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俄罗斯经济转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世界每个角落。世界各国无论其主观愿望如何,都不能不受到它的影响。美国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它欲借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纳入由美国主宰的全球政治经济的自由化进程。克林顿在2000年的国情咨文中宣称:“全球化不仅是经济。我们的目标是使全世界团结在自由、民主与和平的周围。”而按照美国处方实行自由化经济改革的俄罗斯则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是俄罗斯政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深陷危机的10年。1992年以来,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当权派在改变国家政体的同时,试图用西方为他们设计的“休克疗法”将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移植到俄罗斯,使俄罗斯成为民主、繁荣、富强的国家。但今天的现实是,俄罗斯不仅没有摆脱苏联时期生产停滞的经济危机,反而使国家陷入了更加深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之中。“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和奥斯坦基诺电视塔的火灾,都表明了俄罗斯综合国力的极大衰落。
一 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俄罗斯的角色
在新千年开始之际,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对经济全球化进行反思,并逐步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进程,但不是自发的进程,而是各国进行合作与斗争的进程。今天,这种合作与斗争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更关系到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政治、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它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是在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以及美苏成为超级大国的背景下发展的,反映了不同国际秩序之间的较量。
(一)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可视为经济全球化的开始阶段,其特点是两个世界市场的存在以及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国际关系以东西对峙、南北对抗为主。
二战后出现的两个世界市场分别由美苏主导。美国同西欧、日本建立了军事同盟,发动对苏冷战。这个时期,西欧利用美国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发展了自己,同时成立欧洲共同体,借助地区集团化的发展增强自己同美苏打交道的实力;日本不但利用朝鲜、越南战争发财,还借美苏冷战消耗之机快速发展经济。因此,西欧和日本成为这一时期美国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从1945年到1960年,亚、非、拉约有40个国家获得政治独立。随着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获得独立,第三世界普遍主张进行自然资源国有化,发展民族工业,减少对外依赖,这同美国经济的全球扩张尖锐对立。这一时期,美国不但要扼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朝鲜、越南和古巴,还要打击一切坚持政治、经济独立的国家直至进行颠覆。
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二战后领导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与此同时,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也成为后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模仿的范例,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经互会集团国家无一例外地采用了这种模式。从1945~1953年,除了南斯拉夫于1948年摆脱了苏联的统治之外,所有东欧国家都成了苏联的原材料供应国和制成品出口国。在这样的安排下,东欧国家连成庞大的附庸经济,在经济和政治上与苏联密切地结合起来。而苏联在50年代国家计划的目标包括工业高速增长、军事扩张计划、空间探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中工业高速增长和国民经济军事化是两个主要目标。围绕这两个主要目标,苏联的经济发展开始变得闭关自守。需要指出的是,尽管40年代末50年代初,东欧国家纷纷加入了经互会,但这些国家从未变得像苏联那样闭关自守,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与西欧国家的文化和经济联系。
20世纪60年代,苏联和所有经互会国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被资本生产率的下降抵销了。1960~1972年间,除捷克斯洛伐克以外,所有经互会国家的资本生产率都下降了。60年代经互会国家需要的是新的增长战略,将注意力从外延的增长转向内涵的增长。与此同时,东欧国家逐渐发现苏联的指令性计划是其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而纷纷掀起了改革运动,经济改革运动影响了除阿尔巴尼亚以外的所有东欧国家。但由于苏联要继续严密监控经互会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因而改革在所有这些东欧国家都只是昙花一现。
