研究。
出于最小化决策成本和最优化决策结果的需求,采购商通常对供应商进行分阶段的选择评价。一般情况下,采购商在选择新的供应商时都是是从粗到细,循序渐进,逐步缩小其范围的。在初始阶段,采购商通常通过分析获取成本最低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随着供应商选择过程的推进,企业会逐渐使用获取成本较高(如供应商现场审核)直至最高(如工程样品试生产)的信息来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是一个多属性决策的问题,选择适合的供应商选择评价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采购目的和侧重点选择不同的供应商评估方法和标准,并不是所有的标准都需要用作决定供应商选择的依据。选择供应商的方法较多,通常需要根据对供应商的了解程度、供应商的数量和具体的采购要求等来确定。事实上并没有公认最好的的一种选择供应商的方法,而实践中企业也往往结合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随着供应链的发展,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的提出,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3供应商选择评价方法研究。
供应商选择评价方法有分类法,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评价法。通常,正式的评估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选择标准、每项标准的权重(或类别)和评价表。决策标准是供应商选择团队评估供应商的基础依据。L公司通常会设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质量、价格、交货、服务等标准是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则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的细化。如质量的二级指标可能包括产品合格率、质量控制体系、不良品处理等等指标。供应商选择团队经过讨论,根据每项选择标准的重要程度,给每项标准赋予一定的权重(百分比)。权重越高,该标准则越重要。权重的总和为100%。评价表是供应商选择团队决定如何衡量供应商的实际(或期望)绩效的基础和依据。
通过对每项选择标准的权重和评分的乘积进行加和,就得到了该供应商评价的总分。然后通过比较各个供应商的总分,从而决定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评分是通过设定每个指标对应的权重以及各个指标的得分值综合得出供应商的总分值。另外一种L公司常用的评分方法是分类法。供应商选择小组根据评估标准列表对供应商绩效进行排序和评分。首先按照重要性对各个标准按照权重赋予相应的分数,例如100分为满分,价格占15%,就是15分。然后对各标准的评分等级进行量化,并分别标识出评分各等级的含义。例如针对价格,如果满足预期价格,就是15分,高出预期价格10%则给10分,高出15%则是5分,多于20%则为0分。分类法由于其简单易操作,对于一些间接材料或非关键采购可提供足够的信息,因而使用更为普遍。
结语
企业需要维护并发展长期稳定的良好供应商合作关系,通过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保证企业供应链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作,最终建立和维护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网络。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是一项主观性和变动性都相对较大的决策。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供应商选择评价系统,运用适合的方法对供应商进行科学高效的选择评价,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珊珊,部振华.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物流科技,2010(3).35—37.
[2]冯质冉.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2009.
[3]皇甫治国,马文钰.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模型[J].交通科技,2010(2):125—128.
论文作者:滕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供应商论文; 评价论文; 企业论文; 供应链论文; 指标论文; 标准论文; 权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