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出发点是人,而教育的归宿点也是人。然而,由于对升学率的高度重视,“分数至上”似乎已成为眼下教育的潜规则,导致学校的所有评判也都紧紧聚集在分数这一焦点上。面对这无可奈何的单一的评价方式,教师只好抛开其它一切,一门心思地去挖知识点,想尽办法对学生运用题海战术,以求应试的高分来获得好的评价,却往往忽视了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生命结合起来。人退而为分数所奴役,德育变成大而空的教条主义。长此以往,学生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生命意识日益淡薄。而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的青少年自杀和杀人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观念极为淡薄。所以,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生命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积极认识自我,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并能积极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本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
一、课堂导入利用音乐创设生命教育的情境
音乐本不属于语文课堂必备要素,但在枯燥乏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作为课前的情境创设,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对歌女演弹琵琶有精彩描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每次上到此处,老师费尽了口舌,学生却无动于衷。所以我在课前选用《十面埋伏》的琵琶曲作为背景音乐,此时歌女的琵琶乐通过“有声”与“无声”、“圆滑”与“幽咽”、“错杂”与“凝绝”的对比和互补,达到动与静、空灵与充实的结合,体现了沦落天涯的歌女愁苦悲凉的内心世界,令人顿生怜悯之心。又如在教学《我为什么而活着》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乐曲声中,学生极易感受到乐曲震撼人心之美,而这种震撼自然来自对贝多芬在拼搏中奏响生命强音的震撼,对他在厄运中发出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敬佩。这段曲子能够警醒人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高中很多课文都可以找到相配的音乐,如用《命运交响曲》配《我与地坛》,磨难之中显不屈;以《渔舟唱晚》衬《荷塘月色》,悠远之中略带哀伤……用风格相似的音乐作为创设情境的艺术手段,其表达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音乐常常体现音乐家对生命根源的探索,表现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所以欣赏音乐使人在乐曲的沉醉中忘情俗务,追求生命的本真状态,体会生命的美好与独特。
二、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同样不缺乏生命教育的素材,有些内容、题材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很容易被感染。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中,可充分挖掘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史铁生作为一位残疾作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剖析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想“关于死的事”: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就此结束,一死了之?又想:“我为什么要出生?”想通了这两个问题后,又继续想了“怎样活的问题”。这些难道不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最好的素材吗?双腿残废的史铁生尚能在生与死的挣扎中重新唤起对生命的认识,我们四肢健全的中学生何愁不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呢?通过提示学生很容易得到精神鼓舞,获得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教材中的很多人物尽管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有的还身患残疾,但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通过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的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人生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坎坷、变化无常。明白了这一人生哲理,学生一旦踏入现实社会,碰上人生命运的挑战时,他们不会抱愿命运的不公,而会很理性地去面对人生的残酷。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要用心去体会课文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如何做一个珍爱生命进而关爱生命的人。
三、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提升生命内涵,升华自我生命
总结就是老师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结构要点做点评,并以此为延伸,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教育,提升生命的内涵,从而升华自我生命。要达到这一境界离不开学生与文本的心灵碰撞,离不开学生在自我陶醉后的深思。当完成《宽容序言》的分析后,我引导学生联系鲁迅的《〈呐喊〉自序》。《〈呐喊〉自序》中鲁迅在仙台学医,画片上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的一幕让他毅然弃医从文。是什么让鲁迅改变了人生的设计?是什么让鲁迅在寂寞中依然呐喊?不是待遇,不是荣誉,而是出于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责任。而《宽容序言》中那个找到山外世界的漫游者,不惜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回到无知山谷,将山外绿色牧场的信息告诉给山谷里无知的人们,他被处死了。是勇于承担祖国和民族的责任,让鲁迅和漫游者的名字永被铭记,让民族精神和文化生生不息。在世界文化融合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承担责任呢?在商品经济大潮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传播高尚的精神呢?鲁迅到了今天会沉默吗?漫游者到了现在会停滞探索的脚步吗?这些问题我提给了学生,学生也积极地思考和热烈地讨论了,他们表示要勇于承担责任和传播阳光的使命。学生在自我寻求、自我感悟的过程中提升了对生命的认识。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我们还可以在平时的写作训练或开展语文活动中渗入生命教育的内容。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肩负着传承文明、塑造灵魂的使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带着生命教育这份责任去审视我们的语文教材,或许在解读作品中很自然地达到了唤醒生命意识、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目的。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和增强生命意识,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论文作者:韦清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生命论文; 学生论文; 鲁迅论文; 这一论文; 音乐论文; 珍爱论文; 歌女论文; 《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论文;