总的来说,在50~70年代初的近20年中,以苏联为核心的东欧国家集团化的发展没有使东欧国家“赶上”西欧,没有缩小技术上的差距。苏联一度利用其在经互会中有利的分工地位,实现了工业的高速增长,但其代价则是东欧的经济结构失衡,以及苏联自身经济的过分军事化。这也就意味着,在近20年的经济集团化中苏联没有为自己培养起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同时也未使自身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在第三世界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浪潮中,经济全球化转入第二阶段,其特点是冷战依然,但南北关系由对抗转为对话。
70年代西方经济滞胀,美国陷入越战泥潭。70年代的“石油冲击”加剧了西方国家的分化。西欧和日本出于各自发展经济的考虑,采取了与美国不同的对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南北对话与合作在区域和双边层次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7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日本也采取贸易、投资与发展援助三结合的办法,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
这一阶段全球性的南北对话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贸易上,西方国家同意给予发展中国家“普惠制”;为稳定初级产品价格设立“共同基金”。在资金和技术上,西方也同意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财政、技术援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也同意向穷国提供某些支持和优惠。南北对话与合作使西欧、日本和一批第三世界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80年代末,欧洲经济共同体经济实力接近美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个经济大国,亚洲和拉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这一阶段,苏联和东欧国家仍将主要精力放在经互会集团的经济一体化上。经过50~60年代的发展,经互会国家面临着两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一是如何完善集团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二是如何扩大与西方的经济贸易往来。
20世纪50~60年代,在苏联模式引导下,所有经互会国家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造成某些经互会国家巨大的资源浪费。从70年代开始,为完善经互会集团的一体化,消灭各国因力图迅速工业化而造成的重复生产,经互会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1964年建立的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和1971年建立的经互会国际投资银行准备给经互会国家的联合企业提供资金,使它们在煤炭、纤维及其他原材料和部分制成品的生产上实行专业化。
1971年举行的经互会会议通过了综合规划。它要求在此后15~20年实现经济一体化。这个规划包括更好地协调经互会国家的五年计划和长期计划,尤其是各个工业部门的联合计划以及科学与技术的合作。但从此后的现实来看,由于经互会国家长期忽视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片面强调工业化,尽管在70年代中期东欧的许多国家已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但8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凸现,经济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总的来看,在70~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分化的时期,苏联和东欧国家并没有抓住机会利用西方国家的分化,积极进行合理分工、参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大调整,从而失去了分享全球化收益的机会。
(三)冷战的结束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特点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上升与第三世界的新觉醒,但俄罗斯却走上了西方为它设计的转轨道路。
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加快了社会生产力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由工业化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而美国在这一转变中处于领先地位;二是两个世界市场合成为西方主导的一个市场,给美国推行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俄罗斯和第三世界最穷国成为最大输家。这一现实促进了第三世界的新觉醒。
美国自1991年经济复苏以来,依靠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但实现了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也保证了美国的综合国力稳居世界首位。凭借这一实力地位,美国以私有化和自由化作为推行美国式全球化的两大旗帜,试图改造整个世界。
面对美国的经济霸权主义,欧洲和日本不得不采取对策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欧洲联盟在实现经济货币联盟之后,正实施东扩计划,并积极向第三世界靠近。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始终在困境中徘徊,但仍积极推动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谋求建立以日元为核心的经济圈。
