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建筑设计论文_王艳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00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群众对于教育问题的重视越来越明显。根据民众需要,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大多数的新建住宅小区当中幼儿园都是必备项目,所以在日常的设计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幼儿园建筑的设计。由于幼儿园涉及人群敏感,规范特殊繁杂,所以该类建筑有着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殊性。然而笔者发现在幼儿园建筑设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幼儿园建筑设计当中如何与幼儿的行为发展、认知能力相适宜,在幼儿园设计中设计师应如何更好的结合现代幼儿教育理论,这都是设计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在未来几年新增幼儿人口必定迅速增加,势必导致幼儿园数量的严重不足。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安全平稳的经历过渡期,给予幼儿良好的引导,正确认知自我。因此,幼儿园建筑设计不能单纯地注重数量的增加,更要重视质量的提升,为幼儿提供优质的硬件设施,并注重与幼儿活动息息相关的空间形态。本文就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集资建房小区幼儿园设计进行分析。

1幼儿园建筑设计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空间缺乏与自然环境的呼应

目前幼儿园的普遍现状是,坐落于城市高楼林立的街道之间,缺少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幼儿园普遍采用较为封闭的教育管理模式,让幼儿接触自然环境的时间较少。幼儿的成长离不开与自然的交流,与动植物的互动是幼儿发自本能的需求,需要设计者将自然与建筑的关系紧密结合,创造让幼儿接触自然环境的空间。

1.2功能类型单一

我国幼儿园目前大多以分班教学模式开展幼教课程和配备幼教资源设施,基本以班级为单位的幼儿教学都采用同一尺度,这就导致资源浪费。另外,除了班级单元的复制情况之外,公共活动空间类型严重不足。一方面是设计者对于公共空间的功能多样性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幼儿园的场地规划面积较小,班级设置又较多,无法提供足够的面积来设置公共空间的功能,像科学探究室、阅览室等专用活动室,就无法单独设置。规划与设计者应合理设置班级单元的比例,保证足够的公共交往空间。

1.3 开放性低,组织方式缺乏创新

空间组织方式都较为保守,空间开放性也较低。幼儿在室内活动交往中只能看到发生在自己班级教室的场景,无法与其他教室的活动场景发生交流,减少了很多异龄幼儿发生交流活动的可能性。因此设计者应在空间组合上打破封闭、传统的布局方式,形成开放、自由的交流空间,为幼儿的交往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区域幼儿入园难得问题。

2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2.1安全第一

在众多的幼儿园设计理念当中,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安全。在幼儿园当中的一系列建筑设施都要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总的来讲,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装修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环保性能不强,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幼儿园的孩子们比较热衷儿童玩具,一些玩具当中存在了潜在的危险;就算是草坪,有的也会选择用塑料制品来替代。作为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应该和当地的优势资源相结合,在科学运用的同时,对于安全性能的体现更需要关注,避免浪费情况的发生。

2.2个性化

这里的“个性”其实是指的可以增色环境、吸引儿童,整个设施构件、设计的空间的比例与尺度及色彩都要以儿童为主。因为幼儿园的建筑造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且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不管是在理念、印象、思想还是情感等方面,都可以造成一定的效果。另外,在幼儿园发展的过程中,其建筑设计理念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针对幼儿园的外部构造来讲其主要特点就是:新、奇、趣、美。本项目不仅在平面造行还是立面造型都做到了生动有趣,而且在色彩上也有做了大量的研究。

2.3细节化

幼儿园中有很多细节上需要考虑,比如卫生间应有足够的自然通风,同时机械通风也应该保留,并在适当增加排风量,对于每天有几十个人(即便是幼儿)不停使用卫生间,距离活动室仅仅一门之隔,对于气味对于室内环境的影响要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其次卫生间在使用蹲式便器的时候,应做结构降板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地面上的台阶和突出物,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隐患。每层的幼儿活动单元应设置一个单独的洗消间,里面可以安放水池、微波炉、紫外线灯。这是一个供教师使用的多功能房间,可以用于加热食物、消毒衣物,或是在意外发生时进行紧急处理。

3幼儿园建筑设计

幼儿园概况:

本幼儿园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集资建房小区中心部位,由9个班组成,层数三层,建筑高度12.5米,总建筑面积2491.08平方米。业主的要求是建设一所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造型优美的幼儿园,以接纳更多地幼儿入园。

3.1幼儿园基地的选址

3.1.1场所的安全性

社区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建筑基地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基地应远离火灾危险大的建筑物远离易燃、可燃液体、气体贮罐易燃、可燃材料堆场、易爆锅炉房等;同时基地内地势应平坦避免较大起伏地形尽量规整。所以本项目的幼儿园设计在小区的中心位置,不仅有良好的采光,方便小区的幼儿就近上学,而且自身也成为了小区的中心景观。

3.1.2交通的易达与限制

幼儿园的选址要防止交通干扰,便于家长接送。幼儿园基地应有一个良好的安静环境,必须远离噪声源如铁路线、主要交通干道以及人流密集、喧闹的公共活动区等。幼儿园基地应选择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邻里宜与文化、教育建筑及小区内公共服务建筑毗连或邻近。

3.1.3微气候的适宜性

幼儿园基地应保持场地干燥,日照充足,环境优美、排水通畅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来讲阳光和空气非常重要。所以幼儿园应确保基地开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足够的日照应防止处于高层建筑的缝隙之中或处于其他建筑的阴影区内。

