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产业目录_手机电视论文

2007年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产业盘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多媒体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事件回放:

2007年1月4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管理的通知》。《通知》的重点是:目前,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系统测试工作正在进行,相关配套标准将陆续颁布,产业化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但经查,仍有个别单位未经批准,采用非广电行业标准的技术体制,进行移动多媒体广播试验。总局已分别对违规单位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整改要求。

编辑点评:

此一通知,令人不禁联想到半年前4月27日的同名通知,以及更早之前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数字电视试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6年3月31日和4月27日,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强移动数字电视试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管理的通知》,通知中两度叫停全国未经许可的移动电视试验,“即日起,各地一律不得新开移动电视业务。此前已经开展业务的企业,可以在‘五一’前补办审批手续。向广电总局提出试验申请但未获批准,或逾期未提交申请的机构,须在6月15日前停止业务。”“在广电总局颁布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前,未经批准,各地不得擅自进行试验或开展业务。”

在中国做媒体,看懂政策意图往往最为关键,广电连续出台规范《通知》,其肃清然后进入这一市场的强势态度显而易见。首先,中国数字电视一直没有自己的标准,地面数字电视虽通过国标,但产业化还有待时日,而以Stimi为核心的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标准则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并有望看到产业化前景的第一个标准,也是广电继数字电视之后的一个最有希望带动行业成长的潜力股。从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态度(包括对于TD标准/AVS标准/闪联标准)来看,国家自然会支持自主标准;其次,以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为代表的手机厂商瞄准了中国这一潜在市场,纷纷在各地推广自己支持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在韩国已经商业化的DMB标准,一旦形成既成事实,就意味着每年巨额的专利费,对国内相关产业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当然是向来以保护民族企业为己任的中国政府不愿看到的;第三,广电意图通过政策规范肃清市场,也包括移动运营商的试验在内,既然你是视频,我广电就有监管的必要,但移动运营商却否认接到过此《通知》,并认为是针对广电系统内部的广播方式的手机电视标准,与电信运营商所使用的电信方式的手机电视标准无关。其实,监管归属权的问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也是推动这一产业未来良性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第四,由于我国地面广播电视频率资源非常有限,目前对频率的无序占用,极大地浪费了稀缺资源。

至少有三点较为清楚了,第一,CMMB已经得到政府支持;第二,广电对进入移动电视市场并掌握主导权势在必得;第三,CMMB出台意味着国外标准基本没戏了,第四,数位汇流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从监管源头的融合得以解决。

关键词:产业链初步构建完成

事件回放:

2007年3月19日,1F101——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信道解调接收芯片——正式研发完成,并于23日凌晨通过所有测试项目。

截至2007年3月22日,已有91家国内外相关单位参加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工作组,包含了信道、信源、复用、电子业务指南、业务运营、节目制作、发射、补点、网络规划、信号覆盖等CMMB各个相关核心技术,也涵盖了发射机、补点器、测试设备、网络运营支撑系统,特别是核心芯片的研发也已纳入工作组。

2007年5月29日,CMMB获得了信息产业部划分的2.5GHz频段的25M带宽资源,利用CMMB提供20套电视节目、30套广播节目及数据服务成为事实。

2007年6月9日,CMMB工作组消息称,两年内CMMB专利完全免费,这将意味着,中国手机电视相关行业每年将从自主知识产权上节省160亿元的巨额专利费。

编辑点评:

相比2006年的高调,2007年伊始的广电,声音渐渐沉寂下来,面对电信系提交国标方案的炒作,广电反而更为沉着,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产业链的初步构建。

首先,名为1F101的这枚接收芯片适用于手机、PDA、MP4、PMP、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它的研发成功,意味着CMMB系统终端大规模商用的可能,而终端的大规模商用对于本来就具备内容优势的广电来说,也就意味着CMMB的产业化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CMMB标准工作组成员扩大到91家,涵盖了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既包含了信道、信源、复用、电子业务指南、业务运营、节目制作、发射、补点、网络规划、信号覆盖等CMMB各个相关核心技术,也涵盖了发射机、补点器、测试设备、网络运营支撑系统,特别是核心芯片的研发也已纳入到工作组中。既包括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内容商,以广科院、无线局为代表的传输标准设计方,也包括以创毅视讯、华旗为代表的芯片供应商,以中兴、夏新、海思半导体、UT斯达康为代表的终端生产商,甚至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也参与了CMMB小组,加上已有明确参与意向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电子等国际厂商,标志着CMMB产业链的构建已经初步成形。

再次,3月召开的2007CCBN上,除了1F101芯片外,还看到广电已经部署完成并即将推出应用的紧急广播业务平台和包含即时财经资讯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之5月底信产部明确划分给CMMB的25M带宽,标志着CMMB内容和应用服务也已蓄势待发。

可以看到,从衡量一个标准是否成熟的首枚CMMB标准信道解调芯片1F101的诞生,到完整产业链的初步构建;从手机、MP3、MP4、USB等接收终端的相继面世和大规模商用,到音视频广播电视节目、紧急广播、交通导航、电子邮件和即时资讯服务、互动点播等内容和应用服务的准备就绪,CMMB已经完成了产业链的初步构建和产业化的前期准备。

