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三病区 237000
【摘要】目的:对老年腹部创伤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商讨正确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有效的护理干预。将两组在术后15d内的下肢肿痛以及DVT的确诊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其下肢胀痛及DVT确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创伤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积极的综合性护理,对于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着较好的效果,在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老年腹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在老年术后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根据国外统计其发生率达到了惊人30%-50%[1]。由于该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患者发生肺栓塞,还有极大可能遗留一系列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本次研究,通过对老年腹部创伤手术患者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护理干预,为减少老年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50-72岁,平均年龄(60.63±5.66)岁。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51-74岁,平均年龄(61.04±5.52)岁。经核实,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由于在知晓疾病可能导致危险的发生时,老年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安、害怕及恐惧等负面心理,在加之对于手术治疗的未知性,更会导致其出现焦虑的心理压力,不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会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老年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使其能够感受到关心与爱护,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疏导与鼓励,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
1.2.2 健康宣教
在手术前,耐心为患者及其家属手术的基本流程以及在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使患者能够加深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清楚术后DVT的严重性,使其能够更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的进行。同时,对术后DVT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评估。
1.2.3 手术后的运动护理
在手术完成后的早期患者,可以指导其使膝关节适当的屈曲,双下肢放在心脏水平上方20cm-30cm,以预防由于膝下垫枕对其下肢静脉回流造成影响,注意保暖;对于麻醉刚刚苏醒,生命体征稳定的老年患者,应在尽早的时间内被动或主动的进行下肢活动,可以行足背伸屈、肱四头肌的舒缩运动以及裸关节的屈曲。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对其进行下肢摩比目鱼肌的按摩及挤压腓肠肌,以两小时一次的频率,单次时间为15min左右,以利于加快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指导老年患者在练习床上进行翻身活动,对其的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进行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下肢静脉预防栓仪以及医用弹力袜。
1.2.4 手术后的观察
对患者的下肢皮肤温度、颜色、末梢循环以及是否存在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疼痛等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若发现患有DVT表现,应立刻将其卧床并将患者进行抬高。需要注意患者的防寒保暖,避免剧烈的运动及严禁按摩。间隔2h将其周径测量一次,及时报告医师处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突然行的呼吸困难、心率加速、胸痛、闷及血压降低等与肺栓塞的相关情况。
1.2.5 术后的生活指导
帮助并指导患者规划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食物应选择低脂、粗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等,同时需要多进食水果及蔬菜,保持充足的饮水,能够有利于排便以避免因用力而影响到血液的回流速度,同时还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使其血管软化,预防血栓的发生。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告知需要戒烟,以预防尼古丁对其血管的刺激。同时,告知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因冷刺激而造成的血管痉挛。
1.3 观察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15d内,DVT的发生情况。同时根据自行拟定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做调查。
1.4 疗效判定
根据自行拟定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根据分数范围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等。其中非常满意为80-100分;满意为60-79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5 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胀痛及DVT确诊的情况比较
根据15d内的统计结果得知,对照组老年患者共发生5例下肢胀痛及DVT确诊,综合发生率为12.50%,研究组老年患者共发生1例下肢胀痛及DVT确诊,综合发生率为2.50%,比较发现,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通过自行拟定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详情见表一。
表一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凝血功能、血流状态以及血管壁损伤都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3],而在手术治疗会诱发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纤溶下降及减少抗血小板因子等,因此在术后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极易导致心肌梗死与DVT的发生,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带来严重威胁[4]。因此早期有效采取护理预防措施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避免进一步引起肺栓塞[5]。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老年腹部创伤手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健康宣教以及术后锻炼的结合护理干预措施,明显发现,患者术后下肢胀痛及DVT的确诊明显减少,同时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对老年腹部创伤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积极的综合性护理,对于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着较好的效果,在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彭南海,马嫦娥,陈月英等.老年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高危风险的筛查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494-496.
[2]闫卫东,仪凤群,王亚楠等.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2):73-75.
[3]杜玉波.老年腹部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4):703-705.
[4]诸建华,张晓琴,孙敏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腹部创伤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1):1019-1020.
[5]彭南海,叶向红,陈月英等.凝血功能监测预防腹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8):65-67.
论文作者:余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下肢论文; 老年论文; 腹部论文; 发生论文; 创伤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