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道路中历经曲折。90年代前期,东亚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一度蓬勃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1996年整个第三世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为23.9%,比1960年的13.4%有了大幅度增长。然而,90年代后期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动荡和一些发达国家在世界金融动荡中采取的损人利己的政策又使发展中国家遭到严重打击,甚至可以说使发展中国家在一夜之间丧失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的《人类发展报告》称,占全球人口4/5的发展中国家只占全球生产总值的14%,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则由1971年的25个增加到现在的48个。发展的困境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要想在全球化的经济中求得一席之地,首先要依靠自身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除了积极利用南北对话和合作外,应加强南南合作以巩固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为此,东盟加快了建立自身贸易区的步伐,积极推动东盟与中、日、韩的区域合作;拉美建立了南方共同市场与安第斯集团;非洲出现了东非、西非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组织、跨区域组织中也加强了联合行动,争取在国际金融、贸易规则的制定中维护共同的利益。
在美国积极推行经济霸权主义的同时,俄罗斯从1992年开始接受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它设计的“休克疗法”,力图快速完成社会制度的变革,并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从计划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不管其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俄罗斯是以“休克疗法”作为切入点加入全球化的进程的,而这正符合美国的借自由市场经济推进由它主宰的全球化进程的意图。在西方的操纵和控制下,1992年以来,俄罗斯的经济改革越来越快地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甚至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经济改革的计划由西方权威机构来制定,改革的步骤与西方的援助挂钩,改革的方案报请西方审议。俄罗斯这种参与全球化的方式只能导致其对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全面否定,导致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丧失和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深化。俄罗斯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俄罗斯经济在深重的危机中徘徊。对俄罗斯今天的衰落,连西方的学者都公开指出:“西方必须对俄罗斯目前的困境承担部分责任。”(注:〔英〕《卫报》2000年8月30日。)那么,西方是怎样操纵和控制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从而使俄罗斯不断衰落的呢?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俄罗斯的经济转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一个旨在稳定国际汇价、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的国际机构。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成立的,美国又是IMF的最大出资国,因此,IMF作为美国的经济工具的色彩非常浓厚。美国在迄今为止出现的各种国际政治、经济危机中的“为”与“不为”政策,都充分体现了其为维护和巩固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思想。从拉丁美洲的金融动荡到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从苏联演变和东欧剧变到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IMF成了美国推行全球经济霸权主义和美国意识形态的工具。具体来说,就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来实现美国的战略意图。
(一)西方利用苏联经济出现的危机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促使苏联改变社会制度。
颠覆和促使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演变,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项始终如一的战略目标。几十年来,西方先后实行的杜鲁门时期的“遏制政策”、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肯尼迪时期的“和平战略”、尼克松时期的“和平新战略”、里根时期的“遏制加缓和政策”以及布什时期的“超级遏制战略”,对苏联的演变和解体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催化作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西方利用苏联经济出现的危机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逼迫苏联在政治上就范。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已经出现危机局面,于是他开始向西方乞求援助。西方也相应调整以前对苏联经济封锁的政策,转而以许诺提供贷款、进行投资、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以及给予最惠国待遇等手段,诱压苏联按自己的政治要求实现“和平演变”。为了联合各国共同行动,在1989年7月举行的巴黎七国首脑会议期间,西方围绕“援助”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问题成立了一个所谓的“捐赠国”集团,这就是战后首次形成的以“和平演变”为目的的政治经济联盟——以美国为首的“24国集团”。