关键词:产业化运营开始布局

事件回放:

2007年10月,广电总局在北京、青岛、沈阳、上海、秦皇岛、天津等6个奥运城市,以及深圳、广州两个产业化基础较好的城市,共8个城市开通了CMMB发射站,进行相关覆盖和网络信号试验。

其中,北京地区试验网在已有中央电视塔单一信号源的基础上,陆续开通了位于京广中心和亚运村名人广场的两个信号站点,形成了覆盖五环以内的单频网(SFN),标志着北京市CMMB信号覆盖和测试的初步完成。

10月5日,CMMB在青岛试验成功,青岛成为全国八个试点城市中第一个成功试验的城市。

编辑点评:

从广电对CMMB产业链的构建和产业化布局的规划,包括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推出、标准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市场的规范和肃清、产业链相关环节的聚拢、产业属性的明确和创新经营模式的设计、中央与地方利益冲突的回避、与相关产业如DAB范围的界定、与电信系竞争和融合的暂时回避,等等,可以明显感觉到,广电在推动CMMB产业发展上已经较数字电视时期显得更为成熟、稳健和自信。

相比数字电视盈利模式的设计和目前的应用,业界普遍对CMMB的前景更为看好。源于两个原因,首先,广电吸取以前的经验,CMMB一开始就从系统角度出发注重应用带来的推动,包括成立CMMB标准工作组,吸引产业链相关环节积极参与研发,以及对DRA(我国另一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的捆绑(伴随着DRA的加入,二者形成相互促进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以及扩大可适用的终端范围(除了手机,MP3、MP4、数码相机、笔电、PDA、USB等各种终端),多管齐下,加速产业化的进程。其次,目前数字电视仍定位于受众支付的盈利模式,无论国外的经验还是国内的实践(付费频道食之无味,成为鸡肋,高清从付费走向免费),均证明第三方支付才是比较现实且行之有效的方式。CMMB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第三方支付,基本音视频继续走免费带广告,紧急广播等应用服务走行业应用企业付费,为业界普遍认可。

关键词:手机电视国标征集事件

事件回放:

2007年11月9日,手机电视国标测试组和监理组第四次工作会议决定,11月14日正式开始标准测试。在这次会议上,国标委宣布了参与测评的四个候选标准:北京新岸线提交的T-MMB方案(新岸线方案),清华大学提交的DMB-T/H方案(清华方案),中目标准化协会提交的CDMB方案(中标协方案)和尚视互动公司提出的IMMB方案(尚视方案)。广电方案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交的CMB方案(华为方案)没有出现在名单中。

11月18日,广电总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将GY/T220.4—2007作为移动多媒体广播第四部分,宣布为电影电视行业标准,从2007年11月20日起正式实施。

编辑点评:

手机电视国标征集事件不是第一次,广电CMMB标准缺席也不是第一次。

2007年1月底,国标委第一次宣布开始征集手机电视国标,截至3月底,收到信产部系统的三个方案,分别为北京新岸线的T-MMB、清华大学的DMB-TH、华为的CMB,并且,三个方案也已经向国标委提出了“TD-SCDMA+DAB+AVS”的融合方案。在整个招标过程中,丝毫没有见到广电的影子,CMMB也不在提交方案之列。

那么,广电在做什么呢?从1F101接收芯片的研发成功,CMMB标准工作组成员扩大到91家,以及CMMB接收终端的推出商用,可以看到,广电选择了以退为进,以首先商业化应用扩大为推动。

第一次国标征集事件以广电的缺席而无果。

2007年10月,产业链构建和产业化测试初步完成的广电终于提交了自己的方案,但同时也提出了种种参选条件,但最终还是由于参选条件的未达成一致,在测试工作开始(11月14日)前夕,又一次选择了缺席。紧接着的11月18日,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了紧急通知,继续推动CMMB行业标准。

尽管电信方面和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广电退出国标测试是阻挠国标出台以及可能会影响中国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进程,尽管广电方对业界的质疑和媒体的猜测选择不置可否,但笔者也大胆猜测,广电方的此举,一方面是吸取地面数字电视国标的教训,避免再一次出现在各方利益的妥协下的所谓融和标准的怪胎,另一方面也的确看到广电的战略选择,以率先推出行业应用造成标准选择的既成事实,由于广电系可以控制内容,决定内容发射的技术,若其在发射信号上使用自身的标准,则接收终端也将被迫安装相匹配的接收装置。

可以看出,随着手机电视这一跨广电和通信两大行业的新兴产业的日益成熟,以纵向的传输渠道进行监管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甚至阻碍产业的演进和效率。因为手机电视要求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在网络、业务、运营等各个层面实现深度交叉和融合。笔者也大胆地提出,国家需要从信息化战略的高度协调和整合广电和电信行业的利益,从国外无论是欧盟还是邻国日韩因应数位汇流之后的新媒体产业监管的变革,产业监管机构和法令的汇流无疑会成为明确的趋势,解决手机电视产业的关键在于从产业监管政策的源头着手,逐步从纵向传输渠道的管理转向针对网络、内容和运营等水平层级的监管。

标签:;  ;  ;  ;  

2007年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产业目录_手机电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