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其作为教育的起点,如果能在其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开展创新意识培养,对个人后续教育的接受及个人能力的发展也起着相当重要的奠基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教学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原则与策略
就数学学科而言,其逻辑性和抽象性可以说是极强的,通过该学科的学习,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度贯彻和实施,创新意识地培养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如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缺乏重视等诸多问题,如何改善这些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
1.1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缺乏重视
尽管素质教育已全面普及,但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学生,都将成绩和分数作为了主要的评判标准,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教学方式不恰当,过多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造成了学生所学并不能所用,由于无法感受到知识的作用和魅力,不仅导致了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尴尬局面,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式存在问题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尽管不少教师已有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的确做到了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清晰,达到了师生互动的良好活跃课堂气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欲并没减弱,所有的问题、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学生几乎没有质疑老师的意识和权利,这在根本上与传统教学模式是如出一辙的。因此,尽管有培养创新能力的意识,但由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式存在问题,长期如此,也导致了学生的思维被老师牵着走,缺乏了主动发展的意识;同时由于受教师权威地位的影响,学生长期对教学内容和结论深信不疑,如此又何谈创新精神呢?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2.1合理设定课堂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源于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特别是对于积极有效知识、便于管理的小学阶段。正确有效的引导可以加速知识点的快速吸收,确保教学过程有效。而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走向正确学习道路的指引者,科学有效的引导办法是所有指引者所要储备的教学手段。由于小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基础的数学知识上做文章,例如进行基础的数学加减乘除时,小学教师先教会学生基础的算术原则和例题,再逐渐增加难度,强化学生对计算规则的理解,最后在学生之前的计算经验中,学生逐步理解解答的思路,从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举一反三。
2.2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人类的进步源于对前人积累的不断吸收和批判,用于提出质疑并获得更好的解决之道,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如果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困惑便是实现创新意识的基础,是启智的活跃表现,这是学生的一项非常值得发掘的优秀品质。在我国实际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当前课堂的品质,把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解决,而且不重视知识的课堂后的拓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完成了短期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求知欲和求学欲的培养。长期以后,学生在情景应用、难点突破、以及新旧知识的融合能力等诱导提升创新能力逐渐消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效把握学生进取能力,把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引导到正确实际应用中,保留和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和能力。具体的教学案例如下:
认识倒数系列问题教学案例:
数学教师:对于倒数你想知道什么?
小学生A:小数有倒数吗?
小学生B: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吗?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
(教师回答问题过程……)
数学教师:对于倒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小学生A:倒数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教师回答问题过程……)
数学教师:你怎么就想到倒数可以帮我们解决分数除法问题呢?
小学生B :上堂课讲到,倒数可能会帮我们解决与分数有关的除法问题.
(教学回答问题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中,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疑问,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目的性,进而为解决问题积累实践经验,主动探索知识获取与应用的意义。根据教学诸多案列,我不难看出,要学生自己去理解知识的含义,需求知识应用的办法。课堂创新的培养,不仅要保障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在课堂尾部提出问题,让学生带问题离开课堂,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是以后教学活动常用的手法。
2.3开展探究学习,强化学生创新能力
团队探究学习是继续思辨启发之后又一种高效强化学生能力的办法。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不合作学习,都是合作探究的学生办法。学生可以在轻松、活跃、宽松的环境中,实践认知能力的碰撞,从而激活超出问题本身的思维,使学生在这种平等对话,取得多样不同的发展。由于个人数学创造能力有限,实现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存在多样性,多人互动能充分把握数学问题的概念和方法,顺利共同构建数学思维。例如:对于学习分数化成小数的教学实验中,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逐渐得出分母只有2或5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中有3、7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教师把学生分组在不同路径中进行数学讨论,逐渐在小范围的讨论中得出答案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课堂问题的设定、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及探究学习的开展等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身份,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不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应明白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只有遵循一定的策略和原则,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坚持并改善,才得以看到最终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韦荣能.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研究[J].东方教育,2016,(z1):167-167.
[2]温秀欢.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J].新课程导学,2015,(2):54.
[3]张艳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J].读写算教研版,2017,(23):276-276.
论文作者:周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学生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倒数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