西方提供援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促使苏联改变社会制度。在他们看来,过早提供援助不仅不会促进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只会缓解苏联领导人面临的压力,“甚至可能被用来保存共产主义制度”。因此,他们不仅为“经援”制定了十分苛刻的政治条件,而且还严酷把握援助时机,不急于出手相助。进入90年代后,苏联国内局势日益恶化,戈尔巴乔夫在左右之间摇摆不定。西方认为,若事态照此发展下去,苏联要么将陷于“无政府状态”,成为地区和世界动荡的策源地,要么会恢复过去的“极权统治”,在此情况下,西方才认真考虑对苏大规模援助问题。由此至苏联解体,西方对苏联共有三次系统的“政治开价”。一是1991年6月6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在北约外长会议期间就“援苏”问题代表西方国家提出5项政治条件,包括要求苏联建立市场经济、允许存在私人资本、建立自由选举社会、放弃对革命斗争的支持、允许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以及大量削减防务开支等内容。二是到1991年7月,即“八·一九事件”前夕,苏联局势已危在旦夕,戈尔巴乔夫急欲在即将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晤之际获得一笔巨额贷款,以解燃眉之急,西方则乘机提高政治要价,最后达成的援助协议是:戈尔巴乔夫答应在政治上同意苏联联盟中央与加盟共和国实行分权,如果加盟共和国要求退出苏联,也不能动用武力进行干预;在经济上同意苏联向市场经济转化,引进西方市场机制,实现全面私有化;在军事上同意苏联在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方面继续让步,以满足美国的要求。英国《卫报》就此评论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可以说是给苏联唱了一支“埋葬”社会主义的“安魂曲”。三是“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内情况更加恶化并有失控的危险,西方再次摆出援助姿态,准备在5年内筹措1500亿美元,构筑所谓“现代马歇尔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相应提出了7项更为系统、具体的政治条件,包括政治生活民主化、修改所有制法和贸易法规、实行外汇和有价证券的自由买卖、改革价格体系、以黄金储备作为欠西方债务的抵押、削减国防开支等。但到1991年年底,西方见戈尔巴乔夫大势已去,便强调自己困难,把责任推给苏联自身,这项庞大的援助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据1992年在华盛顿举行的有27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参加的“援助前苏联共和国国际会议”发布的资料,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西方国家援苏承诺合计约为700亿~800亿美元(不含所谓“现代马歇尔计划”),其中欧共体诸国占80%(联邦德国为报答戈在两德统一问题上给予的支持,一家计划出资400亿美元),美国只占8%左右(60亿美元),日本以解决领土问题为条件许诺援助25亿美元。但从同期苏外债变动情况看,西方援助实际到位的只有300亿~400亿美元左右。由此看来,西方在经援问题上多是“口惠而实不至”,可谓“花钱不多,办事不少”。
(二)美国通过利用IMF的援助,控制俄罗斯的经济转轨,遏制俄罗斯的发展。
苏联解体后,西方继续利用“援助”手段来实现它们的下一个战略目标——控制和遏制俄罗斯。1992年以来,西方国家和以IMF为首的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不断向其提供资金和贷款,但这钱并不那么好拿。美国一直把IMF的贷款作为它对俄罗斯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使俄实行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以弱化和消除对西方的对抗力量。美国对俄罗斯外交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使其走民主化、私有化的道路。美国认为,俄罗斯转变为市场经济国家是防止其重走老路的重要条件。克林顿政府时期主管对俄事务的副国务卿塔尔博特曾指出,俄罗斯的经济改革直接影响其国内政治改革和国际行为,推进经济自由化将导致政治自由的增加,经济和政治自由的根扎得越深,俄罗斯在国际问题上就越容易与美国合作。这段话再明白不过地道出了美国“援助”俄罗斯的真正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笔对俄“援助”贷款都附加了相当苛刻的政治条件。
首先,美国利用IMF的贷款控制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方向,防止俄罗斯走回头路。
在经济转轨中,俄罗斯始终对来自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寄予过高的期望。尽管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断表示“要不遗余力地促使俄罗斯的民主方针和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然而真正落到实处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据统计,从1992年6月俄罗斯加入IMF到1998年8月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前,IMF一共向俄罗斯提供了180亿美元的援助性贷款。但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接受了IMF的经济援助就要按其所开“药方”进行改革。
俄罗斯经济转轨初期,财政赤字庞大,通货膨胀严重,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俄罗斯政府决定从1995年开始采取发行国内债券和争取外国贷款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所以,在制定1995年预算草案时,俄罗斯政府就确定使用127亿美元的外国贷款作为弥补预算赤字的资金,所以,为了得到来自IMF的68亿美元贷款,俄罗斯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了艰苦的谈判,作出了重大让步。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IMF始终居于主宰地位,对提供给俄罗斯的这笔贷款提供了许多颇为苛刻的条件,例如,要求俄罗斯执行强硬的财政货币政策,控制预算赤字;遏制通货膨胀;继续推行贸易自由化,取消能源等产品的出口限额及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加快私有化进程;等等。
