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论文_阙磊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论文_阙磊

湖南省凤凰县高级中学 416200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发智力,实现学生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提高。但由于信息技术属于一门新兴技术,很多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因而相对于其他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存在教育理论不足、考试标准难以具体量化等方面的问题。作为一门副课,信息技术的教学实效并不会直接影响到高中学生的升学率,但如果做不好信息技术教学,却会对学生未来适应社会造成影响。基于此,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成为值得教育者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理论课教学、上机操作教学和课外实践。所谓理论课教学主要内容是课程的引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上机课教学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课外实践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去。理论教学是前提,上机操作是手段,课外实践是根本。

一、 理论课教学

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说,确实是显得比较抽象,学生学习也比较枯燥。仅靠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使抽象理论内容形象有趣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加便于接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使用课件组织教学活动。

多媒体课件使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为学生呈现图片、视频、声音等,在多个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刺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理解。

2.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将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地融为一体,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后,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一个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难的知识简单化、把复杂的知识步骤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可操作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上机操作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

1.有关操作的教学内容应当安排在微机室进行。

对配有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机的现代化机房,能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对暂不具备以上条件的机房,也应配备一台投影仪,教师要精心设计制作投影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效教学的需要。

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到微机室上课之前,要向学生提出本节课学习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发现、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操作,使学生在自己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学习习惯。此后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尽可能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同时注意将学习任务简化为基础部分与技巧部分,便于让学生抓住重点,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比如:将Word使用分为基础部分(常用菜单、常用与格式工具栏使用等)与技巧部分(专用工具栏、复杂选项、复杂格式等),基础部分内容严整且量少,便于教学,务必严格把关,确保每位学生都学会;技巧部分注意方法教学,不必一一细讲,要引导学生学会摸索学习。还要注意将任务分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相应难易的任务,因材施教。

3.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三、 课外实践

“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学习中会涌现出许多学生计算机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的知识,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校、教师、家庭应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爱好给予保护、培养和正确引导,以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四、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中心,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论文作者:阙磊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论文_阙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