3.2建筑单体平面布局往往结合地形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就建筑功能而言幼儿园主要包括供应用房、服务用房以及生活用房。生活用房例如卫生间、休息室等,服务用房例如会议室以及医务保健室等;供应用房例如洗衣房、厨房等,进行布置的时候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内容来进行,另外来对空间进行布局的时候可以根据其起床穿衣、入厕、盥洗、进餐、上课、游戏以及睡眠等活动来进行。幼儿活动单元是将幼儿一日中联系最紧密的房间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合单元空间,对于幼儿的科学教养十分有利。活动组合单元即卫生间、寝室、活动室以及衣帽间。按照地形对组合单元进行合理布置,然后再按照功能流线布置和其相配套的供应用房和服务用房。为了满足相关的日照要求,应将活动用房和寝室布置在南向,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另外在窗墙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满足窗墙比不宜过大的节能标准。这就促使我们设计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小房间的进深,尽量加大开间,从而在便于采光的同时还要满足节能的要求。医务保健等房间要尽量设计在主入口。而在建筑的北向可以考虑厨房、仓库的布置,这样对于功能流线的分离也十分有利。水平交通尽量便捷,采用外廊的形式可以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将建通空间的舒适性提高上来,防止沉闷、黑暗。竖向交通的楼梯要将踏步的高度尽量降低,另外为了更好的满足幼儿行动的需求,在楼梯的两侧可以设一层 60 cm高的扶手。在装修的时候暖气片以及外凸的墙柱等突出物,要采取软装修方式,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活动场所。公共区域的地面要选用塑胶或者是防滑地砖,利用木地板用作室内地板材料,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舒适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墙面在1.2 m 以下采用装饰皮革或者木墙裙,使墙面更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应按照国家规定选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对于甲醛、氡、苯、氨等含量应实时监测,保证满足规范要求,保证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3.3幼儿园建筑形态及细部建构优化设计

3.3.1幼儿园建筑形态优化设计

3.3.1.1.体量适度。一方面较小体量的建筑可以给儿童较大亲和力,另一方面和一般的公共建筑相比幼儿园建筑的规模要小得多,空间体量较少同时内部的功能构成相对简单,在数个小体量的建筑相结合能够围合成院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外活动场所。

3.3.1.2.层数低矮。低矮的层数能够强调幼儿园建筑水平舒展的特征,从而减少心理上对幼儿的压迫感。另外水平展开的建筑体量能够和垂直生长的绿植相互呼应,为园区形成舒适的气氛。

3.3.1.3.尺度适宜。要结合幼儿相对弱小的身高和心理特征,在建筑造型时可以尽可能的对装饰以及细节程度进行强调。

3.3.1.4.布局活泼、错落有致。幼儿园建筑通常以活动单元为基本模式,但其组合方式千变万化。同时室外空间不仅作为环境特征的形式,也是作为幼儿园建筑设计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所以幼儿园建筑常常以活泼的布局形式来达到与环境很好地融为一体的目的这就构成了幼儿园建筑造型通常以非对称式、自由伸展、高低错落的形式出现。

3.3.2幼儿园建筑细部建构优化设计

3.3.2.1.使用本土材料。在选择建筑幼儿园的材料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尽可能的选择本土材料来进行,如此一方面能够加强孩子们对本土风土人情的认知与体验,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工匠以及建筑师的再创造,让本土材料赋予建筑新的地域特色。

3.3.2.1.和建筑功能相结合。建筑结构不单单是建筑形态的完善和细化,同时也是建筑功能与空间的延伸。比如设计幼儿园建筑的时候加上窗洞,在和具有遮阳、保温、防水作用的凸窗相结合后不断在建筑提供了一定的物理性,还为孩子们了提供进行私密交流、观察世界的窗洞空间。

3.4特释放儿童个性的活动空间

3.4.1儿童社交空间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教育方面家长没有给予严格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儿童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的感受,这种情况只有通过集体的生活,方可得到一定的改善。让儿童在没有局限性的空间内一起做游戏或者学习,相互沟通,注重其团结意识的培养,对于相关的生活准则共同遵守,从而逐渐的培养儿童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不断提高儿童社交的能力。

结束语

幼儿园建筑的设计工作和时代的发展分不开的,其环境已逐渐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适宜。由于幼儿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其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年龄特点来进行。做好幼儿园的设计依靠规范上的条文和成人式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对儿童心理的理解,从而掌握幼儿的行为特征,然后结合场地分析、功能定位、空间结构、造价约束等建筑的基本规律去寻找最合理的形式,在设计过程中围绕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足够的考量,关注更多地细节表现,创作出使幼儿开心、使家长放心、使教师舒心的幼儿园建筑。成功的设计方案可以让幼儿的个性、身体以及智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幼儿构建一个情理化、艺术化以及自然化的和谐环境,方可让孩子健康愉快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一帆.透过童真之眼看世界——华宇·锦绣花城幼儿园建筑设计[J].重庆建筑,2017,16(12):14-16.

[2]王方戟,游航.场地与几何的基本策略 南京岱山小学及岱山幼儿园建筑设计[J].时代建筑,2017(03):104-109.

[3]赵华.日本幼儿园建筑设计的新趋势:以支持儿童自主游戏为中心[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32(10):76-79.

[4]樊洁阳,刘峰.基于儿童心理行为的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以金湖县城南中学附属幼儿园为例[J].江苏建筑,2016(01):11-14.

[5]桂耀国.基于手牵手计划的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6]于雷,黄志强.校园建筑综合体——苏州实验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1(06):78-79.

[7]金彦,刘峰,赵和生.幼儿教育理念转变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探讨——以南京市湖熟中心幼儿园为例[J].江苏建筑,2009(03):3-5+30.

论文作者:王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园建筑设计论文_王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