俄罗斯接受了IMF提出的一切条件。叶利钦在贷款签字仪式上说,最近俄联邦中央凡是与财政问题有关的人都只想一件事,怎样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康德苏先生满意,如何重新树立俄罗斯在西方的形象。由此可见,俄罗斯为获得这笔贷款进行了多么艰难的努力。俄罗斯确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意从1995年1月1日起取消石油出口限额;取消满足国内需要的石油及其产品的国际订货;俄政府一再向西方表示愿意继续推进“民主的市场改革”,并许诺到1995年年底将月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的水平;否决议会关于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建议;撤销了不受西方欢迎的、对丘拜斯的私有化持有异议的副总理兼国家财产委员会主席波列瓦诺夫的职务等等。但是,俄罗斯出台的这一切措施并没有完全满足IMF的要求。直至1995年3月17日叶利钦发布总统令,宣布取消一切关税优惠、取消专项出口制度、取消一切出口限额之后,IMF才满意地认为,谈判进程表明俄罗斯力求寻找与IMF进行长期合作的相互能够接受的途径,而不是想从中“捞钱和少承担责任”。在做出了巨大让步之后,IMF才确认了俄罗斯的诚意。但是,更苛刻的条件是,为了监督贷款使用情况和俄罗斯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这笔贷款是按月拨出的。这意味着如果俄罗斯不切实执行IMF的政策要求,未能实现协议规定的硬性指标,则IMF随时都可能冻结贷款。难怪俄罗斯舆论认为,这好比套在脖子上的一条绳索,俄罗斯随时都有被勒紧的危险。看来,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命运已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
总之,这些年来,美国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削弱俄罗斯综合国力和降低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改革模式强加给俄罗斯的。几年来,以私有化、自由化和紧宿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为主要内容的“休克疗法”,使俄罗斯“从现实社会主义倒退到史前资本主义”,“是美国和西方使俄罗斯从一个危机走向另一个危机”(注:〔德〕《法兰克福汇报》1998年7月31日。)。1998年9月中旬,欧洲国家首脑召开的援俄会议深刻检讨了西方国家几年来的对俄政策,认为由美国支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犯了严重的错误:不适合俄罗斯国情的“休克疗法”使它陷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和政治相互交织的深刻的危机之中,对此,美国应负主要责任。
其次,在控制了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方向后,西方援俄政策的主旨在于使俄罗斯长期处于“弱而不乱”的状态。
自1998年8月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后,IMF援助俄罗斯的政策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1999年7月IMF正式确定向俄罗斯提供45亿美元贷款(在一年半内分批到位),集中反映出美国对俄罗斯政策的目标从重点促俄进行经济改革转为尽力维持其稳定,防止出现对西方不利的动荡局面。
1998年8月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前,IMF对俄的经济改革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向俄提供的贷款数额相对较大,涉及的领域和项目多,不仅旨在促进俄的财政、贸易改革,还试图推动俄在银行、产权和农业等方面实现较彻底的市场化和私有化。俄金融危机爆发后,IMF虽同意提供贷款,但数额较以前明显减少,而且主要用于维持其财政不至于崩溃,保证俄能归还以往贷款。
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叶利钦派当时任第一副总理的丘拜斯向克林顿政府和IMF求援,克林顿政府表示“如果必要的话”,美国将支持IMF提供财政援助。在克林顿政府的敦促下,IMF表示愿意向俄罗斯提供总数为226亿美元的巨额援助,这在IMF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但这项援助计划很快就因美国态度的转变而搁浅。克林顿总统在1998年9月访俄时否定了由IMF提供大量援助的计划,理由是“不能违背今日全球经济行为规则”。
普里马科夫政府上台后,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俄罗斯1999年到期应还的贷款共为175亿美元,其中欠IMF的贷款为45亿美元,而俄外汇储备仅为110亿美元。俄罗斯不得不再次向IMF申请紧急贷款以救急。对此,IMF持拖延态度,同时提出了一些较为苛刻的条件,如要求俄必须中断与伊朗在军备方面一切形式的合作,“而不仅仅是国际条约禁止的合作”。为了得到IMF贷款,俄罗斯做了一些较重要的政策调整,但美国并不满意,俄罗斯仍得不到急需的贷款。直至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普里马科夫中途取消赴美与IMF总裁康德苏商讨贷款事宜后,IMF的态度才出现了对俄有利的变化。康德苏表示他愿意前往莫斯科会见普里马科夫,并强调北约与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分歧不会影响会谈结果。在莫斯科,康德苏同普里马科夫达成IMF向俄提供45亿美元贷款的协议。
