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振兴需要复合型人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流调整和振兴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行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工程。在贯彻实施“六个原则、十大任务、九大工程、九项措施、九大物流区域、21个全国节点城市、17个区域节点城市”的过程中,离不开物流人才。“人才培养”成为九条保障措施之一,尤其是“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培养更为迫切。
“复合型物流人才”通常是指,具备良好的物流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属于管理技术先进且专业技能较强的,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特色的综合型优秀人才。目前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方包括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企业的物流部门以及各类型的物流企业。其中物流企业包括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内河运输、港口装卸、船东货代、仓储加工、邮政配送、外贸咨询等传统行业,还包括新兴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和物流信息技术等类型。根据服务功能的分工和物流市场的细分要求,需要大量的初级操作运营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 也特别需要一大批专业技能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复合型物流人才作用
物流行业是复合型产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物流是各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是为其他行业提供支持的生产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经对中国物流提出了“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要求。物流产业功能结构的特点和服务对象的多样化,要求物流人才必须具备综合性的能力和知识结构,需要一定的“商品学、交通运输及物资管理、市场营销及公共关系、信息技术、经济管理、财务金融、人事行政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经济的多元发展,决定了物流行业的多元化;非常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顾问丁俊发曾经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第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要大力发展物流业,因此,“十一五”规划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列在生产性服务业的第二位。
用科学发展观振兴物流行业,需要紧跟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充分研究不同产业和不同区域的物流需求,提供经济高效的物流服务,不断降低社会物流平均成本,推广标准化和学习化服务,提高行业技术服务与管理水平,支持中国经济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
物流行业发展的多元化,要求物流人才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有丰富的产业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经济的特色,有较强的分析策划、标准执行、流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估调整等方面能力。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和服务模式的完善,是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的要点,也是难点。
物流企业发展形成功能定位和服务模式差异化,迫切需要一大批复合型人才。中国物流企业发展历史较短,30年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与国际水平相比有很大的距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全国物流企业50强中,前十名基本上是国有企业,他们的基础资源雄厚、经营规模较大;外资进入中国物流市场后发展迅猛,有显著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70多万物流企业中,作为数量庞大的民营物流企业,存在着多而杂,小而差的现象。据统计,中国物流企业目前有70多万家,物流业务总量约90万亿。他们大多是从运输仓储成长起来的,发展起点都比较低,规模小、资源分散,技术含量低、物流平均成本高且资源浪费严重,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急切需要规范行业秩序和整合社会资源。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很多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甚至退出物流行业。扶持和培育优秀的物流企业刻不容缓。
根据不同企业的服务模式和不同层级的岗位要求,企业对物流人才的任职需求差异巨大。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并存的产业,市场细分结构复杂。据统计,目前从业人员高达1700多万,物流行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有着明显优势。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复合型的高级物流人才更是抢手。
物流振兴规划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重要发展趋势。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物流发展总体水平比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实施物流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差距意义重大。
物流行业既需要高端策划和管理人才,也提供了大量的普通操作岗位,涉及行业多、就业容量大,各专业类别的人员都有用武之地。把物流业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不可低估。黄有方(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曾经指出:人才是发展物流产业的保证。目前,我国培养物流人才基本上是通过学历教育、培训认证和岗位学习三个途径进行的。学历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物流从业者的素质、培养高级物流人才的最佳途径。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建议
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一个包括高校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教育、企业岗位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互相结合、多种层次、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物流行业的需要,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并与时俱进。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战略,应该围绕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来制定和实施。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科研教育机构、物流企业和相关行业应该围绕“物流调整振兴规划”的要求来开展。制定最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特色、最符合行业和市场需要的培养战略。
物流行业的振兴发展,将促进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分拣包装、货代服务、信息技术和咨询研究等相关业务的联动发展;都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需要创新型的人才,满足“企业自主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物流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的人才需求。
围绕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创新的需求,制定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物流市场需求的细分,物流行业有着非常专业化的分工合作,每个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都有自己的经营模式和核心竞争力,都选择最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第一,《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和建设十大物流通道,确定了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它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明确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联动的技能需求。第二,《规划》提出“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确定了10个重点领域,它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明确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需求。第三,《规划》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九大重点工程,它对物流人才提出了详细的专业技术研究和服务模式创新的要求。
结合不同层次科研教育机构的目标定位,制定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我国现有的物流研究和教育体系,落后于物流行业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特点,具备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条件。物流专业是一个跨越很多学科的一门边缘性的科学,一个物流专家的培养要经过相当长的实际经验的磨炼才能完成;它也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在物流从业人员中,75%~85%的人员是从事操作岗位的工作。物流人才也不是一概而论的,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务、不同的工作岗位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首先,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同时引导企业加强岗位学习培训。第二、加强科研人才和专业师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和培训队伍。第三、物流人才培养应该细分,满足不同的物流人才需求。第四、物流人才培训中要抓好实训环节建设,提高操作技能;实现理论与技能应用同举。第五、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必须与国际接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物流产业的振兴需要大量国际化、专业化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建议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大学邀请资深专家来华交流,也可选派一批优秀物流人才出国学习,缩短与国际的差距,推动中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