IMF从“借”到“不借”再到“借”的演变,反映了美国对俄罗斯形势认识的变化和政策调整。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政局出现不稳,经济改革陷于停滞,克林顿政府的对俄政策在国内受到了广泛和尖锐的批评。批评者们认为,急于在俄推进市场化的目标不切实际,在俄造成了不利于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另外,在推进俄改革方面过分将宝押在叶利钦个人身上,实际起到阻碍在俄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和健全法制的作用,不利于俄的政治稳定。批评者还提出,IMF提供的大量贷款并未真正用于俄的经济改革。在IMF推动下的俄罗斯私有化,并未实现其改变企业行为的目的,却带来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使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被金融寡头和黑手党所控制,资金大量外流,经济和财政陷入恶性循环。数量众多的企业为了生存或避开市场竞争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企业间易货贸易来维持。而对于由此产生的行业垄断、地方性保护等问题,俄罗斯政府拿不出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普里马科夫政府上台后,一些基本改革政策也有“向后退”的倾向(如采取措施保护民族工业和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在税收改革、制订破产法、银行改革及控制腐败等方面没有采取急需采取的行动。不少美国经济学家强调,俄卢布贬值在预料之中,是不可避免的,向俄提供贷款于事无补,这种对俄经济发展前景不乐观的看法对美政策有很大影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俄爆发金融危机后不久即表示,俄罗斯的经济问题是各种复杂问题的总和,美国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只有靠俄罗斯人自己去解决。在把俄罗斯推上了自由市场经济这条不归之路后,美国准备撒手不管了。
但是,国际形势的变化使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又作了调整:美国希望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给予合作,然后恢复俄罗斯急需的贷款援助。IMF之所以在北约开始对南联盟轰炸后不久即同意恢复贷款,这绝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在美看来,恢复对俄贷款,以换取俄在科索沃问题上多做南联盟的“工作”,符合美在巴尔干的利益。更长远的考虑是,美国希望俄罗斯的经济至少能保持某种程度的“稳定”。俄目前的状况如果恶化下去,可能导致其财政崩溃和经济长期陷入严重萧条,进而引发政治动乱,这势必将对美国的战略安全利益构成威胁。1989~1998年,俄罗斯的GDP已下降了近50%,1998年8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更使俄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难以满足,中央政府财源枯竭,内部混乱,地方分裂主义势力抬头。美国不少专家认为,如果俄左派趁势掌权,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放弃或否定经济改革政策,并在对外政策上重新采取同美国对抗的姿态,美国可能因此丧失部分冷战“成果”。最令美国担心的是,俄一旦爆发内战或出现分裂,不仅会影响周边邻国,甚至会导致核武器以及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原材料的大量流失,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场恶梦。所以,美国同意恢复对俄提供救援贷款,意在帮助俄维持财政和金融稳定,同时迫使俄在对外政策上同西方保持一定的合作。
显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援助”等手段把俄罗斯纳入他们所主导的全球化,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在苏联正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时,他们用“援助”诱导苏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俄罗斯已经复辟资本主义,正在通过改革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时,他们利用“援助”迫使俄罗斯资本主义的改革不可逆转,加速资本主义化;在俄罗斯社会制度转换基本完成以后,他们的“援助”政策就是要使俄罗斯长期处于“弱而不乱”的状态,既不要发生大的动乱以致影响世界局势,又不要快速地发展,防止俄罗斯重新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因而时而给予贷款,时而又停止贷款。
当然,为了推动和确保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沿着西方国家所希望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由这些国家支撑的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的确向俄罗斯提供了一定的贷款和援助。但是,应该看到,苏联解体是西方冷战的胜利,两霸争夺变成一霸天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决不愿意看到俄罗斯重新恢复昔日苏联的雄风,俄罗斯的衰弱符合他们的利益,因此美国决不会对俄罗斯搞一个“马歇尔计划”。同时,美国受国内政治和财政的制约、日本受北方四岛归属问题的制约都不会对俄罗斯进行大规模援助,加之西方怀疑俄罗斯的偿债能力,所以在1992~1997年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以各种形式向俄罗斯提供的贷款共为495.8亿美元(注:〔法〕《世界报》1998年10月30日。)。另外,在此期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双边关系向俄罗斯提供的信用贷款为700多亿美元(注:〔日〕《日本工业新闻》1998年10月28日。)。可见,西方对俄罗斯的援助和贷款远远低于俄罗斯外流到西方的资金(大约3000亿美元)。这说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并不像激进民主派想象的那么慷慨。
其实,西方对俄罗斯援助的基本政策和策略是既抽血又输血,以使俄罗斯尽可能长期处于弱而不乱的状态。首先,通过援助的附加条件,迫使俄罗斯沿着西方国家所要求的轨道发展;偏离这一轨道或经济形势好转,就减少乃至切断援助,并逼迫俄罗斯还债。其次,一旦经济形势恶化引发社会政治动荡,威胁到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时就输血。在1998年5~8月的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惜动用特别储备对俄罗斯施救,充分体现了这一策略。总之,俄罗斯的经济命运已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俄罗斯经济成为西方经济附庸”的担忧已变为现实。
三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使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
所有关注世界经济的人都不会忘记,1998年8月17日,一场猛烈的金融风暴席卷俄罗斯,使已经百孔千疮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卢布大幅度贬值,银行体系崩溃,社会生产陷入新一轮滑坡,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这场金融危机是俄罗斯近几年来经济危机的总爆发,证明了“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彻底失败。严酷的现实迫使俄罗斯领导人重新审视这些年经济转轨的全过程,选择一条符合俄罗斯国情的强国富民之路。
正值俄罗斯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历史时期,在最近200~300年来首次真正沦为世界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时期,普京临危受命,担当起管理国家的重任,真可谓任重道远。普京面临的形势是极其严峻的,其中经济问题尤为突出。在2000年总统大选前的3月21日,普京在下诺夫哥罗德全俄国防工业综合体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稳定经济,这是最主要的任务,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普京提出了强国富民的竞选纲领,大声疾呼:战胜贫困,改善民众生活,洗刷掉国家贫困的耻辱,还国家以经济尊严!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纲领,普京总结了过去改革失败的教训,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行动方针。
普京认为,俄罗斯90年代改革的教训主要有三点:第一,必须制定远景方针战略。普京指出,这些年来,俄罗斯一直在摸索着、乱碰着前进,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远景方针战略,对使俄罗斯成为一个发达、繁荣的国家没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缺乏为期15~20年或更长期的远景发展战略。第二,俄罗斯必须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建立完整的国家调控体系,但并不意味着要重新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体系,而是“让俄罗斯国家政权体系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力量的有效协调员,使它们的利益保持平衡,确立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规模”(注: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载〔俄〕《独立报》1999年12月30日。)。第三,俄罗斯必须转而实施对本国条件来说最为合理的改革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原则是:(1)俄罗斯不能走回头路,既不能再回到过去“共产主义”的时代,也不能“照搬外国课本上的模式和公式”,更不能“照抄别国的经验”,俄罗斯必须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2)俄罗斯不能再进行激进改革,只能实行“渐进、逐步和审慎的改革”,只有把市场经济与民主的普遍原则和俄罗斯的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家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普京提出了以下行动方针:(1)刺激经济快速增长;(2)推行积极的工业政策;(3)实施合理的结构政策;(4)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5)取缔“影子经济”,打击有组织经济犯罪;(6)逐步实现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7)推行现代化的农业政策。
我们知道,在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技术进步的加快与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无疑将推动经济知识化与全球化继续前进,未来各国经济将在合作与竞争中发展。就当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中心的发展前景及其关系而言,美国目前的经济竞争力及其潜在的经济竞争力决定了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以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的态势保持经济增长,美国将凭借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的优势推行经济霸权主义,使全球经济服从美国利益;随着欧洲联盟的不断发展,未来欧盟有可能扩大到28国,经济规模肯定超过美国,美欧之间的经济摩擦必然加剧,但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欧洲必然在政治与安全问题上受制于美国,因而在国际关系中必然有对美国妥协的一面;日本从未甘心于90年代同美国竞争的失败,有理由相信日本经济未来仍将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德国《商报》的一篇文章认为,日本在知识经济的三大支柱方面,即新的通信网络、新的融资手段和新的服务方面已领先于欧洲。在移动通信与因特网的联络上,甚至比美国先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日本可以有所作为;第三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新兴力量,有两个趋势可以说明第三世界未来的战略地位:一是若干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大市场,例如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1996年中国经济列世界第七,巴西第八,印度第十四,墨西哥第十六;二是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势头在加强,走区域化之路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共识。
作为一个深陷危机的转轨国家,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给俄罗斯带来的发展机遇固然应该,但未来俄罗斯的经济战略更多地首先应考虑到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面对世界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与国际经济关系中错综复杂的斗争,每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都必须谨慎把握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尚处于经济危机中的俄罗斯,如何使国内的反危机经济政策既符合国内经济恢复的需要,又有利于以较小的成本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将是俄罗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经济政策面临的双重任务,更是未来俄罗斯经济战略的核心。
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降至3500美元,这仅是“七大国”平均水平的1/5。俄罗斯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主要是:(1)经济结构畸形。目前俄罗斯国民经济中关键的行业仍是燃料工业、电力工业、黑色和有色冶金工业。它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大约占15%,在工业产值中占50%,而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70%。(2)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极低。纵观俄罗斯的各产业部门,只有原料和动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而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则低得多,大约比美国低20%~24%。使用期在5年以下的设备在全部设备中所占的比重从1990年的29%下降到1998年的4.5%,而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俄罗斯70%以上的机器设备使用期已超过了10年,这个指标高于经济发达国家一倍以上。(3)产业部门的投资减少。由于俄罗斯国内的投资环境不稳定,大量资金流向国外,国内投资少得可怜,外国投资者也不急于向俄罗斯投资,截止到1998年年底,外国对俄的直接投资总额仅为115亿美元。(4)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大大减少。由于投资不足,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致使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和质量竞争力的产品大大减少。俄罗斯只有5%的企业在搞新产品的开发,而且规模很小。外国竞争者实际上已经将俄罗斯挤出了科技含量高的民用产品市场,俄在这一市场上所占的比重不到1%,而美国占36%,日本占30%。(5)居民的实际货币收入不断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目前俄罗斯出现了十分普遍的贫困现象。1998年年初世界人均年收入大约为5000美元,而俄罗斯只有2200美元。俄罗斯实行转轨以来,居民工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50%降为30%。此外,像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这样一些关键性的生活质量指标都在恶化。
为了摆脱危机,使经济尽快走上稳定增长、快速发展的轨道,俄罗斯新政府在经济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其中特别强调要逐步实现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俄罗斯政府将积极支持俄罗斯企业和公司的对外经济活动,成立联邦出口支持署,为俄生产厂家的出口合同提供担保;坚决抵制国际商品、服务及资本市场歧视俄罗斯的行为;使俄罗斯加入国际经济活动调节体系,首先是世界贸易组织。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对参与全球化进程有了相对明确的认识,其主旨是一方面积极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另一方面争取尽早加入国际协调。这可以看作是俄罗斯应对全球化挑战所做的战略规划。应该说这一战略规划在俄罗斯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是有利于进攻,不利于防守。积极扩大出口固然有利于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加入国际协调也有利于采纳国际规则对国民经济实施保护,但问题是目前俄罗斯的市场已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都已对外开放,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应对外部冲击的防御系统几乎没有,而目前俄罗斯还被排斥在国际协调之外,这对于处于危机之中的俄罗斯经济无疑增加了不安定因素。因而,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几年来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失败使俄罗斯不得不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下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而俄罗斯对这种挑战所做的准备是极不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